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春江教授用解表溫里法治療頑固性痤瘡案

2021-10-13 01:23王君艷戶方芳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1年9期

王君艷 戶方芳

【摘要】痤瘡是一種好發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單位慢性炎癥性皮膚病[1],其特點是對稱分布在面、胸、背部,常伴皮脂溢出,呈散在性黑頭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及囊腫,有一定損容性[2]。隨著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痤瘡的發病率也在不斷的上升。

【關鍵詞】蔡春江、解表溫里、頑固性痤瘡、五積散

【中圖分類號】R758.7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9--01

吾師蔡春江,主任中醫師,醫學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繼承人,現擔任河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長期從事中醫門診及病房內科臨床工作,善用經方、古方治療疑難雜病,針對頑固性痤瘡具有獨特的診療方案,臨床療效顯著。筆者有幸跟隨蔡師出診,現將吾師針對頑固性痤瘡的治療經驗分享如下,以供借鑒。

病因病機

痤瘡相當于中醫所說的肺風粉刺?!吨T病源候論 面皰候》記載:“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頭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中醫認為痤瘡的發病與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致脾傷生濕,濕熱上蒸;或胃腸積熱,上蒸于肺,肺胃蘊熱,復感風邪,經風熱熏蒸,壅滯肌膚導致[3],多從肺經風熱、腸胃濕熱等證論治,每每予大量辛涼苦寒藥物,結果導致痤瘡頑固不化、日久難消。蔡師認為,痤瘡日久不愈的病因是由于初期過用苦寒,導致陽氣被遏,痰飲水濕內生,凝結于面部而成,主要病理因素為痰濕,《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論述“汗出見濕,乃生痤氟”;馬蒔在《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 中進一步指出:“人當汗出之時,玄府未閉,乃受水濕,則陽氣方泄,寒水制之,熱郁皮內,濕邪凝結,遂為痤疿”。因此,對于頑固性痤瘡應從根本上治療,大量苦寒藥物不僅起不到軟堅散結的作用,更容易冰敷在痤瘡表面,使痤瘡久積難消?!督饏T要略》中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痰飲水濕屬于陰邪,治之以陽,故蔡師在治療上以五積散為底方,宣肺解表、溫里散結,治療痤瘡久積不消,效果顯著。

典型醫案

2021年5月16日初診: 患者楊某某,男,12歲,患者面部、上額及下巴散丘疹、結節,反復發作一年余,患處周圍紅腫,個別伴有膿頭,無瘙癢;面部易出油;大便黏;舌胖大有齒痕,苔膩,脈沉細。

處方: 厚樸9g、陳皮9g、蒼術9g、甘草6g、麻黃9g、桂枝6g 、杏仁6g、 炒萊菔子15g、 半夏15g、 枳殼9g、 枇杷葉15 、 海藻30g、 昆布30g、 ?側柏葉30g、 焦山楂30g、 白芷6g、 ?土茯苓30g、紫草6g、 連翹9g。14劑,日一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兩周后二診: 患者面部、上額及下巴患者面部紅腫減輕,膿頭已潰,伴有色素沉著,出油減少,大便正常。在原方基礎上,去萊菔子予白芥子6g,去昆布、加大皂角6g、浙貝30g、山慈姑9g、地骨皮9g 。繼予14劑,日一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三診: 患者面部、上額及下巴紅腫消散,結節變小;無膿頭,有色素沉著,面部及周圍未出現新的痤瘡。繼續予原方14劑,回訪效果明顯。

按語

痤瘡病位在腠理,肺主表主皮毛,方中以“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取麻黃湯以發汗解表,使濕從表出,又以枇杷葉增強其宣肺之功;脾主肌肉,脾虛則濕勝,蒼術既解表又燥濕,配厚樸,合陳皮、甘草,法取平胃散,功擅苦溫燥濕、健脾助運,以祛濕積,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相伍,法取二陳湯,行氣燥濕化痰,以消痰積;海藻、昆布咸寒軟堅,消散結塊;白芷不僅助麻黃解表散寒,又有消腫排膿功效,連翹為“瘡家圣藥”,二者相伍,共奏解毒排膿之功;吳謙在《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決》中述:”肺風粉刺,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故用側柏葉、紫草清熱涼血;土茯苓祛濕止癢,為皮膚科常用藥;炒萊菔子、焦山楂行氣消食以通便。方中以大量辛溫藥物,辛能使氣行,氣行助痰濕得運,溫能使痰結得化,痰結化則腫易消。諸藥合用,共起宣肺解表、溫里散結,氣血痰濕并行之功,使肺氣得宣,脾氣得運,氣機通暢,痰消濕化,血脈調和,則痤瘡得治。

結論

五積散是是解表溫里代表方,適用于外有表證,內有里寒之證,并未提出有治療痤瘡之功效,汪昂在《醫方集解·表里之劑》中描述:“五積散是解表溫里除濕之劑,祛痰消痞之方,一方統治多病,為活法者變而通之?!惫饰釒熢谂R床上隨癥加減、靈活運用,治療頑固性痤瘡效果顯著,若再配合中藥外敷,則療效更佳。另外針對此病,蔡師強調濕性黏滯,病程纏綿難愈,且容易反復發作,治療此種疾病時,用藥時間較長;且嗜食肥甘厚味,喜熬夜,脾胃失運,長久形成食積、痰積,導致面部油膩堵塞毛孔,日久發為痤瘡;年輕人貪食飲冷,喜穿衣暴露,易外感寒濕,形成寒積,陽氣被郁,“郁”久化熱,虛火上炎,面部易生粉刺、丘疹、膿皰、結節,易形成痤瘡;王六銀[4]強調,痤瘡發病與因情志不遂息息相關,肝主疏泄,情志不暢可致肝經郁滯,相火內生,復感邪毒,疏泄不及,蘊于肌表,在內木火刑金,在外透達無路,發為此病;故患者在生活中應注重飲食、起居與情志的調節。

參考文獻:

[1]鞠強.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9修訂版)[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9,48(09):583-588

[2]趙辯.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936

[3]王敏,王春花,李文琦,周光.中醫對痤瘡的認識與治療概況[J].新疆中醫藥,2018,36(06):107-110.

[4]王六銀.加味丹梔逍遙散治療尋常型痤瘡療效觀察.陜西中醫,2011,32(12):1622

作者簡介:王君艷,女,漢族,目前就讀于華北理工大學中醫學院,2020級中醫內科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內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