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心理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2021-10-09 20:56馬江云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2期
關鍵詞:健康教育治療效果高血壓

馬江云

【摘 要】高血壓疾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也是臨床綜合征,其典型特點是機體循環動脈血壓上升,一定程度上損害機體臟器組織。高血壓是較為常見心血管疾病,其致死率與致殘率都比較高。目前,高血壓患者數量眾多,因此,預防與控制高血壓已成為全社會的衛生保健的焦點問題。本文闡述向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的措施,以期更有效改善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更好地保障高血壓患者生命安全。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治療效果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與此同時,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很大變化。隨之而來,高血壓患者數量不斷增多。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數量超出2億[1];然而,對高血壓知識掌握程度不高,控制疾病比率與治療比率也不高。高血壓疾病僅僅依賴醫院治療,是無法取得更好治療效果,需要采取有力措施進行防治,從根本上遏制高血壓發病比率上升。臨床研究指出,治療高血壓患者主要方法是長時間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水平,同時配合開展健康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 開展健康教育

1.1 利用多種方式開展宣教,采用不同方式向高血壓患者介紹相關疾病知識。向患者發放閱讀資料,播放視頻,向患者開展健康教育。還可以開設教育櫥窗、畫廊,或于社區設置報刊亭,宣傳高血壓相關知識。此外,可以于衛生服務站中,通過電視循環播放防治高血壓知識,以保證更多人可以掌握有關高血壓知識。在制作宣傳資料時,需要注意的是確保內容詳實,具體,更加形象化,立體化,并且還可以加入一些娛樂性與趣味性的元素,以提升人們的學習興趣。

1.2 開展整體化宣傳教育,安排醫院的專家或高血壓管理專業人士前往社區,進行高血壓知識講座,重點介紹高血壓相關知識,防范危險因素方法,膳食與運動對血壓的影響,以及給予用藥指導,從而提升患者防治高血壓的成效。

1.3 患者間開展互動交流,定期組織高血壓患者進行互相交流,互相教育高血壓疾病自我管理方式,同時鼓勵控制血壓良好的患者現場開展宣傳教育,從而增強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4 個性化指導,可以定期上門測量患者血壓水平,提供個性化指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開展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相關知識,即:高血壓疾病的典型癥狀、并發癥、危險要素、危害性,以及遵醫囑用藥與監測血壓的重要作用,以利于增加患者應對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

2 開展飲食指導

2.1 當攝入食鹽量增加2g時,機體收縮壓水平就會升高2mmHg,舒張壓水平就會升高1.2mmHg[2]。所以,高血壓患者每天攝入食鹽量不能超過6g。

2.2 降低攝入脂肪量,補充優質蛋白質可以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與畜肉相比,魚類與禽類的脂肪含量偏低,包含高度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魚類,包含許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預防血脂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壓患者在平常生活中,應當改善飲食結構,少進食脂肪高的肉類,多吃富含蛋白質,脂肪低的魚類與禽類。

2.3 高血壓患者需要多吃富含鉀、鈣的食物,比如:綠葉菜、鮮奶、豆制品。果菜包含豐富食物纖維,且低脂,所以,高血壓患者需要增加攝入新鮮水果蔬菜,從而降低血壓水平。

2.4 需要向患者宣傳煙酒帶給機體的損傷,尤其是對高血壓患者的危害。過量飲酒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每天平均飲酒量大于36g酒精,機體收縮壓水平就會升高3.5mmHg,舒張壓水平就會升高2.1mmHg[3]。同時,喝酒會削弱藥物效果,因此,需要指導家屬監督患者,若有需要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3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臨床研究指出,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減少高血壓患者發病機率。要指導患者養成良好作息習慣,每天確保足夠睡眠,最好有8h~9h的睡眠時間,有規律作息,維持平和心態,盡量不要熬夜與“黑白顛倒”。每晚臨睡前,按摩降壓穴,提升睡眠質量。此次,要求患者關注生活細節,平常生活中穿著柔軟寬松的衣服,切忌穿緊身衣而影響到血液循環。

4 開展心理護理

高血壓患者在長時間的治療當中,很容易出現不良情緒,比如: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而這些不良情緒卻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疾病,所以,十分有必要向高血壓患者開展心理護理,轉變其錯誤認知,引導患者以樂觀心態應對疾病。向高血壓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可以調節患者的抑郁情緒,改善心理狀態,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相關文獻指出,心理治療法有具有系統化、完整性特點,其中有音樂療法、心理疏導法、支持性心理療法等,這些療效都可以獲得良好療效。開展心理干預可以減輕高血壓患者心理壓力,促使患者主動接受治療,增強患者預防高血壓疾病的意識,提升其自我管理水平。

5 參加體育鍛煉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方式主要為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廣場舞、太極拳等,防止過激運動,也不要運動過量與空腹運動,通常飯后1h方能運動。以微微出汗作為運動標準。適量運動可以增強機體抵御力,改善高血壓癥狀。對于急性期高血壓患者,每天可以持續變更臥床體位,通過枕頭、墊子等實施簡單轉動就行。對于穩定期患者,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鍛煉計劃,每周運動3次~5次,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40min,進而增強機體免疫力。

6 小結

防治高血壓是一項需要長時間堅持,且較為艱巨的任務。向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可以大力增加患者相關健康知識,轉變患者不正確的認知,促成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讓患者更好遵醫囑預防與治療疾病,進而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確保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霞.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1,21(7):10-11,16.

[2] 張國棟.預防性健康教育指導對控制高血壓前期人群中血壓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121-122.

[3] 邢涓.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5):2190-2191.

猜你喜歡
健康教育治療效果高血壓
Hold住,你的血壓!
高血壓界定范圍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高血壓病人應具有的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