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兒童發展規律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2021-10-21 08:52吳雯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發展規律幼小銜接兒童

摘要:煙羅曾在《星星上的花》一文中寫到:“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干凈的存在,他們如同一張白紙,在沒有選擇機會的時候被涂上色彩,遇上溫柔的畫師,就會是清透的彩色,遇上粗暴的畫師,就會染上黑暗?!蹦敲?,兒童教育者便代表了這里的畫師,他們要做的便是做好幼小銜接,從而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兒童;發展規律;幼小銜接

對孩子來說,幼兒時期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個時候正是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他們未來的一切行為舉動都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這時候的教育更是決定了他們未來對一切事物、人物的感受和情誼。因此,如何在教育上做好幼小銜接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拒絕家庭“佛系放養”

隨著大量民工的外溢,留守兒童逐漸增多,這里的教育面臨著更多的問題。其中學前教育十分薄弱,個別地方甚至是空白,對小學教育沒能形成有力支持和順利銜接。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教育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小學式”;二是“放羊式"?!靶W式”的教學方法往往急功近利,迎合家長,嚴重違背兒童的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他們的學習生活與小學生的學習如出一轍:課程設置“小學化",課時安排“小學化",作業布置“小學化”?!胺叛蚴健钡奶攸c是沒有計劃,沒有綱要,隨心所欲,僅是把孩子集中起來看著,對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習慣的培養都十分欠缺。

二、培養幼兒規則意識

要想更好的適應社會,必須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只有掌握了社會基本規則,才能夠更好地在社會生存。所以,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父母們便應該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例如:父母應該告訴他們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還要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這一交通規則;父母還應該告訴他們上課回答老師問題要舉手,見到老師要問好等等。這樣不僅使他們掌握了這些基本規則,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道德意識。

三、開拓自身視野

孩子們不是停泊在岸邊的船只,他們也需要在海面上乘風破浪。而父母和老師就好比船槳,引領著他們前進,帶他們去探索世界的奧秘。因此,父母們應該多帶孩子去外面走走,去看看祖國的壯麗山河,領略別樣的風光。父母也應該帶孩子多與人交流,去體味豐富的人間百態。例如:假期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爬長城,站在長城頂上盡情吶喊,發泄自己的情緒;又或者可以在周末帶孩子去田間游玩,抓蟲、放風箏等等,度過一個輕松愉快的周末。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們的視野會得到很大的拓寬,也會對這個世界有進一步的了解。

四、適當地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在一次采訪中說道:“當今社會,我們對幼兒的教育應該做到六個解放, 解放他們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能夠按自身所想所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彼陨頌楦改?,應該給他們自己的空間,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例如:對于該孩子們獨立完成的事情不去過多插手,就像老師布置的作業,學校要求的小任務等等;又或者對于稍微復雜的事情,盡管很明顯僅靠他們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也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幫助他們。相比較,父母們可以提前告訴他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在實在無法進行下去的時候,父母可以提醒他們,更多的還是要靠他們自己來完成。這樣的陪同式教育往往要比直接主導更有意義。

五、及時地給予孩子鼓勵

如果說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好比園丁與花兒的關系,那么鼓勵便如同花兒的肥料?;▋弘x不開園丁的施肥,同樣孩子也離不開父母的鼓勵。事實上每一個成功的人都離不開不斷地鼓勵,這就不得不提及美國紐約的第一任黑人州長——羅爾斯先生。他小時候其實是一個十分搗蛋的孩子,每天曠課出去玩,甚至有一次還砸碎了教學樓的玻璃。后來,校長為了教育他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這一天校長把所有孩子集中起來,說要給他們看手相。到羅爾斯的時候,校長十分驚訝地說:“哦,我的寶貝!光看你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將來大有所為,讓我們期待一下,將來你會是紐約州的州長啊?!绷_爾斯聽了十分吃驚,因為他是班里學習成績最差的一個孩子,但他卻記住了校長的話,從此發奮學習,最后終于憑借自己的能力當上了州長。通過羅爾斯的故事表明了鼓勵在一個人成長道路上的作用是無窮的,因此作為父母,更應該多多給予孩子鼓勵。

六、不要給孩子過分的壓力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有很大的成就,對他們的期望值很高,但是有時候這樣的期望無形之中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例如:孩子放學回家很辛苦,剛剛打開電視機,媽媽的聲音就從廚房里傳來:“作業做完了嗎?快去做作業??!”。最后,孩子只好關掉電視回到書房完成作業。無處不在的壓力,很多父母不甚在意的話就會讓孩子不知所措,這樣的情況的不斷累積,最后很有可能讓孩子徹底崩潰。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能給他們過度壓力,更不能與其他孩子不斷攀比,這樣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七、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心理學上曾說,“聽”是人與人的溝通中最重要的一環,同樣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這樣。有的孩子可能生來就比較內向,很難在外人面前打開自己,但在面對父母時總歸是不一樣的。因此,作為父母必須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的前提條件是平等,所以父母不能一副居高臨下的樣子,更不能心不在焉,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另外,傾聽的時候父母應該時刻注視孩子的眼睛,并及時給予回應,從而表達自己的態度。通過多次傾聽,不僅拉近了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同時也鍛煉了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

總結:

孩子的教育往往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父母、老師的多方面努力。因此,教育者應該是充滿耐心的,要用自己無私的愛去澆灌孩子,以身作則,為他們營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天地,在燦爛無比的世界里暢游,走向學校和社會,不斷進步,去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從而獲得最終的幸福。

參考文獻:

[1]白鶴秋.尊重兒童發展規律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淺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J].新課程·小學,2017(10).

[2]李生濱.尊重幼兒成長規律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基礎教育參考,2011,000(014):18-19.

[3]李小霞.淺談幼兒園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2,000(009):119,121.

作者簡介:吳雯(1994.06-),女,漢族,陜西西安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幼小銜接、民間游戲

猜你喜歡
發展規律幼小銜接兒童
幼兒美術活動的優化策略研究
國際與國內城市安全體系對比與發展規律研究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東家人傳統服飾藝術發展的規律性及制約因素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留守兒童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與亮點
六一兒童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