?

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三二一”教學模式探索

2021-09-26 15:47曹長青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7期
關鍵詞:思政課教學信息化教學教學模式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如何將信息化融入高校思政課中,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師正在探索的教學課題。本文依托課題研究提出的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三二一”教學模式,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思修”)課程為例,把思政課教學活動與信息化融合作為研究的內容,在對該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找到一條適合高職院校進行思政課教學信息化“三二一”的教學模式,以期為提升本校思政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也為其他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三二一”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思政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8-0146-03

伴隨著信息化時代,尤其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教育信息化對教學方法的改良、教學資源的共享、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等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理論性、實踐性、思想性、時代性等特征,高職院校學生因為思政理論水平相對較低,在傳統思政課中參與度普遍不高,存在思政課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如何將高職院校思政課與信息化充分融合,將信息技術更系統、全面地運用到教學中,促進教學模式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進,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成為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研究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總結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根據問題,進一步探索出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三二一”教學模式。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解決問題前,必須要找出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才有利于解決相應問題。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當代高職院校各類課程,尤其是思政課程教學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競相引入信息化教學的設備,更新校園內部網絡,打造更多的網絡課程以適應信息化時代高校教育教學的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顯著問題。

(一)對信息化教學的認知存在偏差

信息化教學,是相對傳統教學來說的一種現代化的教學表現形式,它以信息技術支撐為主要特點,在本質上,還涉及現代化教學方法與現代化的教學理念[1]。雖然國家對教育信息化進行了界定,但部分高職院校及教師對信息化教學仍存在認知誤區,簡單地認為信息化教學僅僅是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網絡上查找資料。其實,信息化教學的方式還包括網絡課程(大學生慕課等)、師生互動平臺、移動學習App、微信、微博等。但目前高校對信息化教學的理解和應用還不深入,難以有效開展信息化教學。

(二)信息化教學資源有待建設及完善

高校要提高教學質量,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針對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建設和完善必不可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更多信息化教學場景中實現[2]。信息化教學的資源很豐富,例如:移動教學App(學習強國等)、師生互動平臺、視頻、音頻、視頻、課件、微信、微博等??梢?,移動學習是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課外彈性的學習、充分的資源以及靈活的考試是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巨大優勢[3]。但也存在因資源過多,學生出現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的問題,此時就需要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及目的對資料進行分類,給予學生在學習資料選擇方面的參考。

(三)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需進一步提升

高職院校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和實效性。因此,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變得尤為重要[4]。影響信息化教學是否有效的核心層是信息化教學理念[5]。要想提升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首先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提高信息化教學的意識,各高校應該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評價標準。其次,教師自身也應努力參加各類信息化教學的相關培訓,主動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增強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職業素養和能力。最后,高職院校應提供教師交流經驗的機會、平臺。

二、高職院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三二一”模式

(一)課前、課中、課后“三”階段

“三”是指信息化教學立足于課前、課中、課后的三個階段,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資料及信息化教學手段,將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進度及效果運用后臺數據進行呈現,供學生自查。

1. 課前運用信息化平臺做充分的準備

除緒論外,“思修”課程有六個章節,教師針對每個章節都可制定相應的課堂實踐活動,用以豐富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融入課堂,提升教學效果。針對每一個課堂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在教學App平臺發送活動策劃書、相應的學習材料(例如: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問”,會提供朗誦比賽相應的參考詩歌及文章;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會提供辯論賽的相應辯題;第六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會提供憲法知識競賽用的相關材料等),讓學生在課前知曉課堂安排,部分學生可以準備相應的活動工具及材料,為課堂實踐活動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除了課堂實踐活動外,“思修”課課程還有日常課堂教學活動部分,在課堂教學活動前,教師會在課前發布和下節課授課內容相關的課前預熱知識內容,為下節課上良好的師生互動打好基礎。比如,在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問,可給學生提供《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等電子書,讓學生了解相應事跡。在講第三章“中國精神”時,教師可提供一些中國是如何有效地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是如何建成天眼、港珠澳大橋這類重大工程等視頻。

教師不僅可在課前發布課堂實踐活動要準備的材料,還可以通過教學App平臺發送其他學習內容,如學習強國的學習要求,平臺內在線課程的學習進度要求等。

2. 課中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

本校的信息化師生互動教學平臺為學習通,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簽到來統計考勤,可以通過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發放問卷、分組任務、同步課堂等功能來激活課堂,使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化手段充分融合,讓學生與其他同學、老師進行課堂互動時,不知不覺中學習到思政理論知識、領悟相關道理。如果本節課是課堂實踐教學活動,還可以運用教學平臺App里直播、評分、評價等功能,讓每個同學不僅有上臺的機會,還可對其他同學的表現進行打分、評價,上臺的同學也可以在課后查看各位同學對他的打分、評價,以此提升自己,為下次上臺有更好的表現積累經驗,這種形式能有效提高課堂內部學生的融入感、參與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增強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3. 課后讓學生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進行知識點的鞏固提升

課后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數據進行分析,發布鞏固提升的相關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不僅僅是課后練習,也可以是教學平臺的視頻觀看。

(二)線上教學、線下教學“二者”結合

“二”是指信息化教學不僅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呈現教學內容,在線上提供相應的文字、視頻、語音資料,還能協助教師和學生運用信息化手段呈現線下實踐活動,實現課堂上、線上的知識獲取到課堂外、線下的實踐,二者實現循環助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教學效果。

1. 運用信息化平臺呈現戶外社會實踐活動

信息化教學除了有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環節,還可以將教學延伸到課外,利用社會這個“大課堂”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思政課教學。每年的“思修”課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加課外社會實踐活動,如去敬老院開展關愛老人活動,去孤兒院開展關愛兒童活動,以及開展“綠色環保從我做起”的環保行動等。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利用教學互動平臺進行直播,也可以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直播,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來,讓更多的人關愛弱勢群體,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并為解決相關社會問題奉獻自己的力量。

2. 利用信息化平臺實現校內“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完美融合

同學們在完成社會實踐活動后,可以將實踐小視頻和社會實踐報告上傳到信息化平臺App中,教師針對社會實踐報告提出相應的修改完善意見,所有同學也可以在平臺中看見各個小組的小視頻及社會實踐報告,找出差距,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完善。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社會實踐優秀作品展,充分實現思政校內“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完美融合。學生在學習相應思政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在社會實踐中增長見識,提升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三)“一”種突破:信息化教學對傳統課堂的突破

“一”是指信息化教學能夠實現課內與課外的翻轉式學習,打破原來傳統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高職院校思政課的課內外都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在課內通過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提高課內的教學效果;在課外,利用信息化教學,使活動有更多的成果展示平臺、互動交流平臺,打破傳統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艷. 高校新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研究[D]. 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2] 王衛軍. 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策略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2012,33(05):103-109.

[3] 黃愛華.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變革研究[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5.

[4] 王慧. “互聯網+”環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教師,2017,4(29):40-41.

[5] 胡曉玲. 信息化教學有效性解讀[J]. 中國電化教育,2012,4(05):33-37.

(薦稿人:汪玉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基金項目: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校級課題項目“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化教學‘三二一模式研究”(課題編號:yjkt-2010)。

作者簡介:曹長青(1987—),男,碩士,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思政課教學信息化教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高校思政課教學案例庫共享社區化模式探索
職業教育背景下應用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創新路徑思考
信息化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孟子學說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課教學中加強抗戰教育的思考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