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必然要求

2021-10-08 12:54何曼
在線學習 2021年9期
關鍵詞:支撐體系標準

何曼

新基建的推進是個復雜系統,涉及到技術集成、數據融合、創新應用、能力提升等多個方面。因此,教育新基建標準完善工作需要更加關注應用類標準。

關鍵詞 教育新基建 支撐體系 數字底座 標準

“我國教育信息化已經跨入轉段升級發展階段,由起步應用進入融合創新,對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支撐推進教育現代化的作用日益凸顯,開啟了創新引領、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苯逃拷逃畔⒒瘜<医M副組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對本刊表示,推動教育新基建,是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是針對現實“短板”,實現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的必然要求。

新基建新內涵為教育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線學習:首先請您闡述一下《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以及推動教育新基建的必要性。

楊宗凱:關于《意見》出臺的背景,我認為有兩點:第一,教育新基建是國家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 2018年首次提出“新基建”這一概念,至今,已有 7 次中央級會議或文件明確表示加強“新基建”;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明確新基建的概念和范圍。新基建涉及交通、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教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和垂直應用場景,受到高度關注。第二,教育新基建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今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將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作為服務教育“十四五”規劃的八大體系之一。推動教育新基建,是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教育新基建是促進教育數字轉型與智能升級的重要牽引。隨著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已然開始。教育新基建的核心是快速演化和發展的先進技術,這決定了教育新基建在教育數字化轉型、教育體系重塑和再造中發揮著加速器的作用。

教育新基建是保持整個教育系統運轉的支撐體系。教育新基建將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動能,全面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系統各要素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構建新的教育支撐體系,對于教育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新基建是推動教育信息化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事業快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是當前教育信息化保障水平離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有差距。推動教育新基建,是針對現實“短板”,實現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的必然要求。

教育新基建是加強疫情等突發情況下應急響應能力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挑戰,通過教育新網絡、新平臺、新安全等基礎設施的搭建,新資源、新校園的融合,新應用的實施,能夠滿足教育領域在疫情等突發情況下多場景的需求。

在線學習:如何理解教育新基建?

楊宗凱:新基建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新的動力?!靶戮W絡”,首次提出建設教育專網,實現網絡地址、域名和用戶的統一管理,推進IPv6等新一代網絡技術的規?;?“新平臺”,構建開放、靈活、智能的大平臺,如通過打造數據大腦,搭建高速網絡數據中臺等;“新資源”,優化資源供給模式,構建國家統一的學科知識圖譜,支撐實現教育規?;蛡€性化的統一;“新校園”,強調構建基于高性能傳輸網絡打造集成化的雙空間環境,賦能虛擬空間的發展,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教育系統整體功能的提升;“新應用”,基于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推動人技結合的實現,加快教育發展模式與動力結構的轉換;“新安全”,利用技術賦能數據傳輸和存儲加密,形成全鏈條的在線教育監管體系等。

教育新基建需要標準的指導與規范

在線學習:怎樣理解教育新基建“標準先行”,您認為新標準的核心訴求是什么?

楊宗凱:“標準先行”是推進教育新基建持續、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教育新基建轉換教育發展模式與動力結構的推進,教育結構重組、流程再造、文化重構的步伐將不斷加快,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將進一步彰顯,新標準的研發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制定、實施教育新基建標準,為新基建的多渠道建設和長周期管理提供保障,提升教育新基建標準的規范性、認證認可的公允性、檢驗檢測的符合性等功能,可推動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和保障質量水平,進而支撐教育新基建高質量發展。

現行的教育信息化標準主要分為領域應用標準和共性基礎標準。截至2020年年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已經發布信息化相關國家標準52項、教育行業標準12項、信息化行業標準2項。環境類、資源類、平臺類、教育大數據類等標準的制定已經為我們建立起基本的共性基礎標準框架。然而,新基建的推進是個復雜系統,涉及到技術集成、數據融合、創新應用、能力提升等多個方面,因此,標準完善工作需要更加關注應用類標準,例如,如何利用標準加強數據互通,如何提升師生隱私保護的能力等。

在線學習:具體來說,教育新基建標準研究應從哪些方面展開?

楊宗凱:今后一段時間內,教育信息化標準研究和應用的主要方向將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標準內容更加貼近發展需求。虛擬現實技術提供了沉浸式學習場景;智慧學習環境時刻關注學習者,適時給予最恰當的幫助;5G網絡加強了不同地區之間的互聯。這些都需要標準加以適當規范。只有這樣,才能讓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真正價值,為實現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創新奠定基礎。

二是標準領域向新興技術延伸。國際標準組織ISO/IEC JTC1成立了新興學習技術特別研究組,開展教育領域新興技術的應用標準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智慧學習環境、物聯網等。我國目前也開始布局智慧學習環境標準,與實現智慧學習密切相關的教育大數據、學習分析標準的研制也是各個標準組織密切關注和著手研究的方向。

三是標準測評體系不斷完善。對于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來說,參與標準認證過程能夠實現產品與其他系統的集成和兼容;對于教育機構來說,參與標準測評能夠確保教學管理系統和教學內容無縫兼容、協同工作。如果沒有對標準切實有效的測評工具,標準的應用效果就無法得到保障,標準也將成為一紙空文。

四是標準與產業結合日益緊密。隨著教育信息技術產品質量控制標準化的不斷加強,整個教育信息技術產業也在逐步走向成熟。產業發展需要標準化的指導與規范,標準化可以帶動產業良性、可持續發展,形成助推產業技術創新的有效機制,與此同時,教育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又將在更大力度上支持和參與標準研究,形成良性互動。

夯實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數字底座”

在線學習:新基建背景下,未來教育的方向是什么?

楊宗凱:教育新基建強調的是夯實整個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數字底座”,為教育創新變革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和應用環境。技術是手段,未來的教育一定是“面向人人”“適合人人” 的新教育,將擁有更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生態、更優化的新型教育資源供給模式,以及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更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生態。新技術正在推動數字學習資源朝著智能化、虛實融合的方向發展,為學習者構建更具真實性、更強體驗性、更深交互性的學習資源環境,智能導學系統、智能學習伙伴等各種智能代理角色的出現并融入學習資源環境,能夠根據學習者特征提供適應性的學習資源與服務。人機協同、人機融合的智慧教育生態已經成為趨勢。

其次,更優化的新型教育資源供給模式。隨著教育新基建的推進,智能教師與資源也將能夠在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學生評價、教育治理等方面完成相應的任務,社會各行業能夠通過智能化學習環境以真實或虛擬的形象為學習者提供服務,全社會共同承擔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型教育資源供給模式正在形成。

最后,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體系。隨著智能學習資源新生態與智力資源服務新生態的建立,學習者在社會、家庭、學校能夠獲得真實學習環境與智能虛擬學習環境相互融合、無縫銜接的學習支持服務,學習者的學習將發生在社會、家庭、學校、工作等泛在學習環境之中,獲得個性化、終身的學習服務。泛在學習與終身學習新生態將逐步構建。

猜你喜歡
支撐體系標準
最新出版團體標準
永遠幸福
人必其自愛
黨員標準是什么?
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建設的困境與對策
應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支撐體系研究
女漢子的新標準
中國移動校園4G品牌建設管理模式探析
黑龍江中小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推廣服務支撐體系的現狀調查研究
淺議消費安全問題多發的癥結所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