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比較教學在初中語文中考復習中的應用

2021-10-21 02:09江瀾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孔乙己文言文中考

江瀾

作為一名從事中考畢業班的語文教師,我對于語文中考復習有一定經驗。由于語文知識邏輯和系統知識相對零散,同時也比較枯燥晦澀。這就導致了學生們在本來就緊張的復習中,精力無法集中在語文學習上。解決中考復習階段高壓下的學生們的語文課程復習對于我來說無疑是一項重要的挑戰。而怎樣把相對更好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習不再枯燥從而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具體怎么做呢,我分為三個步驟。

一、合理使用教材,發揮教材綜合優勢

在語文學習中,尤其是到了畢業班,要復習多篇文章,老師一篇篇的分析,學生一篇篇的學,還是會陷進“少慢差費”的怪圈,教學效果甚微,如果時間有限,那就整體使用教材,把教材按照記敘文、議論文、文言文等分類,然后站在一定的高度統攬教材,那樣就會事半功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每種文體內容重新考慮,從整體目標出發,大膽取舍,突出重點難點,發現共性與個性,從而歸納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把自讀與精讀結合起來,把聽說讀寫訓練結合起來,知識與技能的遷移,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比如《最后一課》、《故鄉》、《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等文章。小說中的自然環境的描寫,把文章的環境分別加以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結合08年河北考題《小扇輕搖的時候》,既加深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也使學生對于小說中環境的描寫作用有了深度理解,從而提升了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再配合以相應的寫作。讓學生在作文中通過用環境描寫或交代故事發生的人物活動的場景,或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這樣既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繼而又提升了學生能力。這樣的比較就使教學上下貫通,左右逢源,使語文大系統活起來,使語文教學活起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襯托整體優勢。

二、合理利用課堂場景對課程中可比較因素進行解析教學

小說《故鄉》就非常成功的運用了對比,作品中眼前蕭條景象與二十年前故鄉的美麗景色對比,深刻揭示了民國農村日益衰敗的趨勢,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對比,二十年后的楊二嫂的對比,都對揭示小說主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還有我和閏土的關系與宏兒和水生的關系形成對比等等?!豆枢l》和《孔乙己》都是魯迅筆下的小說,塑造的一個是舊社會貧民農民的形象,一個是舊社會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兩文都寫出了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閏土只穿了一件極薄的棉衣是因為生活困苦不堪,孔乙己穿一件又臟又破的長衫是因為他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自命清高又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閏土說話吞吞吐吐反映了他麻木遲鈍,孔乙己說話吞吞吐吐反映了他自欺欺人、麻木不仁而又無可奈何的心理?!斗哆M中舉》和《孔乙己》都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毒害,所不同的是范進終于爬進社會上層,而孔乙己直到臨死連半個秀才都沒撈到,孔乙己和范進在性格上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以及胡屠戶、眾相鄰、張鄉紳在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變化,以及這些對比對表達文章的主題的作用??傊?,在文章教學中,可比內容豐富,教師引導學生深入開掘,創造一種得體的教學氛圍,從而自然地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得教學內容在比較中更切實、更鮮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會更透徹、更深刻。

三、改被動灌溉為主動參與,發揮類比聯想進行教學

類比聯想就是由所講的事物聯想到其他同類事物,這樣既獲得了新知識,又鞏固了舊知識,能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這種方法尤其適合文言文、古詩文的學習,《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對文言文實詞的掌握、大意的疏通、背誦等常讓學生感到力不從心,教學中運用類比聯想,由一個文言實詞聯想到同一個字在其他文言文中的出現,如“屬”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屬引凄異,空谷傳響(《三峽》)中的“屬”字的含義;由文體《愛蓮說》中的“說”想到《陋室銘》的“銘”、《出師表》中的“表”、《桃花源記》的“記”等文體特點;由一首詩出現的“山”想到其他古詩中寫到的“山”,并由此擴展到“鳥”、“水”、“風”、“花”、“雪”、“月”、“愛國情”、“思鄉情”、“友情”等的詩句,還可以由《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聯想到他的《飲酒》、《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總之教學中可就一個知識點進行比較,也可取幾個知識點進行比較,可將同一朝代作家的幾部作品放一起比較,也可把相近的內容的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放在一起比較,可對字詞句段落篇章進行比較,也可對開頭結尾、人物形象、寫作風格進行比較,教學中可以對原文、原段或原句進行寫作比較,也可以對原句詞語句子段落刪減進行比較,還可以將本文與課外積累的同類內容的作比較。

在語文教學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比較教學之所以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夠讓語文課堂更高效,就在于它要求教師整體把握教材靈活處理,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思維能力培養作為培養的重點,把教學和學法融為一體,貫穿于教學之中,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有效比較,提高教學效率,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學峰:《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比較教學》,太原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4.2

[2]陳黎江:《用比較教學指導初中語文總復習》,中學語文教學,1998.1

猜你喜歡
孔乙己文言文中考
文言文閱讀專練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中考“三數”大掃描
2017年中考數學模擬試題(一)
中考英語完形填空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