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意義引領下的高中英語單元作業設計實例探究

2021-10-11 17:07林振麗
校園英語·月末 2021年8期
關鍵詞:主題語境英語核心素養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語Module7 Unit1單元作業設計為例,闡述如何在作業中基于單元主題意義進行多語篇輸入,深入解讀文本,挖掘文本內涵,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以期倡導英語教師探索新穎的作業設計,重視學科育人的目標取向,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主題語境;多語篇輸入;英語核心素養

【作者簡介】林振麗,福州延安中學,高中英語教師,中學二級,碩士研究生。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了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提出了主題語境等六要素整合的課程內容和實現課程目標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整體教學目標,有效的作業不但使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而且在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發展。然而,當前的英語作業較多為記憶類作業如抄寫單詞,或者直接統一布置教科書作業,作業形式單一,缺乏靈性,對語篇的主題語境的關注較低,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靈氣,學生完成英語作業的情緒不高。作業設計上缺乏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整體構架,缺乏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意識。

在此,本文以人教版Module7 Unit1單元作業設計為例,闡述如何在作業中基于單元主題意義進行多語篇輸入,深入解讀文本,挖掘文本內涵,促進學生思維品質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以期倡導英語教師探索新穎的作業設計,重視學科育人的目標取向,增強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有效設計作業的指導原則

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單元作業設計要圍繞單元主題語境,突出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結合課堂所學,科學突破教材視野,以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實現學生從基礎掌握到整體能力的階梯提升。

1.層次性,實現彈性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包括英語基礎、認知風格、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直接影響著學生完成英語作業的效率。因此,作業的設計必須針對學生的差異分層布置,體現層次性,滿足學生差異性學習需要,實現作業的彈性化,從而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激發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2.情境性,探究主題意義。單元作業的設計不能脫離主題語境,教師要設計讓學生綜合運用單元所學,結構化地表達對主題意義理解及評價的整合性單元作業,促成學科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通過一系列體現層次性和遞進性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的練習,學生在作業過程中探究語篇所蘊含主題意義,可以基于教材的語境,尋找同語境主題下多語篇文本輻射,形成深度理解,提升主題認知和遷移創新能力,并聯系生活實際,促進思維和語言以及文化意識的深度發展,達成深度學習的目標。

3.活動性,指向學科核心問題。泰勒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將教育目標分為兩個維度,其中認知過程維度主要分為六類: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因此,有效的作業設計不能只限于知識的記憶或記憶的再現,還要通過深入解讀文本,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網絡,設計思維導圖,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設計的作業要貼近生活熱點,調動學生靈性和社會責任意識等,賦予作業文化意識的培養功能,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發展。

三、單元作業設計實踐課例

人教版高中英語Module 7 Unit 1 的話題是圍繞“殘疾”展開的,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本份單元作業基于本單元“身殘志堅”的主題,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難點以及作業面向對象,設計包括了基礎作業(練習一、二)、能力提升作業(練習三、四、五)以及拓展作業三個部分,從詞過渡到句,再到語篇,在主題語境引領下設計多語篇輸入,設置真實的熱點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評價,推動思維品質的發展,進而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1.關注學情生情,設計分層練習。分層作業的設計要緊扣單元目標,以單元主題語言知識為主線,如詞匯表達和語法規則等,并以圍繞主題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習策略和語言文化提高為依據,為學生創設一個語用實踐的途徑和平臺,同時還應從輔以支架到自由表達,以形式多樣、循序漸進的學程為引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作業中體會到語言應用的魅力和成功的快樂。筆者授課的班級學生英語水平中等,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學習探究問題的熱情較高,考慮到實際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差異和不平衡性,作業設計在保證鞏固本單元知識點的基礎上,語言材料和練習有所擴展,根據學生的不同英語水平,由易到難設計了分層練習。以本單元的基礎作業為例介紹如何合理設置分層作業,優化學習效果。

level 1練習:在單元課文中找到表中單詞所在的句子。level 2練習:用表中的單詞或本單元的短語完成句子填空。level 3練習:將以上句子連成一篇用詞準確、語言流暢、邏輯清晰的短文。level 1練習能夠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課文原句中溫習單元主題相關的重點詞匯,也能在作業中體驗參與感和成就感,level 2練習要求中等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詞匯,訓練學生運用詞匯銜接以及語義邏輯的能力;level 3練習為開放性作業,考查綜合語用能力以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有助于訓練學生準確運用語篇銜接和連貫手段的能力。通過分層作業,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這樣的分層練習安排使作業具有彈性,既注意到學生的可接受性,又注意到學生的潛能。

2.基于主題語境,注重多語篇輸入。語篇是課程內容的要素之一,是英語教學的基礎性資源?;趩卧黝}語境,本單元作業設計了多種類型的語篇,涵蓋了采訪視頻、時文報道、演講視頻。語篇選自CGTN和TED官網,具有時代性、弘揚“身殘志堅”正能量、富含跨文化交際信息,能夠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下面以練習三為例,介紹如何圍繞主題意義,進行有效語篇輸入,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品質,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發展。

[練習三]以抗疫一線“人民英雄”金銀潭醫院張定宇院長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故事設計了單元主題相關的任務。筆者節選CGTN記者對張院長的采訪,以單元話題相關的語言點和語法知識為切入點設計了一篇語法填空,加深學生對本單元主題語境下的重點詞匯和不定式結構的把握,培養他們初步運用這些語言的技能。其次,要求學生回答三個問題:采訪的主題是什么?張院長如何看待自己身患的疾病以及他對人生價值的定義?采訪中張院長的語言特點以及所反映的人生態度是什么樣的?由此引導學生分析語篇表達特點,理解語法意義和語篇的語句邏輯關系,挖掘人物品格和價值取向。最后,要求學生尋找搭檔,兩人分飾CGTN記者和張定宇院長,根據采訪視頻進行角色扮演,為這段采訪視頻進行英文配音,完成后分享到班級網絡空間。教師再指導學生對配音視頻從語音語調的三個方面:發音標準、清晰;準確、流暢;語調自然、得體,以及情感表達的準確性進行評比,投票評出流利配音最強檔。通過小組合作配音,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本語篇主題的深層涵義,同時也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因此,在單元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在主題語境引領下,依托語篇,認真研讀,分析文體特征和語言特點,活化作業,幫助學生樂于深度理解語篇,強化與主題意義的關聯,同時在單元作業中有機串聯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有趣的英語學習活動,讓作業設計“聽說讀寫看”全面開花,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深入探究單元話題的內涵和外延。

3.深入解讀文本,提升思維品質。英語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并將思維品質界定為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在進行單元作業設計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語篇,分析和評價語篇所承載的觀點意圖、情感態度,以增強學生的思維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下面練習就是圍繞“思維品質”這一學科素養展開,幫助學生形成觀察比較、分析推斷、歸納建構、辨識評價、創新等思維方式。

[練習四]語篇一選自CGTN文化版塊的報道,結合語篇內容,設計了三道練習題:

Why did Blackwell found Dance Syndrome in 2009? Which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s Blackwell's attitude towards her disability? 第一、二小題側重考查學生對事實與細節的觀察比較,涉及基本信息理解,是對文章的表層理解,培養學生基本的語言能力;第三小題涉及對文章的深層理解,引導學生能夠從字里行間讀出作者的情感態度。

語篇二為擴展閱讀,語篇節選自CGTN最新的一個報道,設計了三道練習題:

Read the passage then judg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hich is Fact and which is Opinion. Read the passage and match the topic with the examples. Summary writing. 第一題要求學生判斷事實與觀點,培養學生理解性技能,能夠分析與辨識語篇中的主要觀點和事實;第二道練習要求學生將主題句與對應的事例進行搭配,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識別語篇中的內容要點和相應的支撐論據,并為概要寫作作鋪墊;第三部分練習鼓勵學生嘗試概要寫作,主要考查學生提取主題句、關鍵詞,培養學生運用語篇銜接手段,設計合理的語篇結構,以書面形式概括創作文本,發展建構創新的思維品質。

4.貼近熱點情境,實現學科育人價值。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有意識地從不同角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優秀人才?;谥黝}意義的英語單元作業要聚焦單元話題,注重情境創設的真實性,還要關注材料選擇的適切性。本單元的德育目標在于引導學生了解殘疾人,增強主動關愛弱勢群體的意識,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并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良好品質。下面以應用文寫作和拓展作業為例,介紹如何推動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實現。

[練習五]為應用文寫作,以新冠肺炎疫情和武漢為背景,創設了貼近熱點的寫作情境,要求學生寫封建議信幫助武漢好友調整狀態,重新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將主題意義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真實的熱點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疫情下如何關愛疫區同胞,在培養學生交際與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拓展作業]觀看TED視頻,根據演講內容設計了三個問題:

What is disability meant to some people? How did she make it possible to go to a regular high school? What does Judith Heumann appeal to us to do together to help the disabled? 要求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思考問題,記錄關鍵信息,不僅訓練語言能力,也培養學生關注殘疾人的生活經歷、內心世界以及批判性的思維能力。然后要求學生挑選出演講中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并朗讀演講稿,根據重音、語調、節奏的變化感知演講者傳遞的情感態度以及如何呼吁人們去幫助殘疾人。最后要求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查詢有關“殘疾”的資料,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討論如何關愛殘疾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科融合。

四、結語

學生基于單元主題語境,在多種技能的實踐過程中整合多個語篇學習獲得主題詞匯、語法、語篇知識、文化知識和主題表達視角,通過對比分析或問題解決等活動表達自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與評價。因此,教師在設計單元作業時要圍繞主題意義,結合學情,深入研讀語篇,并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英語作業,設計富有趣味的英語單元作業,引導學生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實現思維品質以及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設計讓學生心動的英語作業,學生必定行動有法,樂而為之,這才是教學相長的快樂所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馬琳.單元主題視角下的初中英語綜合實踐類分層作業設計[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8(1):20-23.

[3]李寶榮.基于主題意義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思路和策略[J].英語學習,2019(2):32-45.

猜你喜歡
主題語境英語核心素養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主題語境教學研究現狀及教學建議
利用主題語境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以主題語境為引,助力寫作教學輕負增效
芻議主題語境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主題語境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話題的英語語言知識教學
淺談高三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借助選修教材與現代教育技術培養高中生英語思維與人文底蘊的應用與反思
構建英語生命課堂,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英語核心素養在初中教學中的體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