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

2021-10-21 08:52宋亞東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抗挫折能力培養策略初中

宋亞東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的巨大的變化,這個階段的學生積極熱情,勇于展示自我,對新鮮的事物和個性鮮明的人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也正處在叛逆期,依賴性較強,抗挫折能力比較差,當遇到困難和挫折后會煩躁焦慮、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學生會產生悲觀、輕生、厭世等嚴重的心理問題。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能夠正確對待挫折,養成頑強的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初中;抗挫折能力;培養策略

在人生漫漫的長路中,會有鮮花,也會有荊棘;會有坦途,也會有坎坷。對于每個而言,成功是可喜的,但是失敗也并非無益。近年來,許多初中階段學生出現了心理適應問題,有的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心理負擔重,導致精神焦慮、逃學,甚至離家出走;有的學生因為自身的要求沒有得到及時滿足或是回應產生撕咬打罵等過激行為;有的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家長或教師的批評而產生嚴重的不良情緒等,這些問題都表明我國初中階段學生群體中存在著非常大的心理承受和社會適應問題。之所以會產生這些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挫折事件。挫折是人們人生路上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當學生認為自身能力無法克服或是不能解決時就會產生心理問題。初中階段學生身心正處在發展時期,學生很少受到挫折,缺乏抗挫折能力,學生在面對挫折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教師應該讓學生正視挫折,通過挫折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獲得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挫折教育,當學生面臨挫折時需要給予耐心地指導,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1初中學生常見的心理挫折及其表現

1.1初中學生常見的心理挫折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時間,其心理和生理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個階段的學生意志力比較薄弱,很容易受到挫折,最常見的有以下幾點挫折:

1.1.1學習挫折

當學生在學習上經歷偶然的失敗,很容在產生心理障礙和學習挫折。對于學生成績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平時成績突出,在學生心中有威信,深受家長和教師的喜愛,當這些學生面對失敗時缺乏心理準備,一旦出現失敗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內容非??鄲?。對于學生成績差一點的學生來說,他們也想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但是由于基礎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越想努力越不會成功,自尊心受挫,在面對家長和教師的指責后會自卑、難過、抑郁,逐漸失去學習信心,久而久之,陷入到惡性循環中。

1.1.2交往挫折

人際交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一定人際交往能力,但是許多學生會在人際交往中感受到恐慌,產生一種交往的挫折,越來越想將自己封閉起來,逐漸變得孤僻。

1.1.3情感挫折

每個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不同,由于多方面原因導致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出現障礙。青春期學生會產生與異性交往的愿望,當學生沒有處理好時會發生早戀現象,當家長和教師阻止時會產生情感挫折。

1.2初中學生心理挫折的表現

1.2.1焦慮

學生如果遇到挫折后會表現出內心焦慮不安、情緒發生劇烈波動,甚至有的學生的出現頭昏、心悸、臉色蒼白等反應。

1.2.2攻擊

有的學生在遭受挫折后由于痛苦焦慮的情緒得不到緩解,則會出現攻擊行為,會直接攻擊使自己受挫的人或是嘲笑采取嘲笑、謾罵、毆打等報復性行為。有的學生則會間接性攻擊,或出現自我傷害、自虐等行為。

2培養初中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徑

2.1引導學生變挫折為動力

人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挫折的輕重程度不同所產生的影響也不同。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面對挫折,正確認識挫折,對待挫折不能只看到消極的一面,還需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這是一種內驅力,可以增強學生的容忍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但學生處在逆境時,會因資源匱乏、精神壓抑,希望能夠尋求變化,教師需要利用學生的這個變化幫助學生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法,經受住失敗的考驗,努力創造并取得成功。

2.2進行認知訓練

認知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挫折。不同人在面臨相同情境、相同程度上的挫折時會產生不同的挫折反應,不同的挫折觀念和不同的挫折原因也會導致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挫折反應。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訓練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知,幫助學生將挫折情緒進行重建。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自我指導、正性事件強化、家庭作業、放松訓練、情緒穩定訓練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能夠正確認識挫折。

2.3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宣泄方式

學生在遇到挫折后會產生煩悶、緊張、委屈、焦慮、沮喪、憤怒等消極情緒。學生此時不能壓制或克制,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宣泄和排解。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經歷挫折后向身邊的親人、老師、朋友等進行傾訴,在親情和友情中消解痛苦,從他人那里獲得支持。當有人一起分擔痛苦后,學生會說出自己心中的秘密,緩解壓力和痛苦情緒,從不同視角看待問題本身。也許他人的一句話,就會起到“一語驚醒夢中人”的作用。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宣泄方式,不應以傷害他人或物品進行宣泄,這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

2.4創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教師需要聯合家長共同構建舒適的家庭心理環境。一個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會讓學生形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作為家長,首先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給學生營造一個民族、和諧、平等、自由的家庭氛圍,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強化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同時,學生也應該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中學教師普及心理教育知識,使教師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疏導。教師和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挫折情境,通過鍛煉加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讓學生在挫折中掌握對付挫折的方法,培養不屈不撓地精心,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抗挫折。

總結: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學生逐漸接觸社會,不僅需要面對學習壓力,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教師必須積極行動,采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穩妥實施,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生活,成為真正的強者。

參考文獻:

[1] 蔣重清,楊志明.淺談中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J],2001,(11):73-74.

猜你喜歡
抗挫折能力培養策略初中
應用音樂教育培養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淺述學生體育抗挫折能力的培養
培養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關鍵
從容面對挫折:青年成長中的必修課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