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入生活情境 優化閱讀理解

2021-09-30 03:30曾曉莉
下一代 2021年5期
關鍵詞:閱讀理解生活情境教育教學

曾曉莉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家庭、社會、學校生活情境,能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將抽象的閱讀內容引入到學生親身經歷的生動、具體的生活當中,能使閱讀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教育教學;生活情境;閱讀;閱讀理解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育即生活,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遍喿x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濃縮,提煉和再現。生活又是閱讀的天地和資源,閱讀和生活是互為聯系、互為促進的有機共同體。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語文教學中,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將抽象的教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經驗之上,不僅能使學生易于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課文的真正內涵,更易達到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要求。

一、引入家庭生活情境,啟發閱讀理解

家庭生活每個學生都熟悉,家庭背景不同,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也會不同。在理解課文內容時便會存在差異,將學生的感悟通過學習適當表露,能簡化課文的難度,也會使其他同學受到啟迪。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先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平時是怎樣要求自己的,父母的要求你又是怎樣理解的?你自己有何感想?一位女生說:“媽媽一向都很寬容,只要她所做的對,媽媽都會表揚或獎勵,而遇到做的不好的,媽媽則會說:‘這次沒有做好,下次一定要注意并認真做好?!倍职謩t一直找茬,說這沒做好,那沒做好,爸爸在家時,自己做事謹小慎微。如果爸爸不在家,就會忙中偷閑。她認為正是有了爸爸的不斷挑剔和嚴格要求,才使自己不斷進步,這種愛的方式,雖然有時覺得有些苛刻,但對自己的成長有益無害,它和母愛一樣偉大,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還有個學生談鄰居孩子的父母,那對父母旅游期間,孩子上學忘這忘那,老師天天都在教育他。以上兩位同學回答得出的結論:父母雙方都溺愛孩子,會使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失去應有的自理能力,可能會把孩子引入歧途,這種愛只會害了孩子。而父母雙方如果都嚴格,也會使孩子失去自信心,為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而自卑,做事優柔寡斷。唯有文中所說的鼓勵與嚴厲配合,愛與警告并存,才能使孩子在鼓勵中激流勇進,在指責中明確不足。學生自然就理解了文中父親對兒子如此冷漠的真正原因。

二、引入社會生活情境,促進閱讀理解

小學生因年齡因素,對社會的方方面面不盡了解,但電視、廣播、網絡、微信等的存在,身邊發生或遇到過的種種有意義、有影響的具體事例,使小學生對社會中的積極面、陰暗面也有了一些清晰的了解和分辨,對善惡好壞也有了區分的標準和原則。在學習《釣魚的啟示》時,文中提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人的魚?!睂Α罢T人的魚”的理解,我將學生的思維引入社會生活之中,讓學生思考社會上的哪些東西屬于作者認為的“誘人的魚”。有學生說:官員貪污,小偷搶劫,這里的“錢”就是“誘人的魚?!边€有學生說:有的人為了名譽行賄受賄,這里的“名譽”就是“誘人的魚?!边€有些人為了取得一定的地位,甚至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這里的“地位”就是“誘人的魚?!痹谌松氖致房?,如何抉擇,主動權完全在于自己,尤其是對道德問題的抉擇,完全取決于個人家庭教育是否到位、是否完善。如果家長都能像文中的父親那樣,使孩子從小懂得生活中的是與非,嚴格要求、耐心引導,什么事應該做,什么事不應該做,道德問題實踐起來就不難了。

三、引入學校生活情境?? 深化閱讀理解

學生在上學期間,每天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學校。學校的課上、課下、課間、活動課,藝術課、興趣小組活動,同學之間的相處,師生之間的關系等情境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些情境中,不論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會有所感觸。在教學《掌聲》時,對得過小兒麻痹癥的英子,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臺講故事,輪到英子的時候,課文對英子外貌神態的描寫:“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痹谶@句話里,英子為什么猶豫呢?我反問學生,是什么原因讓英子猶豫呢?如果你就是那個不想在公共場所露面的英子,你此時是什么心情?有學生說,英子講故事不成問題,她的腦子和正常孩子一樣,她最難為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她丑陋的體形和走路時一瘸一拐的姿勢。在學校里,調皮搗蛋的學生,往往抓別人的短處為自己尋開心,英子可能遇到過這樣的同學吧。所以她在考慮是走上講臺還是不走上講臺。還有的學生說:以前老師都知道她的不足,從來都沒有難為過她。這次,是新來的老師不知道才讓她上講臺講故事的。她此時可能在想:若不講會成為不聽老師話的學生,若講,就擔心同學們會笑話她。所以她在猶豫。還有的學生說:凡殘疾的孩子在許多場所都會沒有自信心,只要同學不笑話她,給她信心,她就不會猶豫了。給學生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聯系自己的親身經歷,或目睹過的身邊人的行為,學生就有話可說,有問題可想,有感而發了。

“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敝灰獙W生善于動腦,什么樣的問題通過他們的思考、討論與交流,都能迎刃而解。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我讓學生設想:如果壓在廢墟底下的就是你和你的同班同學,此時,你會對你的同學怎么說,又會怎么做?有的同學說:“我會安慰他們不要害怕,我父親很快就會來救我們的,因為我的父親一直都是說到做到的人,他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他總會跟我在一起。我們耐心等待就是了?!边€有的說:“我會向我的同學說,我父親是一位言而有信的人,從來都沒有失過言,這一次也一定不會失言?!睂W生通過讀課文,再聯系自己的經歷,領悟體會,對課文的內容自然就理解了。

綜上,將抽象的教學內容通過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經驗之上,將實踐和理論緊密結合進行教學,就相當于給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搭建了通往目的地的橋梁,教師通過恰當的問題引領,不多講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閱讀理解生活情境教育教學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芻議英語閱讀理解講評課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