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一:怎樣理解教育法的法典化

2021-10-25 08:12
民主與法制 2021年47期
關鍵詞:法典教育法行政法

周洪宇:教育法典應具備體系性、邏輯嚴縝性、內容完備性,并由立法機關編纂

就各國的教育立法實踐而言,不論是較為開放、松散的教育法律體系,匯編型教育法典,還是嚴縝的體系型教育法典,在編纂的過程中均表現出一定的共性。

第一,教育法典的編纂并不以固化、完滿為追求,相反,教育法典創造的體系始終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靈活性,并以教育法典確立的價值追求和基本原則為不同時期的現實需求與客觀情況提供創制、修改、解釋、廢除法律規范、法律規則的指引。

第二,匯編型、體系型教育法典的編纂均有消除明顯邏輯沖突的追求,并均以一定邏輯結構進行編排,如以不同階段的教育、不同教育主體、受教育者、經費保障等,作為分編或單行法劃分的標準。

第三,匯編型、體系型法典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法典化、再法典化、聯邦化立法的沖擊。特別立法、地方立法的存在使得微觀的、碎片化的特別法律制度實現著與法典不同的法律價值,并更好地應對差異性、異質性的現實。

第四,教育法典一般均以教育活動產生的民事、行政關系作為其調整的基本法律關系??疾烊毡尽督逃痉ā?、美國教育法典和《俄羅斯聯邦教育法》均可發現,其規范的主要內容大多以參與教育活動主體的設立與運營(資格、人員、財產、經費保障、內部規章等)、權利、義務、行為、責任等為內容。

第五,教育法典的編纂均由各國的立法機關主導完成,即使是美國教育法典的匯編也是由美國聯邦眾議院的下屬機構編纂完成。由學者或行政部門主導完成的教育法律體系的整理或匯編可以被視為教育法法典化的過程,但其本身不應被視為教育法典的編纂。

湛中樂:教育法典是行政法典分則的組成部分

教育法調整方法的特殊性表現為多元性,即“從單一的教育行政調整方法逐步擴展為包含教育民事法律調整方法、教育刑事法律調整方法、教育國際法律調整方法等多種方法并存”。既然教育法同時利用行政法的方法、民法的方法、刑法的方法、國際法的方法調整教育關系,那么教育法律規范可以根據其調整方法分別歸入行政法、民法、刑法或國際法。換言之,教育法并不足以成為一個與民法、行政法、刑法并列的法律部門。

總之,從主要規范的角度來看,教育法隸屬于行政法?;蛘哒f,教育法是行政法的子部門。從次要規范的角度來看,教育法中的一些次要規范與民法、刑法中的次要規范重合。由于教育法僅創設行政法律責任,并不創設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所以,次要規范的重合并不能成為教育法包含民法規范和刑法規范的理由。既然教育法隸屬于行政法,那么教育法典就是行政法典的分則的組成部分。這對編纂教育法典的啟示意義在于,教育法典無須規定行政法總則的內容,只須針對教育領域的特殊情況作出規定即可。

王敬波:教育法典需要固化教育改革成果,編纂時借鑒民法典的經驗,并與行政法通則相協調

教育法典需要固化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成果。例如2017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教政法〔2017〕7號),針對高校學科專業、人員編制、進人用人、職稱評審、薪酬分配、經費使用、內部治理、監管服務等方面改革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將多項權力下放到地方政府和高校。再如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經過5至10年努力,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水平明顯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更加完善,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更加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辦法更加多元,社會選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學。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教育領域進行了多項改革并取得重要成效,例如近年來,隨著教育領域簡政放權,高等學校在專業人員職稱評審、薪酬分配、內部治理等方面,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自主權。這些改革成果需要通過教育法典固化。同時教育領域還有些改革仍在路上,例如學校的編制管理是國家事權、教育事權還是學校的內部事務,目前理論上并不清晰,實踐中很多高校的編制限制已經很難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因此,教育法典既要及時固化教育改革的成果,同時需要給未來的改革預留空間,并發揮法治對改革的引領作用。

教育法典可以學習民法典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系。民法典當中有一些規則和教育法典密切相關,例如民法典第1009條規定: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上述內容直接涉及教育法典對于科學研究原則的規定。再如,民法典第1010條規定了性騷擾的認定標準以及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在教育法典制定中,需要考慮是否對學校設定相關義務以及如何規定等問題。教育法典既要尊重民法典的規定,但是在涉及學校義務等相關問題上又不能局限于民法典的規定,對很多具有普遍性的、一般性的教育規律和法律原則,要實現一個貫通式的統領。

行政法典很難一蹴而就,目前學界的努力是制定一部行政法通則,教育法典在制定中需要提前考慮和行政法通則之間的協調。例如行政法通則會將行政的基本原則、行政主體、行政職權、行政行為、行政程序等基本內容納入,教育法典對行政法的一般原則可以將其具體化為教育領域的特殊原則進行規定。

程雁雷: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法典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基本建成了涵蓋內容較為全面、層次較為分明、分工較為科學的立體式教育法律體系;基本做到了教育行政執法有法可依;基本形成了對受教育權保護的司法共識和多元化的教育糾紛解決機制;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學的基本范疇、學科理論體系和開放的學術話語體系,為教育法典的編纂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教育法典不是從無到有制定一部全新的法典,而是立足于中國教育法治建設已經取得的重大進展上,對現行教育法律體系進行提煉、整合和補充,鞏固教育執法和司法的實踐成果。

我國的教育法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典,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思想,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確認和保障受教育權為根本目的,兼顧公民受教育權和國家教育權之間的平衡,實現教育均衡化和個性化的目標。

教育法典的制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漸次推進、逐步深入實現法典化的過程。一方面,在立法技術上,借鑒教育發達國家的立法技術,結合我國當前教育發展現狀和需求,總結民法典的成功經驗,采取兩步走策略,先制定教育法典總則編,再逐步完善教育法典分則編。另一方面,在教育法法典化的過程中,需要對教育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全面總結、深入研究,以法治手段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最終制定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法典。

馬雷軍:把握教育法典和教育法法典化這兩個關鍵概念

解釋教育法法典化的內涵,要以教育法典的內涵分析為前提。針對教育法典的內涵分析,應當把握以下因素:首先,教育法典的法律性。教育法典屬于國家層面的立法,其應當符合國家法律的有關特征,即其必須是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出臺的。其次,教育法典的全面性。教育法典不同于單行的教育法律的典型特征,在于教育法典不僅僅是針對教育領域某一個教育層級、某一個教育主體、某一個教育方面制定的法律,而是針對教育領域的所有的法律關系制定的一部較為系統、全面的法律。第三,教育法典的全新性。教育法典不僅僅是以往已經出臺的教育法律的簡單組合,而是將原有教育法律進行修改、補充、清理后,按照一定的邏輯體系進行重新整合的法律?;谏鲜稣撟C,“教育法典”(Education Code)是指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的立法理念、立法方法和立法程序,將現有教育領域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修改、補充、清理后整合成的一部全新的、系統化的規范性教育法律文件。

教育法法典化的內涵界定也應把握以下幾點。第一,教育法法典化的目的,是要編纂出一部具有全面性、系統性和權威性的現代化的、精煉化的教育法典。第二,教育法法典化的形式,是按照一定的價值理念和體例結構編纂教育法典的活動。第三,教育法法典化的核心,是教育法典的抽象化與系統化。綜上,教育法法典化(Codification of Education Law)是享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以編纂或者制定教育法典為直接目的的立法活動或立法過程。換言之,教育法法典化是將我國現行的所有教育立法進行重新整合、修改和補充,合并為一部系統性的調整教育領域法律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教育法典》的立法活動。

從教育法典與教育法法典化兩個概念可以看出,教育法典是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教育法法典化則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教育法典是教育法法典化的目標和結果。也就是說,教育法法典化的動因是為了追求教育法典的出現,而教育法典的出現也正是教育法法典化的結果。同時,教育法法典化也是實現教育法典的方法和途徑,即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采用什么樣的模式、經過什么樣的程序產生教育法典。

猜你喜歡
法典教育法行政法
論作為判例法典的《春秋》*——以復仇為例
行政法上之不利類推禁止*——以一起登記收費案為例
激勵教育法在農村學校教學工作中的應用
行政法上的雙重尊重
《行政法論叢》稿約
巴西行政法500年
西夏法典的演變及緣由綜論
《漢穆拉比法典》是真正的法典嗎?
美國:FDA發布最新版《食品法典》
《職業教育法》重要問題修訂意見的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