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反思

2021-10-12 23:02李強
速讀·上旬 2021年12期
關鍵詞:有效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反思

李強

◆摘? 要:新課程實施初始階段數學教學有成功也有不足,這些不足的出現使得數學課堂出現低效教學,如何改變現狀使每節課都成為有效教學,這是我們一線教師關注的課題。本文從有效教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出發,嘗試提煉每節課的數學思想方法、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模塊、合理創設問題情境、課后反思方法等幾個角度進行有效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反思

提高數學有效教學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同時也是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課題。不同時代所賦予的內涵與要求有所不同。新課程實施的今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育觀對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又注入了新的內涵,數學課堂教學又面臨了新的挑戰。在初中新課程改革中實施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教師缺少的不是理論的學習、理念的灌輸,而是課堂教學行為的跟進和改善。因此我們要致力于尋找和追蹤有效教學的路徑,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自全面實施新課程以來,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數學教師們都在積極地對數學課堂進行改革,邊學邊教、邊教邊思,教師的教學理念、思維方式、教學行為、教學風格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涌現出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優秀的課例。但其間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1過分追求數學問題情境的生活化——喧賓奪主

新課程倡導數學問題生活化,有些教師為了創設問題情境,不論數學內容適合與不適合,都在努力尋找生活原型,舉出一些比較牽強的實際問題,還有的教師創設比較難以理解的問題情境,而解決這一問題所花費的時間太多,再進入本節課的主題時間已經不夠用了,讓學生不知道本節課的重點是什么?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1.2開展數學活動——形式化

新課程提出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探究活動和親身經歷的機會,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有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設計大量學生活動和討論的環節,表面上熱熱鬧鬧,內容上層次不明,該講的沒講清,甚至該講的沒講到,該聽的沒聽懂,整節課探于形式、究于表面。

2有效課堂教學的思考

2.1教師打造有效課堂具備的基本條件

2.1.1教師面對課程改革首先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平穩的心態。其次對教材編排挖掘的要透、要深,對教材的把握要有“瞻前顧后”、高屋建瓴的眼光。課堂教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材深度和廣度的把握。作為一名教師要把解讀教材當作一項基本功,只有教材解讀到位才能實現由用教材教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轉變,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效率。然后是挖掘數學本質,對教材理解更透徹。鉆研教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教材蘊含的思想凸顯出來,幫助學生進行抽象概括,把握知識的內涵。只有如此解讀教材,才能揭示數學的本質,彰顯數學的魅力。因此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的起點是對教材的解讀。

2.1.2教師面對課程改革要有課堂效率意識。效率意識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質量意識。沒有質量意識猶如閉眼奔跑,勞心勞力,但達不到應到達的目的。二是時間意識。既有愛惜時間又有科學運用時間意識,沒有時間意識,質量意識就難以實現。談到效率,我們應該對教學效率進行解讀。教學效率從兩個維度來認識:是指數學教師從學生的時間投入方面,能夠充分利用時間,全身心、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從數學教學結果方面體現于多方面的學習效果(認知成績、理性精神、效率意識、良好認知結構和數學學習能力)。教學效率的評價是相對的,同樣的學習結果,學生用的時間少,教學效率較高;同樣的學習時間,學習效果好且多樣,則教學效率高。高效教學的特征是:教學清晰明了,易于為學生理解,教師準備充分,教學組織靈活、巧妙,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鼓勵學生討論。

國內外有些學者談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鼓勵學生積極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培養學生善于提出猜想以及某種猜想進行評價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從數學的思想方法上做必要的概括。

2.2新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

2.2.1從數學思想方法這一角度對數學可以嘗試有效教學

《標準》要求教學中應注意溝通各部分之間的聯系,通過類比、聯想、知識的遷移和應用等方式,使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感受數學思想方法,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本質。教師鉆研教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教材蘊含的思想凸顯出來,幫助學生進行抽象概括,把握知識的內涵。因此,從數學思想方法這一角度來審視和加工教材可以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數學教育價值的根本所在。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既要關注教材的知識體系,還應體會蘊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及教學思路等。只有適當提煉,對教材多一些理性認識。才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具合理性,教學更有效。

2.2.2合理創設問題情境模塊進行有效教學

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是學生熟知的生活背景,也可以是數學問題,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況,不要過難過易,創設的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學習本節課數學知識的愿望,就是成功有效的創設。因此,一節數學課的導入、一個問題的提出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是推動學生努力學好數學知識的內在動力,它不僅保障學生情緒高漲地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響。

3結束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力求做到——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學科感悟;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維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斷提升教學的層次和水平,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

參考文獻

[1]甄德山,王學蘭.教學成效相關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1-35.

[2]李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2.

[3]周景,張慶林.關于提高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24.

[4]貫忠喜.解讀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人文性.

猜你喜歡
有效課堂教學新課程改革反思
淺析構建有效課堂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初中英語課時教學目標定位與有效課堂教學個案分析
淺議新課標下創建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