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與凝血指標的相關性

2021-10-20 17:22鄒佳英黃文娟
婚育與健康 2021年15期
關鍵詞:高膽紅素血癥相關性新生兒

鄒佳英 黃文娟

【摘 要】目的:探究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與凝血指標的相關性,用以明確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的方法。方法:納入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120例足月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當做研究的對象,通過總膽紅素的水平來分組,分為低組、中組和高組,每組40例。對比三組患兒血清的總膽紅素水平和凝血功能。結果: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凝血功能方面,低組凝血酶原時間(T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都低于中組和高組;上述指標中組低于高組;低組的纖維蛋白原(FIB)高于中組和高組;中組的FIB高于高組。以上組間差異全部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比得出,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跟其凝血功能關系很大,尤FIB和APTT為甚。在臨床治療上可以由檢測新生兒的凝血功能,根據FIB和APTT指標的異常實施相應干預手段來達到。

【關鍵詞】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相關性;凝血指標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在目前而言,通常的診斷方式是通過實驗室檢測,比如總膽紅素水平。有資料表明,造就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出現膽紅素腦病的原因在于總膽紅素水平的提升。所以是否及早診斷及早干預,是影響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療效的關鍵[1]。出生不就的嬰兒,其機體的凝血功能還不是那么完善,處在低活性的狀態里。一般來說機體凝血系統互相協調,并不會出現出血狀況,但如果出現任意系統異常就會導致凝血障礙,進而引發凝血功能異常相關的病癥[2]。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和血液密關聯宏達,由此便可把凝血功能當作一個新的治療切入點。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與凝血指標的相關性,用以明確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的方法,現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120例足月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當作研究的對象,通過總膽紅素的水平來分組,分為低組、中組和高組,每組40例。低組,男27例,女13例,體重1.4kg~4.6kg,平均體重(2.66±0.54)kg;中組,男14例,女26例,體重1.3kg~4.4kg,平均體重(2.78±0.86)kg;高組,男22例,女18例,體重1.5kg~4.7kg,平均體重(2.98±0.79)kg。三組患者上述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醫院倫理委員會已通過研究的審核,家屬知曉研究,自愿加入研究組。

1.2 方法

①血清總膽紅素的檢測:在新生兒降生后的一天內抽取6ml股靜脈血液,將其中3ml放進EDTA抗凝試管進行肝功能檢測,通過生化分析儀進行總膽紅素水平檢測。②凝血功能檢測:將余下的3ml股靜脈血液用在監測TT、PT、APTT和FIB這4項凝血功能。③對所有患兒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進行整理,低于256.5μmol/L歸納進低組,256.5μmol/L~342.0μmol/L歸納進中組,高于342.0μmol/L歸納進高組。

1.3 觀察指標

對比三組患兒的凝血功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凝血功能方面,低組凝血酶原時間(T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都低于中組和高組;上述指標中組低于高組;低組的纖維蛋白原(FIB)高于中組和高組;中組的FIB高于高組。以上組間差異全部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因人體中代謝的減少、膽紅素生成的增加以及膽紅素在人體中不斷積攢會造成高膽紅素血癥。臨床表現中最直接的是黃疸[3]。高膽紅素血癥通常出現的群體是新生的嬰兒。高膽紅素血癥有病理性和生理性的區分,許多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會自行好轉,然而部分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尤其是病理性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如果治療不及時,會直接引發膽紅素腦病,對新生兒神經和聽力等系統造成損傷,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核黃疸四聯癥”,可見早診斷及早干預,是影響治療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療效的關鍵。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凝血功能方面,低組凝血酶原時間(T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都低于中組和高組;上述指標中組低于高組;低組的纖維蛋白原(FIB)高于中組和高組;中組的FIB高于高組。以上組間差異全部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高膽紅素血癥新生患兒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跟其凝血功能關系很大,尤FIB和APTT為甚。在臨床治療上可以由檢測新生兒的凝血功能,根據FIB和APTT指標的異常實施相應干預手段來達到。

參考文獻

[1] 姚麗平,蒙丹華,潘新年,等.中、高危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腦功能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7,13(3):342-348.

[2] 張海燕,喬林霞,朱文英,等.NBNA評分聯合頭顱MRI在新生兒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腦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7,25(2):164-166.

[3] 李崢,譚華清,龐興甫,等.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處理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1):87-89.

猜你喜歡
高膽紅素血癥相關性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媽咪愛和思密達聯合佐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
換血治療對5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的療效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統通信性能分析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2)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圍產期危險因素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