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鏡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的診斷價值研究

2021-10-23 05:22楊麗娜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10期
關鍵詞:臨床特征

楊麗娜

摘? 要:目的? 探討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胃鏡診斷與臨床特征。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東豐縣中醫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確診前所有患者均擬行胃鏡檢查,分析胃鏡檢查診斷及臨床特征。結果 胃鏡檢查最終確診57例,與病理檢查符合率為95.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60例胃癌患者中,胃鏡下多表現為充血水腫、黏膜色澤變化、糜爛、萎縮,皺襞粗大、消失、糾集及中斷,胃鏡下形狀不規則潰瘍。結論? 胃鏡用于中晚期胃癌患者,能獲得與病理較高的符合率,有利于提高后期治療效果,避免誤診,能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和參考,希望能夠為臨床提供借鑒參考意義。

關鍵詞:中晚期胃腫瘤;胃鏡診斷;手術診斷;臨床特征

中圖分類號:R735.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0155-02

隨著生活質量的發展,生活習慣以及飲食影響人們生活健康,該種因素影響會導致胃癌發生率升高,為了降低胃癌對患者的影響,需要對患者進行臨床診斷?;加性擃惏Y狀的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以及食欲不振等不良臨床癥狀[1-2]。在治療時出現消化道類疾病的患者需要立即進行臨床診斷,在臨床診斷中通常使用手術診斷方式,但該類方法的漏診率較高。因此,目前臨床使用胃鏡進行診斷,可提高診斷效果。但是,探討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胃鏡診斷與臨床特征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以采用患有中晚期胃癌的患者作為對象,探討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胃鏡診斷與臨床特征的療效觀察,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東豐縣中醫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颊咧?,男34例,女26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51.56±3.18)歲;住院時間4~22 d,平均住院時間(11.26±3.28)d;臨床癥狀:腹痛12例,消化道出血15例,食欲不振16例,貧血17例。本研究均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署同意書。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治療患者必須符合中晚期胃癌的診斷標準[3];癌變組織發生遠處轉移;臨床診斷前未進行化療處理[3]。

排除標準:患者存在精神以及認知障礙;具有合并心肺腎等癥狀;患有其他惡性腫瘤;中途退出治療的患者;患者具有凝血障礙[4]。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確診前所有患者均擬行胃鏡檢查,分析胃鏡檢查診斷及臨床特征,具體方法如下:(1)病理檢查。病理檢查時以手術取材為主,并將獲得的病灶組織使用40 g/L的多聚甲醛對標本進行有效固定。同時采用石蠟進行切片,制成切片后使用伊紅進行染色,然后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對病變組織的大小,形狀進行記錄。診斷為胃癌的患者需要進行相關病理檢查,發現致病原因,制定后期手術治療方案,再進行手術診斷時效,對患者的自身病理情況進行了解,針對不同病變部位進行分析運用,做出有效評估。(2)胃鏡檢查。在診斷前進行空腹處理12 h,檢查前30 min進行口服西甲硅油(生產企業:四川健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302)以及0.9%氯化鈉溶液的混合溶液。同時,在臨近檢查前口服鹽酸達克羅寧(生產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海慈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452)之后進行胃鏡檢查,在內鏡下重點觀察病變組織部位以及腫瘤的相關直徑大小與形態。觀察后需要采集病變組織標本送檢并且對觀察到的病變組織部位以及腫瘤相關數據進行有效記錄,臨床確診為胃癌的患者需要進行相關外科手術治療或剝離手術。

1.4? 觀察指標

(1)符合率。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記錄胃鏡檢查與病理檢查管狀腺癌、黏液腺癌、乳頭狀腺癌以及印戒細胞癌診斷符合率[5]。(2)病理特點。記錄早期胃癌患者在胃鏡下的病例特點。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胃鏡檢查在胃癌患者中檢出率的比較

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前患者均擬行胃鏡檢查,結果表明:胃鏡檢查最終確診57例,與病理檢查符合率為95.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胃鏡檢查在胃癌患者中的病理特點

60例胃癌患者中,胃鏡下多表現為充血水腫、黏膜色澤變化、糜爛、萎縮,皺襞粗大、消失、糾集及中斷,胃鏡下形狀不規則潰瘍。見圖1。

圖1 胃癌患者胃鏡檢查圖像

3? 討論

由于胃癌發病早期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需要進行臨床切除手術,術后病死率較高,該類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6]。胃癌屬于臨床腫瘤常見疾病,發病率較高,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對胃癌患者進行診斷處理,提高后期治療效果。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胃鏡技術的發展,臨床胃癌的診斷準確度不斷提高,但患者在臨床過程中會出現胃潰瘍等臨床病發疾病,影響胃癌的診斷效果。胃鏡檢查能夠采用高新技術支持提供清晰數據圖像,方便醫護人員進行有效分析,同時能夠清楚地觀察到患者的病變組織部位以及表面血管分布情況,提高檢出效率[7-8]。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組織檢查,確診前患者均擬行胃鏡檢查,結果表明:胃鏡檢查最終確診57例,與病理檢查符合率為95.00%(P>0.05);60例胃癌患者中,胃鏡下多表現為充血水腫、黏膜色澤變化、糜爛、萎縮,皺襞粗大、消失、糾集及中斷,胃鏡下形狀不規則潰瘍。說明臨床使用胃鏡進行診斷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胃癌確診率。臨床治療中,胃癌患者主要是體內上皮腫瘤病變產生癌變,隨著癌癥發展,會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常使用制酸劑,該類物質屬于抑制劑能夠導致臨床診斷過程中漏診率較高,因此患者在臨床出現消化道癥狀時,需要實施胃鏡診斷措施。

綜上所述,胃鏡用于中晚期胃癌患者中能獲得與病理較高的符合率,提高后期治療效果,避免誤診,能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包輝,曲利明,楊凱,等.胃鏡活檢病理應用于胃癌臨床診斷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7):66-68.

[2]馬鈺,劉屹,普彥淞,等.P504S、Ki-67對老年胃癌的早期診斷價值及與幽門螺旋桿菌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腫瘤醫學,2020,28(19):3382-3386.

[3]黃歡歡.早期胃癌的胃鏡活檢病理檢查結果及臨床病理特點[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8):59-60.

[4]黃文峰,林燕華,鐘選芳,等.窄帶成像放大胃鏡聯合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9,35(1):9-10.

[5]王志華,王靜,寇立華.右美托咪定聯合舒芬太尼在胃癌患者無痛超聲胃鏡檢查中的應用及對患者循環系統的影響[J].徐州醫科大學學報,2020,40(7):528-531.

[6]洪靜,馮珍,程中華,等.普通白光胃鏡與放大胃鏡結合窄帶成像技術在萎縮性胃炎和早期胃癌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11):1189-1192.

[7]白榮慶,徐永輝.放大胃鏡聯合窄帶成像技術在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15):216-219.

[8]Link A, Kupcinskas J. MicroRNAs as non-invasive diagnostic biomarkers for gastric cancer:Current insigh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World J Gastroenterology,2018,24(30):3313-3329.

猜你喜歡
臨床特征
結直腸癌腦轉移的臨床特征及其治療
縱隔大B淋巴瘤22例臨床分析
蕁麻疹患者臨床特征與護理干預探析
重癥肺炎臨床特征與治療護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細胞與慢性鼻—鼻竇炎合并鼻息肉的臨床特征的關系
基層醫院門診52例干眼的臨床分析
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合并良性驚厥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
輕度聽力障礙嬰幼兒臨床特征及早期治療
胺碘酮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療效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臨床特征及治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