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理念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2021-10-21 03:09劉忻汝黃赫任學臻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高職

劉忻汝 黃赫 任學臻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不斷完善,計算機基礎應用逐步成為高職院校學生必備的技能。在高職院校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明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扎實學生的技術知識,使學生與時俱進,為現代社會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在新課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應該進一步創新和完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既要強化學生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政品德。文章就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新課思致理念: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

在傳統教育中,不論是普通高校還是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都是通過專門的思政課程來完成,有專門的教師負責思政課教學[1]。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日臻完善,互聯網對學生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強,在全球化思潮的影響下,學生的觀念、思想、價值觀受到不同文化的沖擊,進而為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難度也隨之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思政教育就不能僅僅依靠單一的課程來完成,應該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更多思政教育的內容,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育的過程中滲透更多思政教育的內容,使學生不僅掌握專業的技術,還具備優秀的思想素質。

1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1.1課程設置不當

從目前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來看,其不僅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且理論和實踐相互分離。在課程目標方面,不論是知識、能力還是素質,這三項目標都不明確,甚至存在課程設置盲目隨意的情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內容教學內容較多,課堂教學比較抽象和枯燥[2]。雖然一些教師也會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但通常會在教學結束后再進行實踐操作練習,導致理論和實踐相互分離,學生并不能通過實踐理解知識,也無法通過理論知識來強化實踐。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中比較被動,缺少主動意識,課堂效率較差。另一方面,教師普遍安排學生在機房中操作練習,以基礎操作教學為主,與理論知識的結合不夠緊密。此外,課程內容比較單一片面,缺少跨文化、跨專業意識,對行業發展、時事熱點、國際趨勢等缺少重視,不利于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

1.2師生認識不足

教師普遍存在教學方面單一、教師水平不足等問題。教師沒有做好思政教育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之間的融合,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進行教學方法的更新和改進。不僅如此,現代技術日新月異,教師如果單純依靠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教學,會逐漸脫離時代的步伐,且由于教師對思政教育缺少重視,所以學生價值觀念、思想觀念的引導不足,學生缺少相應的職業素養,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在學生方面,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不夠重視,缺少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也缺少判斷能力,經常會被各類信息影響或誤導。不僅如此,高職院校的學生以專業學習為主,文化基礎比較薄弱,且受到學生原本受教環境、水平、區域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基礎水平存在差異,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而導致學生之間出現較大的差距。這種情況不僅會影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效率,也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高尚的職業素養。

2課程思政理念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措施

2.1以課程思政為基礎,做好課程頂層設計

在課程思政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積極進行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為此,首先要做好課程頂層設計。一方面,要詳細劃分課程改革的目標,明確教育指導方案,并將其全面落實到實踐教學。教師應該構建以基礎知識、實踐操作為主,以思政教育為輔的課程教學體系,增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建設,從實際應用要求出發,合理安排課程時間、課程內容等,實現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相互結合[3]。例如,在Word應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的同時,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講述的內容在計算機上進行相應的操作,通過實踐操作來驗證理論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教學效率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構建一個雙融合教學體系。要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的語境之中,合理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積極探索二者共同發展的模式和道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顯性功能,增強思政教育的親和性、針對性,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例如,教師在計算機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信息技術,避兔網絡不良信息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2.2豐富教學資源,增加計算機基礎的內涵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和創新工作。要從課堂教學入手,將強課程思政理念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在教學目標方面,要樹立素質本位的教學目標,注重跨文化、跨專業和熱點新聞、行業發展等內容的加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信息搜索、能力評估等教學內容[4]。此外,教師還要積極進行課堂提問,多選擇開放式的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教育教學的方式更加多樣化,教師不僅可以在教室中、機房中進行進行教學,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同時也可以在這些渠道中獲取更多信息內容,使學生對時事政治、行業發展、技術更新、熱點新聞等有更多的了解。例如,教師可以創建專門的網絡社區平臺,通過網絡查詢、資源共享等方式來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多新知識、新技術,同時強化學生的判斷能力,使學生正確看待各種文化信息,并且合理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而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或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呵。不僅如此,網絡教學、資源共享等方式也可以打破時間、空間對教學工作的限制。

結束語

在現代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堅持課程思政的理念,將思政教育與各科教學融合,在培養學生計算機技術、能力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齊建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絲路視野,2017(21):28-28.

[2]年振紅.高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9(2):70-77.

[3]李博.高職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改革探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14): 73-74.

[4]嚴慈敏.民辦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數碼世界,2017(4):141.

猜你喜歡
計算機應用基礎高職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掌握學情,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效率
《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設計與制作實踐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任務驅動和專題式相結合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貴州高職院校招考錄取將與高考相對分開
對學生專業社團在高職院校如何定位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