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有效運用

2021-10-21 02:39范其端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生活素材物理教學初中

范其端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知,在對教育提高重視的同時,也推動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初中物理學科作為初中階段接觸的新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實踐性,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對學生進行知識輸入,缺乏對學生興趣的重視,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影響了初中物理教學的順利開展。通過對生活素材的有效運用,加強物理知識和生活的聯系,在提高學生學習趣味性的同時,降低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難度,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提高了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生活素材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推動著各個學科都進行了較大的變革,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物理知識源自于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生活素材的有效運用,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本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素材的有效應用展開研究,對生活素材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進行探析,為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提供參考建議。

一、將生活用品導入課堂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如果有新課學習,可以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用品應用到教學課堂中,讓生活物品輔助課程教學,通過將熟悉的物品應用到學習過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例如,在進行初中物理“升華和凝華”這一課的教學時,可以把白熾燈應用到教學課堂中,在進行教案準備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廢棄的白熾燈,然后在新課講解之前,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大家觀察一下,這個廢棄的白熾燈為什么不能使用了呢?它和正常使用的白熾燈有什么區別?”通過提問的方式導入新知識,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白熾燈為什么不能使用,白熾燈不能使用和白熾燈變黑的原因。通過將生活用品作為素材,并以提問的形式來進行新知識的導入,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二、營造生活化學習氛圍

想要將生活素材有效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對于教學內容有著深入的理解,還要注重生活化學習氛圍的營造,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場景,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并對學到的物理知識進行有效地應用。例如,在進行“力”的知識講解時,教師在引入生活素材的同時,還可以進行教學氛圍的構建。最簡單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嘗試推動自己的課桌,并讓學生深入感受,推動課桌受到的力。在結束思考之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如:我們在推課桌的時候會受到哪些力?部分同學會認為只有課桌受到了力的作用,而人并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這些學生的主觀想法,會認為是由于自己用力做動作才會動。在得到學生的答案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視頻進行展示,當一個人穿著輪滑鞋,在他用力推墻的同時,自身也會向后退。通過視頻向學生進行展示,可以更加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力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難度。

三、利用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生活素材的應用時,生活經驗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也是生活素材的重要組成環節。當教師運用生活經驗進行物理教學時,要注重對生活經驗的選擇和教學內容是否匹配,以及生活經驗是否具有嚴謹性。物理教師在進行生活經驗選擇時,要選擇已經存在已久,并且被證實是正確的樣例,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內容的嚴謹性。生活經驗往往是人們經歷了長久的日常生活,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經驗總結,并長期實踐所得到的。教師在將生活經驗應用到教學當中時,除了要證明生活經驗的正確性,還要通過對生活經驗進行反推,讓生活經驗反映到物理知識當中,從而引導學生,對學到的知識進行靈活應用,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例如,在講解“融化與凝固”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引用民間俗語“霜前冷,雪后寒?!辈閷W生展示相關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進行反思,去思考這種現象的物理知識。如,“霜前冷”是由于在結霜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固成小水珠,而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于溫度低于0度,所以下霜才會冷;下雪時,人們往往不會感覺到寒冷,而雪融化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天氣變得十分寒冷,這是由于雪在融化的時候會吸收熱量,所以才會產生“雪后寒”的感覺。通過這樣生活經驗的舉例,有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在結束課堂學習之后,愿意去主動尋找生活中的物理經驗,將學到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從而起到培養學生物理思維的效果。

四、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程度,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有效地鍛煉。所以開展課堂活動,對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班級學生進行小組分配,然后組織開展課堂活動,教師作為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活動當中,在提高學生知識體系構建的同時,更有助于改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活動當中,理解物理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壓強”一課講解時,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為學生準備硬紙片、玻璃杯和水等實驗材料,讓學生進行實驗,在放滿水的玻璃杯上蓋上硬紙片,然后迅速把玻璃杯和紙片進行翻轉,學生就會發現水和紙片都不會掉下來,然后教師再進行大氣壓強知識的引入。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的教學內容,不能只是理論知識的教授,要通過和生活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學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活素材,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率,更好地幫助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子成.淺談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31):149—150.

[2]吳俊.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3):44—45.

猜你喜歡
生活素材物理教學初中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數學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
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淺談如何讓學生“樂學”“會學”初中物理
生活素材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有效利用
提高物理校本作業有效性的教學探索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