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逆向設計的主題意義探究教學實踐

2021-10-16 12:00吳洪菲
關鍵詞:逆向設計主題意義小學英語

吳洪菲

摘? ?要:Story time是譯林版《英語》教材各個單元的核心板塊。目前該板塊的常規教學設計存在任務目標指向不明、學習活動層級混亂、活動任務與評價任務不匹配等問題,從而導致主題意義探究缺乏深度。教師可以通過逆向設計的三個步驟——明確預期的學習目標、匹配評價任務、借助評價設計學習活動,來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讓教學與評價雙線并進,以實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育人目標在課堂中的落地。

關鍵詞:小學英語;主題意義;逆向設計;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25-0048-07

一、常規教學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語篇賦予語言學習以主題、情境、內容,并以其特有的邏輯結構、文體特征和語言組織形式呈現信息,服務于主題意義的表達。當前常規的語篇教學中,存在任務目標指向不明、學習活動層級混亂、活動任務與評價任務不匹配等問題,導致主題意義的探究缺乏深度。

(一)任務目標指向不明

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存在不關注教學目標設計、缺乏對教學目標的思考、目標敘寫流于形式等現象,同時也存在設置的學習活動分散、指向不明,只注重英語學習的形式,教學過程存在隨意性與盲目性等問題。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然而,許多教師在教學時仍將語言知識的獲取和操練放在首位,缺乏對主題意義的深度探究,導致學習任務與教學目標脫節,阻礙了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落地。

(二)學習活動層級混亂

不少教師在檢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時不難發現:學習活動缺乏連貫性,學生無法對主題意義形成持續的、連貫的理解與概念構建,這意味著學習的活動層出現斷層,這樣導致的核心問題是學生思維進階的連貫性和層次性無法得到培養與提升。教師應關注進階起點(學生知識經驗儲備)與進階終點(學習的預期目標),通過搭建問題支架,設計有梯度的學習活動,幫助兒童層層理解、分析、解答高層次認知水平的問題,從而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

(三)活動任務與評價任務不匹配

學習評價活動是基于學習目標設計的,教學活動則是圍繞評價展開的,教學就是要思考應該組織怎樣的活動才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生更好的表現,能更好地完成評價任務。然而,在課堂教學中,評價任務往往缺失,或未能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或與學習活動脫節,因而無法知道學生是否能夠通過學習活動達成學習目標,導致教學的整體性和內在一致性割裂開來。

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重要的內容,直接影響學生對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本文將結合譯林版《英語》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的Story time板塊教學,從逆向設計的三個階段進行主題意義探究,致力于呈現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Story time課堂新樣態,實現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

二、通過逆向設計探究主題意義的教學實踐

逆向教學是美國課程與教學領域的專家 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共同提出的一種新的設計理念,他們在反思傳統教學模式不足的基礎上,強調采用與常規設計相逆的方式,以達到使學生追求并實現對所學內容理解的目標。他們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中提出逆向設計的三個設計步驟,如圖所示(見圖1):

與傳統的教學設計不同,逆向設計要求教師根據學習目標帶著問題進行教學活動,確定如何證明學生實現了目標的手段與措施,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使得預期學習結果、學習成效與學習行為之間實現有機聯系。筆者根據逆向設計理念,確定了評價前置、匹配任務、安排活動的設計框架圖(見圖2),通過評價伴隨與評價在場,實現評價與教學的融合,以期整體優化教學過程。

(一)評價前置,明確預期的學習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主題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展示了香港女孩Anna一家的春節活動計劃,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英語學習深入了解春節文化,樹立文化自信,并學會如何用英語介紹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發掘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逆向設計關注“學生最終學到什么”,以大觀念(big idea)為主要參照,圍繞理解與運用,從知識遷移(Transfer)、意義構建(Meaning)、知識獲得(Acquisition)三個層面進行目標設定。

本節課確定的大觀念是“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hinese New Year”,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

遷移目標(transfer)是本課最重要的意義,是凸顯主題意義的根本路徑,是學生應當深入持久理解的內容。

意義目標(meaning)旨在幫助學生實現對重要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學生需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結合現實生活和已有圖式思考有關春節的深層次的意義,不僅能吸引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的表達需要,促使學生產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度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評價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對文化做出對比和反思,實現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發展與提升。

知識獲得(Acquisition)目標與核心內容緊密相連,可以實現深入持久的理解和知識技能的支持。為了達成持久理解和遷移的目標,學生要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儲備,本課是用一般將來時介紹香港女孩Anna的春節計劃的,因此一般將來時的理解和初步感知成為本節課的語言能力目標。

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1. Students will independently talk about Annas Chinese New Year and share their local customs on this topic.

2.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Chinese New Year and realize that we should inherit as well as protect it with cultural pride and responsibility.

3. Students will kno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Chinese New Year be able to talk about plans for Chinese New Year with simple future tense.

目標的設置反應了學生基于語篇進行主題意義探究的三個維度,體現出語言、思維、文化的融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測評性的特點,有助于教師確定評價標準和設計學習活動。

(二)根據前置目標,匹配評價任務

明確了逆向教學設計三個方面的學習目標后,教師要確定用于判斷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評價標準及依據,即教師如何知道學生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學生已經掌握了相關內容?此時教師要明確一系列的評價形式和標準,提供有效的反饋信息來幫助調整教學和促進學生的學習。

1.設置主題意義探究問題鏈

主題意義探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發現的過程,是遵循認知規律從表層信息走向深度學習的過程。問題鏈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經驗,將教材知識轉變為層次鮮明、具有一定系統性、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系列問題。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應環環相扣,難度層級逐步遞增。問題鏈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從信息提取層面走向文本評價、思維提升的層面。教師設置了以下問題鏈(見表1),引導學生通過逐層深入的思考活動,從文本表層信息到深層內涵,逐漸認識春節活動及其文化意蘊。

學生不是僅僅停留在獲取文本表層信息的層面,而是以問題鏈為路線,深入文本,挖掘春節活動背后的文化內涵、象征意義和情感價值。學生不斷深入文本對話,從文本表層信息的獲取到文本內涵的探究,再到實際生活中實現意義的遷移,提升了思維的邏輯性和批判性,避免產生思維的低階化和淺表化。

2.改變學習方式,設置表現性任務

教師可以采用基于任務的方式來評判學生對那些應當深入持久理解的內容的掌握情況。本課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語篇之前,打破常規教學方式,先讓學生回顧以往學習的方法,代入到曾經的情境之中,教師通過設置小組討論:How did you learn Story time before?(見圖3)將學生從學習任務的執行者轉變為任務設置的參與者,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整體安排學習策略的發展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發展具體的學習策略,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的學習者。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學生分享他們已有的Story time學習策略,如:underline the key words, help each other, work in groups等等。教師在此基礎上結合本課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方法選擇,并按邏輯順序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見圖4),在提高學生邏輯思維的基礎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教師布置表現性任務——繪制Chinese New Year 時間軸思維導圖(見圖5)。時間軸能將文本內容結構化,學生對提取的文本信息進行理解與處理,使其系統化、結構化,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主題意義。

(三)圍繞目標,借助評價設計學習活動

逆向設計的第三個步驟是教師合理安排學習活動,使其與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契合一致。逆向設計提倡按照 WHERE的思路進行教學設計(見圖6)。

本課的主題意義探究的是春節活動及其精神內涵,學生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培養是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在設計學習活動時,教師應重點關注活動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和契合度,以WHERE設計工具為抓手,充分考慮課堂活動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時效性,引導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實現對課文主題意義的深度探究。

1.了解學習目標(Where)

教師應了解學生現在處于何種程度、知道他們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同時也知道他們為什么要學習本課,此外還應明確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已有知識)。本課開始前,教師用一般將來時呈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學習的主題與目標。

2.激發學習意愿:聽音樂聯想,喚醒文化體驗(Hook)

聯系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學生構建知識、發展思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課堂熱身時,教師通過播放音頻,激發學生產生參與的興趣。師生對話如下:

T: I have some pieces of music for you. Lets just close about our eyes and enjoy. Here comes the first piece. What do you know?

S: It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Its about Christmas Day.

T: Great! And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s Christmas. Now lets going on.

S: The music is 《我和我的祖國》。Its about the National Day.

T: Cool. We have a long holiday for it. Here comes another piece.

S: Its New Years Day.

T: Good job. New Years Day is the first day of a year. what about this one?

Ss: Its Chinese New Year.

T: Wonderful. Today our topic is Chinese New Year.

教師播放不含歌詞的旋律,學生沒有直接獲取到有關節日的信息,而是通過聽對音頻材料的加工與聯想,激活大腦中的相關要素進行意義建構,學生在欣賞圣誕頌歌時,體會到圣誕節傳遞的安寧平靜;《我和我的祖國》傳遞出中國的宏偉壯闊,在《新年好》的旋律中體會中國傳統民樂《春節序曲》呈現出的歡快節奏和喜慶氛圍,不同的音樂渲染出不同的情境氛圍,激活學生對不同節日產生認知,使學生生動、直觀地感受到節日的差異,這些兼具趣味性和適切性的音樂,文化內涵豐富,與主題意義密切相關,能加深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

3.逐步探究主題(Explore)

(1)初見文本,激活整體思維。本課教學內容的體裁是電子郵件,教師將電子郵件的正文部分模糊處理(見圖7),通過問題How does Anna introduce?引導學生關注語篇類型,隨后提問What do you know from it?使學生從整體視角觀察電子郵件的構成,而不是提出碎片化問題:Who sends the email? Who gets the email?What is the email about?這樣會破壞學生思維的整體性。接觸和學習不同類型的語篇,熟悉生活中常見的語篇形式,把握不同語篇的特定結構、文體特征和表達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語篇意義的理解,還可以幫助他們使用不同類型的語篇進行有效的表達和交流。

(2)預測內容,初聽文本,培養邏輯思維。安排教學活動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進程中產生的學習需求,從學生真正感興趣的信息出發,激發求知欲,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在進入語篇學習前,學生就文章人物Anna的春節活動提出自己的猜測,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了多種設想,思維被激發。隨后,教師播放課文音頻,引導學生對Anna的春節活動進行排序,學生對語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同時通過排序對文本脈絡做出了初步的梳理。

(3)自主閱讀,小組合作,梳理文本結構。在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之前是如何學習Story time板塊的,讓學生從已有的學習經驗中提取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包括找出關鍵詞、制作思維導圖、與同伴進行交流、小組合作等這一系列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教師在此基礎上結合本課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方法選擇,并按邏輯順序采用“自主閱讀——同伴合作——組內共享”的學習模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即學生首先自讀課文,找出Anna春節期間的活動和對應的時間;隨后同伴合作完成時間軸思維導圖,理清文本脈絡;最后組內參照時間軸交流Anna的新年活動。本活動旨在讓學生對語篇有整體概念,同時將思維過程可視化,借助時間軸對文本內容進行輸出,內化文本的核心句型。

4.以學促思,反思學習過程(Rethink)

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反省和重新思考,深度挖掘文本主題。在熟悉Anna的春節活動后,教師引導學生反思這些內容并對Anna提問,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Why is she going to make cakes?

Why is she going to buy some flowers?

What flowers is she going to buy?

We cannot watch fireworks. But Anna can. Does Anna live in the country?

來自內地的學生對于安娜春節前吃湯圓、除夕夜買花、大年初二看煙花表演感到困惑,這些風俗和他們所處社會文化環境中的習俗有較大的差異。這些認知沖突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不同地域文化的比較與理解,教師以學生的問題為契機,以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介紹了香港有代表性的春節活動,從而形成包容開放的文化理念。教師總結了這些春節活動中的要素,如湯圓、紅包、鮮花、煙火等,并提問:Why do we have these symbols? 讓學生思考這些節日習俗背后的文化內涵。感受和推斷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內涵,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顯性文化知識的教學,是教學中最復雜、最微妙,也是最具挑戰性和最體現價值的部分。師生在互動交流中提煉出happiness, reunion, wish, luck, health, sweet life等春節風俗背后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

5.超越文本,展評學習所得(Evaluate)

教師設置“我的家鄉春節習俗”的分享活動,使學生通過成果展示來評價其對主題意義的理解程度。每位學生暢談國家和家鄉的文化習俗,從而使全班同學認識到不同城市或地區的傳統文化,加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認同。部分學生分享了以下內容:

I live in Jiangsu province.People in my hometown Changzhou eat steamed bums because it means 蒸蒸日上 in Chinese.

I live in Jiangsu province. people in my hometown Huaian eat red eggs because it means 喜氣洋洋in Chinese.

Im from Zhejiang. People in my hometown usually eat 九重糕 to worship show respect for our ancient fathers.

教師應避免出現千篇一律的,如廣告語般的,口號式、告知式、標簽式的情感教育方式,通過改變內涵挖掘的路徑,用多模態的體驗式活動將語篇育人價值外顯化,促進學生在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自我構建語篇內涵,升華主題意義,提升語篇的育人價值。最后,教師播放了香港歌手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引導學生思考:Time is changing. What is always the same? Theyre in our mind, blood and heart.教師巧妙地一步步帶領學生理解中國新年的內涵和意義,放大Chinese New Year中的“Chinese”一詞,讓學生感受到身份認同,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彰顯了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靜態的文化知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經驗才更有生命力,通過實踐將文化意識外化于形,形成穩定的文化品格。

三、小結

以上結合本節閱讀課的教學,對逆向教學設計的三個步驟進行了具體闡述。教師通過三種目標的設定、評價方式的確立、學習活動的安排,對教學內容和課程目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逆向設計打破了傳統的以知識為中心的碎片化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設計,使目標更明確,路徑更清晰,問題更精準,整體優化了教學過程。教師從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挖掘教學內容的育人價值,將育人目標融入到主題意義探究的語言實踐活動中,促使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落地于課堂。

參考文獻:

[1]Grant Wiggins & Jay McTighe.Understanding by Design(Expanded 2nd Edition)[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闞世平.從“教”走向“學”:基于標準理念的有效課堂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管理,2020,(11):34~36.

[3]鄧青霞,鄭陶云,陳凱君.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提問行為的觀察和思考[J].小學英語教與學,2020,(07):37~4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魏? ?惠.基于標準的英語學習教學設計框架建構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3,(12):60~67.

[6]趙鈺蓮.逆向教學設計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13~17.

[7]趙? ?杰,王冠博.圍繞主題意義的閱讀教學實施——以Smart or Harmful閱讀教學為例[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8): 57~63.

[8]唐明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鏈的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9):38~42.

[9]何? ?曄,盛群力.為促進理解而教——掌握逆向設計[J].高校教育管理,2007,(2):21~26.

[10]林崇德,胡衛平.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1):29~36.

[11]王穎婷.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7):45~49.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張? ?薔】

猜你喜歡
逆向設計主題意義小學英語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下)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上)
核心置換
基于逆向工程的農用電動汽車殼體造型設計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汽車外觀逆向設計潛在侵權風險研究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勞娜古迪蓀詩歌主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