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干預對針灸治療面癱的應用研究

2021-09-28 03:28黃麗白敏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關鍵詞:面神經面癱循證

黃麗,白敏

(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0 引言

面癱是一種自主神經功能不穩定而導致的局部面部神經痙攣,大多數患者為面部單側癱瘓,患者可出現下顎疼痛、面部歪曲、味覺喪失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針灸治療面癱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輔以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康復進程[2]。本次實驗將近1年在我院接受針灸治療的100例面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對接受針灸治療的面癱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近1年在我院接受針灸治療的100例面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4.77±5.84)歲;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5.43±5.35)歲。兩組患者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同意本次實驗并簽署同意書患者;經臨床各項檢查確診為面癱患者。

排除標準:依從性差患者;妊娠期或脯乳期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循證護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建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在上崗前參加相關培訓,學習循證護理知識和相關技能。由護士長擔任循證護理小組組長,在護士長的帶領下開展護理服務。小組成員收集有關于面癱的資料,查找有關面癱的文獻,并對資料進行整理,之后開展討論會,共同討論和總結針對接受針灸治療的面癱患者的護理措施,并在之后的護理工作中加以運用。(2)面癱患者的面部會出現扭曲現象,很多患者會由于擔心治療效果或者擔心留下后遺癥,影響到面部外觀而產生不良情緒,同時大部分患者對針灸治療缺乏了解,害怕針灸治療會帶來疼痛而產生恐懼心理。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變化,護理人員應予以心理護理,主動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針灸治療相關知識,加深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增加患者對針灸治療的信心,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治療觀念,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操作。(3)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康復訓練方案,對患者的面部進行熱敷,熱敷完成后對患者進項穴位按摩,10 min/次,3次/d。指導患者進行面部訓練,例如張嘴、鼓氣、閉眼等,15 min/次,5次/d。(4)護理人員叮囑患者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眼睛和口腔的衛生。部分面癱患者不能夠咀嚼食物,口腔內常會殘留食物,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清理口腔異物,并提醒患者定時滴眼藥水。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面神經功能評分,采用本院自制面神經功能評分表,主要包括閉眼、張嘴、鼓腮、抬眉、撅嘴等,每個項目10分,滿分5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面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越好。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采用SAS量表進行評估,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本院自制生活質量評分表,主要包括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功能四個方面,每個方面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利采用統計學方法SPSS 25.0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面神經功能評分以及SAS評分

護理前,兩組神經功能評分以及S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面神經功能評分以及S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組間差異明顯(P<0.05),如表 1。

面神經功能評分 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 28.23±4.34 41.12±3.2662.12±4.28 42.02±3.22對照組 50 28.02±4.64 35.23±3.5662.33±4.34 50.16±3.15 t 0.234 8.628 0.244 12.778 P 0.816 0.001 0.808 0.001組別 例數

2.2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治療前,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各維度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各維度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如表2。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職能 生理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50 56.63±3.34 84.12±3.26 54.76±3.18 83.59±3.23 56.12±3.42 85.03±3.21 53.84±3.25 84.33±3.51對照組 50 57.02±3.64 72.23±3.56 54.84±3.42 73.16±2.25 56.34±3.51 73.42±3.35 53.71±3.55 72.26±3.67 t 0.558 17.417 0.121 18.736 0.317 17.694 0.191 16.804 P 0.578 0.001 0.904 0.001 0.752 0.001 0.849 0.001組別 例數

2.3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如表 3。

表3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n(%)]

3 討論

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不受年齡限制,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多發病[3]。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口眼歪斜、面部松弛等,患上面癱后可能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等動作都無法完成[4]。針灸治療是臨床上針對面癱患者的常用治療手段,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很多面癱患者在因五官不正,常常會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導致只治療效果受到影響[5]。有研究表明,在面癱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治療效果[6]。

循證護理是臨床上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護理人員通過收集相關資料,結合自身的護理經驗和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全面性的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7]。循證護理重視證據,可引導護理人員不斷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面神經功能評分以及SA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接受針灸治療的面癱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經功能,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接受針灸治療的面癱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干預效果突出,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面神經面癱循證
東紅分期辨治周圍性面癱經驗
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大型聽神經瘤手術:如何平衡腫瘤全切和神經功能保留
針灸聯合面部推拿治療面癱效果好
前庭神經鞘瘤術后面神經功能損傷影響因素分析
探討循證護理在急診燒傷患者中的價值
《循證護理》稿約
隔姜灸在周圍性面癱病護理中的應用與療效觀察
循證護理在新生兒靜脈采血中的應用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