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音樂的教學現狀及策略

2021-10-21 02:39魏蘭蘭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方法策略教學現狀小學音樂

魏蘭蘭

摘要:音樂作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人與人進行溝通、表達感情的重要手段。音樂課是一種以音樂為基礎,以文化為背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態度以及創造性和審美能力的手段,所以,再小學階段,音樂一門課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尚且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對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現狀;方法策略

前言

對于小學學生而言,審美素養的培養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情感,增強其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與此同時,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負性情緒能夠被釋放,心理狀態也能得到調控,使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在音樂教學中,能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效果。通過讓學生合作唱歌,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空間和平臺,拉近了學生的距離,鍛煉了學生的人際關系。

一、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一)過分重視樂理技巧

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音樂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音樂理論、音樂技能的教學上,忽略了對學生知性、審美以及鑒賞力的培養。所以,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目標已經背離了原意,重教學效果,忽視了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目前,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音樂課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單調,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不高。

(二)忽略音樂教學法

學校、家長、學生都十分重視考試成績,在進入高等教育的壓力下,他們將更多地重視基礎課程,如數學、語文、英語等,音樂課普遍缺乏重視。有些學校對學生的分數太過重視,導致音樂課程被其它文化課程占用。這樣的事通常發生在考前。這就導致了音樂教師自身對音樂課程關注不足。只需簡單地解釋課文內容,就可以使學生掌握唱的基本方法。在教學內容上,沒有注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一些老師幾年來一直只使用一種課件,課程沒有跟上社會發展潮流,造成了音樂課程與社會脫離。小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逐漸降低,最后音樂課程成為可有可無的輔修課程。

(三)教法過于傳統

常規教學模式下,音樂教師一般先對學生播放歌曲,再引導學生做練習。經過反復練習,使學生掌握唱歌的基本方法。即便有些老師意識到了要采取新的教學方法,他們在教學時也只能通過播放音樂動畫來引導學生唱歌,不進行互動。實際上所有的老師都是這樣做的。如此下去,學生就會漸漸麻木、喪失興趣,從而造成音樂課程質量不高。

(四)忽視學生音樂素養培養

音樂課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深入挖掘歌曲中所蘊含的音樂知識,使學生認識到音樂創作的背景及其中蘊含的文化。但是,目前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只能講解怎么唱,作者沒有過多的創作音樂和作者的情緒,因此,學生對音樂課的理解只能是學唱歌。這種教學背離了音樂課程的本意,使學生認識到音樂課程的不足,教師在教學中過于片面,造成音樂課程效果不佳。

二、小學音樂的特殊教學策略

(一)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

音樂人要進行音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確保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積極參加課堂活動。

(二)確定教學目標

教師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把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和音樂感情作為主攻方向。依據學習成績及教學內容,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

(三)運用情景教學方法

樂聲是人類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能打動人的音樂是富有感情的音樂。音樂課教學中,要使學生聽、知、思、解,要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體會音樂的魅力。教師應摒棄傳統的單一化、乏味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通過音像錄像等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歌曲的情感感受更佳。

(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角,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想象力,發掘音樂,開闊思維,使學生在音樂之海中暢游。

通過對樂理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自行找出主旋律,再繪制旋律曲線,使學生根據曲線直觀地感受音樂節奏的變化。通過舞蹈教學設計,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不同的樂點下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再依據想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輕松地掌握歌曲的唱法、節奏、節奏,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五)保持教室的節奏和秩序

音樂課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性作用,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但是,小學兒童由于年齡小,自控力相對較弱。若學生在課堂上隨意玩,將會擾亂課堂秩序,影響課堂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給學生充分自由的同時,也要發揮與其相對應的制約與指導作用,把握課堂節奏與秩序,使學生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老師可在學習之前用快樂的音樂來給學生營造一個活躍的音樂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朗誦歌詞,幫助學生記住歌曲的節奏感。

教師可讓學生表演音樂,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提醒學生歌唱時,要控制好音樂的節奏,準確把握節奏。并可使學生描述自己對音樂的感覺,如聽歌時的感覺,增強對歌曲的知覺,通過觀察學生的情緒掌握課堂節奏,保持課堂秩序。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及學習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結合各種教學方法,激發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通過形象化教學,使學生與歌曲互動。這兩種音樂的融合度更高,讓你能用心感受歌曲。

結語

總之,小學教育中的音樂課并非“無關緊要”,這門課程可以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重視音樂課程的教學,再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深入思考,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繼而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審美與綜合能力,使小學生成為新時期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黃佳慧.新課標下如何優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設計[J].戲劇之家,2020(6):159.

[2]江茂琳.小學音樂課堂“音樂結構”趣味教學設計與探索[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8(01):34-37.

猜你喜歡
方法策略教學現狀小學音樂
淺析鉗工銼配技能競賽訓練的方法
新課改下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彝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和策略
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