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媒體視閾下的開展探索

2021-10-12 01:13杜歡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大學生

摘要:本文簡要概述了新媒體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的重要性,主要探究了該工作在新媒體的視閾下開展過程中面臨的教師思想觀念落后、學生容易受到信息干擾、教育效果被削弱以及新媒體模式缺乏的困難,并針對以上困難提出了重視新媒體宣傳、注重自我的思考、加強新媒體管控、完善教育的模式等解決措施。

關鍵詞:思想政治;大學生;新媒體視閾

引言:新媒體技術是當今高校中為了迎合社會發展的潮流必須具備的信息技術,新媒體的發展也極大地帶動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該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雖然在新媒體的應用過程中也會面臨著諸多困難,但也有相應的解決措施應對。

一、新媒體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往往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接受思想道德的學習。兩者的身份和地位嚴重就不對等,導致學生對該教育產生排斥的心理,而新媒體與教學的結合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開拓了平等、民主、自由的平臺,能夠實現師生良好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大多采用的是課堂面對面教學的方式,但該方式只對少部分學生有效。新媒體與教育的結合,讓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教師的教學思想利用新媒體的形式擴散給所有互聯網上的大學生,快速且廣泛地將正確的觀念和思想傳播出去,將教師的導向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拓展工作層面,擴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的影響。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媒體視閾下開展的困難

(一)教師思想觀念落后

當前高校中教師對應用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方面工作的重視嚴重不足。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各類新媒體技術突飛猛進,高校所面臨的教育壓力很大,部分高校教師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利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是當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支撐,對其認知具有一定的偏頗,認為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來重新適應新媒體教學,嚴重低估了新媒體教學所具備的價值,同時也浪費了高校的新媒體資源。

(二)容易受到信息干擾

由于技術的發展過于迅速,導致新媒體的管控沒有跟上互聯網發展的腳步,導致新媒體中流傳的信息較為繁雜,并且真實度和可信度都無法得到保障,尤其是各大新媒體APP中的信息量更是巨大,非常容易向大學生傳遞不正確的政治思想,影響價值觀尚不穩定的大學生。同時,由于新媒體中的信息過于寬泛,大學生極易放寬對自身的思想道德約束,隨意沉淪于復雜的信息之中,沾染不良的思想[1]。

(三)教育效果易被削弱

新媒體中的信息雖然十分豐富,但其海量的信息注定無法一一篩查不良的思想言論,高校大學生并沒有成熟的心智,在大量魚龍混雜的數據中難以保持赤子之心,而教師辛苦的政治思想教育所獲得的效果在大量信息的沖擊下被嚴重削弱。新媒體中存在各種各樣的思想導向,不當的思想導向會毀掉學生的人生,例如曾經風靡快手的未成年少女懷孕導向,大量視頻用戶對其祝福,很難想象此類不正導向對心智不成熟的大學生帶來的惡劣影響,教師一個人的呼聲難以抵御網絡上成千上萬的信息堆積。

(四)新媒體的模式缺乏

當前思想政治相關的新媒體工作進行離不開科學的模式加以領導。而當前新媒體的教育模式并未積極構建起來,導致新媒體的教育工作開展沒有切實的依據,教師應用新媒體模式的主觀意識遭到埋沒。沒有依據合理的新媒體模式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地劃分,針對新媒體模式的應用也沒有科學合理的考評制度,尚未將利用新媒體模式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所體現出的實際效率和成果統一納入教師的考評計劃之中。

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媒體視閾下開展的措施

(一)重視新媒體宣傳

當代社會新媒體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仍有部分教師固步自封,堅持用傳統的教育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此類現象是新媒體的應用宣傳的不到位引起的。要想讓高校教師更快地接受新媒體模式走進思想政治相關的工作,必須要加強該模式的宣傳,讓其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的創新性與實用性。因此高校應當號召教師學習先進的新媒體教學手段,開辦相關的新媒體交流會,只有讓教師切身體會到新媒體教學模式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中具有強大作用,才能夠激發其應用該模式的欲望。同時,新媒體教學作為新型的教學方式,大學生接受該新模式的能力較強[2]。新媒體已經滲入其學習和生活,對其思想道德有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主動利用新媒體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結合新的媒體技術開拓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取得預期中的效果。通過新媒體的宣傳,教師學會利用新媒體手段挖掘教育資源并對其進行整合。教育資源作為教學的基礎和動力,教師對其是否合理運用對最終教學成果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從目前實際的教學情況看來,許多教師不懂得利用新媒體手段來幫助自己挖掘教育資源。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教師僅僅利用自己擁有的教材資源,對教材外的課外資源極少關注,但倘若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思想擴展,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接觸到不正思想之后再對其進行教育,則會由于其先入為主的原因而導致教育工作開展困難。隨著網絡的全球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需求,利用各類新媒體在數據庫中進行全面檢索,在信息網絡中找到豐富的教學資源并進行實時共享。只有利用好新媒體技術,才能將各種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將其和課本的內容進行完美的結合,充分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

(二)注重自我的思考

新媒體的發展導致大學生長期處于復雜的大數據之中,其能夠通過發達的新媒體網絡找尋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同時在進行各項學習時也很容易受到大數據信息的干擾。因此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對新媒體中紛繁的信息進行自我判斷和篩選,讓其不被錯誤的思想政治影響,堅持正確的道德和理智的思想,堅決保護自我的真誠本心。只有大學生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才能夠事半功倍。

(三)加強新媒體管控

網絡社會的飛速發展,對高校的學生思想教育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標準。為了確保大學生能夠在新媒體中接觸到正確的思想道德,需要加強對互聯網的管控。其次對于各大新媒體平臺而言,需要在其頁面明示國家對于網絡信息的相關規定并留下舉報電話,讓網絡平臺也能夠受到每一位用戶的監督,確保該平臺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防止其引導不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危害大學生的思想健康。同時還需要謹防犯罪分子利用新媒體平臺向大學生傳播不正當消息,例如各種傳銷信息向大學生灌輸不勞而獲的思想使其思想覺悟下降進而落入陷阱。因此需要加強網警對此類新媒體平臺的信息監管,及時刪除或屏蔽相關信息[3]。

(四)完善教育模式

為了更好地加強高校對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工作,高校需要專門針對新媒體教學制定一套更加科學合理的模式,在新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做到集中領導,對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進行分層負責,同時做好其監督工作。高??梢韵蚪處煱l布新媒體教學的具體任務,指派專人進行監督,確保新媒體教學的責任能夠落實到具體的個人,避免教師產生置身事外的心理,例如利用新媒體進行微課教學的時候需要以完善的模式為教學依托,避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放飛自我,脫離思想政治教學的實際教學目的。同時需要建立健全對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中應用新媒體模式的考核體系,監督所有的教職工都能夠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

結論:綜上所述,在當今新媒體遍地開花的情況下,高校只有利用好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完善自身的新媒體教學體系,注重學生的自我思考教育,加強新媒體的宣傳,在社會加強新媒體管控的幫助下,實現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何亞蓉.全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探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4}(05):163+165.

[2]宋羽,馮華,張余,等.新媒體語境下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學周刊,2021,{4}(12):3-4.

[3]張昕月.網絡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1,{4}(06):36-37.

作者簡介:杜歡(1994.06—),男,漢族,湖南常德人,本科,助理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書畫美術。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大學生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結合
基于微課視角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改探討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