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探析

2021-10-21 02:42劉艷艷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合唱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劉艷艷

摘要:合唱能夠培養學生的班級集體意識,凝聚班級集體力,調動起學生團結合作精神,培養學生互相協作能力。但雖然在教育教學中對小學音樂課堂的教育非常重視,可在,實際的教學中在小學音樂的合唱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合唱教學的進一步推廣,不利于教師開展下一步的教育工作。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

引言:

兒童時期作為音樂素質教育的發展時期,開展音樂教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利于調動學生五官的感知,同時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是讓學生有效融入班集體的有效措施。文章通過探究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方式的有效策略,來進一步引導學生重視音樂合唱,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

一、低年級進行音樂基礎知識輔導學習

通過學生的合唱,能夠更加有效的短時間內提高學生對歌曲的熟練掌握程度同時鍛煉學生的聽覺能力。例如:在演唱《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時,教師可以先通過讓學生發哆瑞咪發等這七種基本音符來將學生適合演唱哪部分進行分類。與此同時來加深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再通過讓每一類同學進行合唱的方式來挑選出適合小組唱和對唱以及輪唱的各組的學生。最后通過排練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聽覺靈敏性,通過單個學生逐一表演的方式,來進一步認識到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控能力,并進行最終的合唱分類匯報表演。又如:在合唱團參加過的北京市藝術節國際合作節表演中,音樂教師采取了社團展演這一較為新穎的方式。通過列隊排列采取合唱的方式進行演繹。但同時也有主唱和輪唱以及角色對唱。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表演來表現出每個人面對這首歌時的不同的感情色彩。通過不同合唱方式的演唱,呈現給觀眾各種不一樣的聽覺震撼。由于學生的音色存在著各種差異,因此這一新型方式的演繹,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覺靈敏性,又能夠在短時期內達到合唱的效果,起到了整齊劃一和氣勢震撼的作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二、中高年級注重情感體驗教學

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重視情感體驗,對于提高合唱教學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在演繹《唱支山歌給黨聽》這篇曲目時,先通過放映藝術家獨唱和大合唱這兩種視頻,讓學生感受一下當時現場真實的氛圍,并說出帶給人的真實感受。然后再給學生演繹并指導排練《唱支山歌給黨聽》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并了解作者當時的心境感受。教師可以通過加入適當的動作神態以及背景音樂的渲染來讓學生融入當時的那個氛圍中去。最后在排練的過程中,通過錄制相關的排練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在尋找錯誤,反復觀看的同時,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合唱的威力。并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出團結合作的巨大影響力。引導學生學會熱愛我國的56個民族,學會愛國,學會以顆包容之心,正確的理解和看待我國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多元化,學會以一顆,愛國之心來正確的面對敵國的侵略和貿易戰。又如:在欣賞民樂合奏曲時,通過旋律的放映讓學生聆聽樂曲并閉著眼去感受春天小河潺潺流淌叮咚叮咚,夏天知了在樹枝上發出吱吱吱吱的蟬鳴聲,秋天落葉在風中飛舞發出簌簌聲,冬天小動物踩在雪上發出的沙沙聲。讓學生通過視聽的感受體現出當時的美景以及作者悠閑的心境。

三、教學方式多元化,調動學生興趣培養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以及對教師行業的新型培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也提上了日程。針對小學音樂課堂的合作教學而言,教師應該注重教學多元化,一切以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為目的,促進教學相長的同時,充分調動各種器具來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教學多元化并不針對教學教具的多元化,也往往體現在教師對教學內容選材的多元化,以及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與現實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多元化。例如: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節日選擇合適的教學題材,以達到讓學生學習不同種類型的曲目的目的。當兒童節即將來臨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合唱演繹《茉莉花》這一輕松活潑的歌曲,通過蹦蹦跳跳的合唱方式,讓學生感受兒童節歡快愉悅的氛圍,激發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當青年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通過演繹《保衛黃河》或者是獨唱加伴舞《長江之歌》等合唱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強則國強的英雄魄力,以及讓學生領悟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和自己身上應該擔負的責任與擔當。培養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又如:當合唱《美麗的家鄉》這一鏗鏘有力、斗志昂揚的歌曲時,教師可以通過服裝的設計,通過小學生服飾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發展變化。同時通過借助投影儀這一教具來放映相關的視頻,調動起學生情緒的變化,讓學生了解到中國的歷史發展變化,并對中國的社會現狀感到驕傲與滿足。最后再采取男生女生領唱以及尾音大合唱的方式,將整場的情緒調動到最高潮,從而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該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團結協作的精神,學會讓學生通過合唱的方式來傳遞出自己對國家以及對民族的熱愛,傳遞出自己對未來的美好暢想,對祖國美好未來的祝福。

結論:

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意識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很多事物的認知以及思維理解能力尚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合唱比獨唱更具課堂表現能力,更能調動起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通過合唱由教師反復斟酌選定的優秀題材,以及通過反復的排練和參加演唱比賽,既能夠鍛煉聽覺靈敏性,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對于提高自己的審美和判斷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音樂教師以及學校和家庭等各方面對音樂教育的重視,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性,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能夠起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的積極正面作用,對于學生后期各項能力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婉玲. 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0,(24):48-49.

[2]許春艷. 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J]. 新智慧,2020,(36):21-22.

[3]姜勵.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音準的培養途徑[J]. 參花(下),2021,(01):127-128.

猜你喜歡
合唱小學音樂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化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合唱與獨唱聲音訓練之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