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呼吸窘迫綜合癥療效觀察

2021-10-13 13:08高三紅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1年9期

高三紅

【摘要】目的:對呼吸窘迫綜合癥治療中肺表面活性物質應用進行探討。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0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治療,對患者用藥前后臨床療效進行觀察。結果:10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治療中,62例顯效、32例有效、6例無效,整體具有94.0%有效率。結論:在呼吸窘迫綜合癥治療中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能夠獲得顯著療效,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呼吸窘迫綜合癥;肺表面活性物質;固爾蘇

【中圖分類號】R56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9--01

呼吸窘迫綜合癥是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該疾病主要是肺泡表面缺乏活性物質、肺發育不成熟造成的[1]。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在呼吸窘迫綜合癥治療中效果顯著,在國外已經得到廣泛應用[2]。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呼吸窘迫綜合癥治療效果,本文選擇我院收治10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10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窘迫綜合癥診斷標準,均存在呻吟、紫紺、氣促、三凹征。包括64例男、36例女;年齡27~76歲,平均(54.8±4.7)歲;30例發生過輕度窒息,42例發生過重度窒息,28例未發生窒息。

1.2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應用固爾蘇劑量為200毫克/千克,給藥前將患者氣道分泌物吸凈。完全溶解藥物專用溶劑,并加熱至37攝氏度。將藥液應用無菌注射器抽取出來,然后幫助患者保持仰臥位、左側臥位、右側臥位、再仰臥位,通過氣管插管向肺內注入藥液。每個體位注入總藥量三分之一,每次注入時間為2分鐘,注入完成后應用球囊加壓呼吸1~2分鐘,頻率控制在40~60次/分鐘。為將藥液損失降至最低,用藥后6小時避免拍背吸痰,除明顯存在氣道阻塞患者。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用藥前、用藥后8小時、用藥后48小時肺功能變化進行觀察。并對患者臨床療效進行判定,療效評定標準為:顯效:患者不存在呻吟,呼吸平穩,未發生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血氣指標未出現異常,X線檢查結果表明肺紋理較為清晰。有效:患者不存在呻吟,呼吸相對平穩,血氣指標有所改善,X線異常陰影好轉。無效:不滿足以上標準。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統計分析中使用SPSS21.0軟件,用±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數資料。P<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 治療后10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中62例顯效,占比62.0%;32例有效,占比32.0%;6例無效,占比6.0%。整體具有94.0%治療有效率。

2.2肺功能變化 治療后100例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肺功能指標顯著改善(P<0.05),見表1.

3討論

呼吸窘迫綜合癥是臨床常見疾病,臨床中通常應用外緣性肺表面活性物質進行治療[3]。相關研究發現,固爾蘇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能夠降低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的死亡率[4]。固爾蘇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張力的作用,并實現萎陷肺泡的重新充氣,促進肺內分流的降低,使肺通氣比例失調狀況得到改善,實現肺功能的提升[5]。本研究中,治療后呼吸窘迫綜合癥患者肺功能指標均顯著改善,整體具有96.0%治療有效率??梢?,在呼吸窘迫綜合癥治療中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能夠獲得顯著療效,并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軍麗,高金星,劉海燕等.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呼吸窘迫綜合癥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9,18(12):2197-2198.

[2]潘濤,朱秋皎,肖志輝等.雙水平正壓通氣聯合早期氣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質-拔管策略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9,17(2):122-125.

[3]劉光輝,張健,盧林陽等.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NCPAP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對照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20,17(1):35-37.

[4]朱筱珊,劉光輝,趙曉霞等.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呼吸窘迫綜合癥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20,18(10):1789-1791.

[5]佐羅,張曉偉,黃波等.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的療效觀察[J].母嬰世界,2019,(16):101-101,10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