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提升醫學院校思政課專題式教學實效性的路徑探析

2021-09-26 15:47韓西西劉國庚
大學·課外閱讀 2021年7期
關鍵詞:醫學院校思政課實效性

韓西西 劉國庚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學面臨更嚴格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幫助學生發展思想品質,亟須借助專題式教學模式來實現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引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本文從專題式教學的概述分析入手,總結醫學院校當前思政課專題式教學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科學路徑的實施以提升專題式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思政課;路徑;醫學院校;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1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8-0155-03

在新時代背景下,醫學院校學生意識形態教育開展需要以思政課為主陣地,然而傳統教學模式在思政課中的應用難以收獲顯著成效。專題式教學模式與思政課的融合,可以從綜合性、實踐性角度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實現傳統講授與實踐性學習優勢的結合,進而發揮出思政課教學在醫學學生素質發展中的最大價值。

一、思政課專題式教學概述

(一)內涵分析

專題式教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是指依據對學生思想、特點的分析,立足于教育教學目標,結合當下前沿問題、熱點問題等所采取的一種即融合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教學手段[1]。將其合理應用于醫學院校思政課教學中,能夠摒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依據相關章節內容進行課程教學創新,以思政課課程大綱為參照,制定契合醫學學生素質發展需求的專題式內容。同時,教師可在明確課程邏輯關系的前提下進行課程內容整合,借助專題式教學來幫助學生連接前后知識,使其通過思政課學習來發展自身醫者德行,并對當下社會醫療衛生事業的具體發展情況全面掌握。

(二)特點分析

專題式教學與思政課教學融合的特點具體體現為:1.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應用,專題式教學在教學期間更加重視對重難點內容的突出,并側重以教學主題的體現來深化課程。依據對課程內容、課程邏輯關聯性的掌握,以專題式、多層次的模式來提升思政課探究效果[2],并通過實踐性專題教學的開展,鍛煉學生的“醫者仁心”,使其具備更為扎實的心理素質。2.可以做到對思政課的多樣性教學,在實際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依據對學生基礎水平、認知能力的分析,實現課堂討論、課堂講授、課堂總結等環節的合理安排,避免因教學模式滯后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多樣化教學形式來強化醫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塑造。3.專題式教學開展可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發揮教師組織者、引導者角色的功能來帶動學生主動參與思政課專題探討。

二、醫學院校思政課專題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專題式教學脫離教材

教師要想發揮出專題式教學應有的作用,需做到充分把握教材內容,通過精心設計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3]。但在當前專題式教學開展過程中,部分醫學院校尚未認知專題式教學的重要性,為滿足教育部門相關要求,在未經過細致分析、鉆研的前提下進行專題設置,更有甚者在專題設立時僅是進行教材名稱的替換,其內容、體系、架構等方面與教材并無明顯差異,致使專題式教學開展難以發揮出應有作用。另外,部分專題設計過于重視對內容差異性的凸顯,導致專題內容、體系等方面與教材內容毫不相干。部分醫學院校在設計專題時未遵循相關原則、要求,過于隨意的專題設計使得思政課教學受到嚴重限制。

(二)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未融合

互聯網普及的當下,網絡教學已然成為醫學院校教學的重要手段,如何把控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聯系,成為各專業教師的重點研究課題[4]。但是當前專題式教學開展期間,部分院校尚未做到對網絡教學的有機融合,盡管依據其教學需求進行相應網絡課堂的建設與維護,但是在網絡教學效果、課程使用效率方面卻收效甚微。其結果是,大部分學生難以調動對網絡教學的積極性,僅是為了應付考核。

(三)專題式思政課實踐教學匱乏

優秀的醫務工作者需要在具備精湛醫術的前提下,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與醫德,由此表明醫學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有著更為特殊的要求。盡管部分醫學院校強調以專題式思政教學開展,但是因認知偏差、觀念滯后等因素影響,部分院校仍側重開展理論化的專題式思政教育,教學期間以講授為主,將相關知識內容強加于學生。部分教師對于實踐專題教學開展缺乏重視,認為實踐訓練對于發展學生道德品質、心理素質不重要,導致大部分醫學生難以真正融入專題式教學中。

三、醫學院校思政課專題式教學實效性提升路徑

(一)重視對專題主題凝練精講

專題式教學的開展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問題的分析與理解,另一方面則可以有效解決課程內容與課時矛盾的問題[5]。要想最大化體現出專題式教學的作用及其價值,需要以對教材內容的透徹掌握為前提。所以,教師設計思政課專題時需要與教材內容相關聯,并保證其專題內容契合教材體系,避免因專題設計與教材內容邏輯相背離而影響學生的素質發展。例如在實際專題設計中,教師要在明確思政教育要求的前提下,結合醫學生專業特點,從醫療改革、衛生資源、醫患關系、安樂死等方面進行專題設計。在專題選擇過程中,教研室相關人員需要以強烈的問題意識來驗證專題設計的合理性[6]。同時教師需依據對醫學生發展需求、教育部門文件要求等方面的分析,選擇符合學生需求并具有時代性的專題。另外,為凸顯出專題的真實性、親切感,醫學院??梢越Y合當地實際情況設計思政課專題內容。在專題教學開展前,教師需做到對醫學生認知水平、專業特點的全面掌握,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個性化、針對性的專題教學,確保專題教學與學生心理訴求相契合。需注意,個性化教學開展需把控好度,切不可因過于追求學生個性發展而影響專題式教學整體價值體現。此外,不同學科專題教學開展需保持良好的協調與分工,針對其他課程開設過的專題內容可以適當略講,將更多時間應用于其他專題教學中,實現專題教學實效性的顯著提升[7]。

(二)重視對網絡資源開發利用

專題式教學有助于對思政課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仍無法做到對相關原理、理念的全面、透徹教學。對此教師可借助網絡資源優化專題教學,幫助學生通過網絡途徑來透徹掌握思政課程內容。首先,醫學院校需加大對網絡課程的建設力度,除常規網絡視頻教學、網絡課件之外,還需重視網絡案例、網絡教案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需注意,原有課程體系與專題式教學存在些許不同,因此教師需在明確教材體系的前提下,進行網絡課件、教案等的重新編排。同時,專題教學涉及的案例、視頻等資源需要符合課程內容,因而切不可在網絡中隨意摘取。其次,專題教學期間教師應適當允許學生利用手機查找資料?,F代大學生手機不離身,教學期間強制學生不帶手機無疑是難上加難。教師可依據對專題內容的分析,在強化班級管理的前提下,可允許學生在小組互動、探討期間利用手機上網查找資料。此外,教師可通過常見微信群、QQ群來加強與學生線上聯系,實現在課上、課下以網絡平臺為載體來加強與學生溝通互動。

(三)重視對專題教學實踐訓練

思政課教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醫學院校需要采取多元化方法與手段為學生開展專題式實踐教學。在具體專題式教學過程中,醫學院校首先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有機結合理論課程與實踐活動,在充分明確思政課程理論內容的基礎上,挖掘醫學院校當地人文特色、紅色資源等。教師應發揮組織、引導的作用,帶領學生對紅色資源、人文特色的考察、調研。待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以某方面為主題要求學生講述心得感悟,以確保實踐活動能夠優化專題式教學效果。其次,醫學院??梢罁嶋H情況的分析來合理設置專題內容,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引導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完成學校設置的社會實踐任務活動。例如在學生寒暑假階段設立關于“醫患關系”方面的專題調研,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調研活動。教師可指導學生自主確定主題的具體研究方向,包括改善護患關系的方法、護患關系僵硬的成因等。具體做法為:課程負責人聯系教師確定實踐主題,經討論、篩選后最終確定契合學生素質發展的實踐選題。在明確選題的基礎上制定實踐手冊,并合理規劃社會實踐時間。實踐期間教師可定期現場視察并為學生提供現場指導,或者是借助微信、QQ、短信等手段實現教師與學生線上溝通,幫助教師實時掌握學生實踐情況。學生返校后的實踐心得以報告、手冊等形式提交,教師依據學生報告手冊完成度、真實性等方面進行成績評定。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專題式教學應用于思政課教學中,可改善當前醫學院校思政教學現狀,以更為深入、全面的方式來強化醫學學生對相關問題、現象的理解分析。對此,高校需借助對相關路徑的有效應用,發揮出專題式教學的最大作用與功能,促使學生通過思政課教學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付麗萍. 專題式教學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體系中的應用探析[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33(06):66-69.

[2] 蘇珍梅. 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模式的優化路徑探析[J]. 法制與社會,2019(09):192-193.

[3] 陳志偉. 高職院校思政課專題式教學探析[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1):41-42.

[4] 于淑秀. 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 科技資訊,2020,18(01):106-107.

[5] 方立江. 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題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的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17(19):62-66.

[6] 尹艷輝,趙志峰,梁曉杰. 問題專題式教學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J].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20,41(03):232-233.

[7] 林穎. 基于專題式翻轉教學法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為例[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20):138-140.

(責任編輯:陳華康)

作者簡介:韓西西(1990—),女,碩士在讀 ,新鄉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劉國庚(1968—),男,碩士,新鄉醫學院副校長,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醫學院校思政課實效性
醫學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必然邏輯、實踐探索及思考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實踐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