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樂課堂民歌教學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2021-09-30 00:58張萌
下一代 2021年5期
關鍵詞:問題與對策初中音樂

張萌

摘 ?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歌一直是教學重點與難點,民歌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承載了發揚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但是由于民歌與學生所喜歡的現代流行歌曲,無論是藝術表現形式,還是節奏曲風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對于民歌教學往往會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在初中音樂民歌教學中,出現了諸多問題?;诖吮疚膶Τ踔幸魳访窀杞虒W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展開探討,結合初中音樂民歌教學內容提出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改革措施,希望可以為廣大音樂教師提供全新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民歌教學;問題與對策

在當前初中音樂民歌教學中,由于學生對于民族文化以及傳統文化的認識度不足,所以,往往無法全面欣賞民歌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雖然初中生較為喜歡音樂課,也喜歡音樂教師,但是民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較大的差異和陌生感,學生無法探索民歌這種音樂表現形式的獨特魅力。同時,有的學生雖然能夠欣賞民歌,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卻難以開口演唱,對民歌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仍然存在畏懼情緒。再加上現代流行音樂主要以快節奏多元化著稱,當前的音樂流行方向與傳統民歌存在極大的差異,導致大部分學生認為民歌是一種老土的文化不值得學習。筆者將根據以往教學經驗,提出一些可以改變民歌音樂教育現狀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音樂民歌教育概念界定

民歌是一種在傳統文化中,由大眾百姓以口口相傳的方式而流行的藝術表現形式。民歌的藝術表現較為特殊,除了能夠輔助勞作以外,還能夠有效抒發演唱者的思想情感,并且,由于民歌的旋律以及歌詞都較為隨意,極具本土特色,所以,民歌是一種基于即興的口頭表演藝術形式,甚至相同的民歌,通過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出來,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如在民歌發展中,由于演唱者的即興編詞,即興改曲的歌曲演唱習慣就導致民歌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發展【1】。并且,在民歌的流轉過程中,由于主要以地方方言演唱為主,所以,民歌歌曲會出現大量的方言發音,在特定地區流傳時,還會具有當地鮮明的風俗特色。

而在初中教學中,民歌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教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正在快速提高,所以,在基礎音樂教學下,民歌的教育概念界定應當有所不同。除了要教學生演唱廣泛流傳于民間的民歌歌曲以外,還需要為學生介紹具有少數民族代表性特征的創作型歌曲。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接觸更加多元化的音樂表現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動力,也能夠在學生思想情感方面,增強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體現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初中音樂民歌教育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思維相對片面落后

在當前教學工作中,大部分教師認識到民歌教育是一種在學生之間難以推動的教學內容,所以,教師在教學之前就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民歌是音樂教育的最大障礙,所以,教師會在教學活動中將民歌作為一項輔助欣賞教學內容,只是單純讓學生聽幾首民歌進行一下簡單的賞析,就一筆帶過的教學部分。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在掌握基礎音樂知識之后,就會對多元化的歌曲表現形式產生好奇心,所以,學生對于民歌的學習并不是完全沒有興趣,只是缺乏教師良好的引導【2】。但由于教師的教學思維已經逐漸固態化,所以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也將會逐漸對民歌學習失去興趣。其次在當前初中音樂教學中,大部分音樂教師并不是學習民族樂曲專業,更多音樂教師學習的專業為西方音樂文化。再加上當前網絡、影視作品等元素中西方流行文化,成為了學生日常生活中所主要接觸的音樂表現形式。因此,這樣的學習和社會發展,環境也導致教師從主觀思維方面失去了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識和動力。教師也不愿意去學習與民歌相關的理論知識,則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完善的為學生展示民歌的獨特魅力。教師本身民歌知識掌握不足,教學質量不過關。

(二)學生對民歌學習存在抗拒情緒

目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愛聽的娛樂流行歌曲,與民歌的曲風、歌詞旋律確實有極大的差異,就學生當前的審美能力來說無法全面感知民歌演唱的獨特魅力,所以,學生對于民歌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活動往往枯燥乏味,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對于明哥學習的抗拒情緒。

三、改善初中民歌教學效率的有效對策

(一)突破傳統教學思維,對教學方式加以改革與創新

首先,教師在初中教學中,必須要對學生的民歌學習加以全面的引導,教師需要突破傳統對民歌的教學思維,抓住民歌的極性特征,為學生隨機編造民歌樂曲與旋律。這樣就改變了明哥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學生從傳統單一模仿演唱練習轉變為自主創作,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例如在蒙古民歌《銀杯》的演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繁瑣復雜的節奏進行轉化,以此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只要求學生掌握大體旋律,隨后讓學生結合歌詞去說歌曲、唱歌曲、演繹歌曲,即可充分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真正為學生構建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民歌教學模式。

(二)教師應當建立終身學習的民歌專業化思維

只有教師首先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將民歌相關的專業知識完整的傳授給學生。所以,在初中民歌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具備終身學習的思維認識,不斷掌握更加先進的民歌基礎知識和素養【3】。其次,教師需要靈活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為學生建設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習內容。教師要從互聯網上接收有關于民歌教育的電視節目和新鮮內容,具備藝術發展的敏感性。這樣教師才能夠真正把握住民歌藝術的發展方向,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加以針對性引導,讓學生有效學習如何唱民歌,理解民歌。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突破傳統教學思維,注重民歌教育對學生音樂素養發展的重要性,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不斷提高,加強學生民歌演唱和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尼釋丹.初中音樂課堂民歌教學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國音樂教育,2021(01):16-22.

[2]田雅倫. 將民歌帶入中學音樂課堂[D].蘇州大學,2020.

[3]廖定坤.初中音樂課堂中民歌藝術的傳承與教學[J].北方音樂,2020(06):170-171.

猜你喜歡
問題與對策初中音樂
唐山城市治理的問題與對策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化條件下供電公司電力營銷管理策略探究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借貸問題探討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生存關注”階段中學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關于配電運行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