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2021-11-02 02:07劉聰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1年38期
關鍵詞:校企合作

劉聰

摘要:校企合作是當代民辦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新模式。藝術專業社會招聘中希望畢業生不再僅僅是求職者,而應具有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這就標志著高校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度變革。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將從教育觀、人才觀和教學觀一起出發進行教育,促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解決藝術類畢業生就業難的現象。

關鍵詞:校企合作;藝術設計;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藝術設計專業也需要與時俱進跟上社會發展需求;引入校企合作,讓社會中新的藝術設計發展技能、技術得以在校內宣講,讓學生了解發展中的藝術設計除理論知識的學習外還有很多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中,應從全面發展的視角解決藝術生就業問題。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是年輕且具有活力的,在實習實訓基地中需要進一步弘揚就業理念、弘揚創新創業精神,讓學校送出去的大學生能夠具有就業技能與學術研究能力,成為社會需要的人。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闡述。

一、建立實習實訓基地

藝術設計專業發展在21世紀以后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視覺革命,新媒體設計成為當代藝術設計的主流,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面臨著傳統的繼承與創新的設計發展。從課程設置上來看,藝術設計專業學科建設中忽視行業發展與藝術設計市場導向。從教學方法上看,仍在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即以理論講解和模式化訓練進行教學,阻斷了學科與外界用人需求的聯系。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往往偏重理論知識學習而忽視了實踐與設計能力的輸出與應用,設計出的作品缺少商業屬性?;诖?,建立實習實訓基地,讓企業走進校園并把企業中的相關藝術設計項目引入課堂,從理論知識講解轉向項目操作實踐。學生接觸真實設計案例中的設計要求及客戶意見,并在企業老師講解與指導下進行設計的思考,找到設計定位及品牌賣點,之后進行創意設計并逐步完善,最終將學生做完的設計稿件回傳給企業,通過客戶定稿率來評定學生最終項目完成的情況,達到產、學、做、用一體化。

目前,民辦高校教育領域校企合作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例如,大學和企業的目標是不同的,這使得合作和共同建設變得困難;企業往往追求利潤最大化,即使雙方都制定了詳細的校企合作方案,最終企業考慮到投入和產出后才能滿足校方合作計劃?,F有社會企業參與校方建立的實習實訓基地,具有長遠的利益性與社會價值,高校與企業合作不應只想讓企業為其投入,而應更多地體現在教學的細則上,具體表現在:

1.校企合作是互贏互利的雙贏項目,民辦院校能夠通過校企合作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擺脫招生困難的局面、提升綜合的辦學能力。企業通過校企合作獲得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2.校企合作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素養及能力、培養勤勉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善于交際,有能力做事,為未來的實習創造堅實的心理基礎和實踐基礎。

3.校企合作能夠豐富課程內容、輔助教學改革;利于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教師通過企業實踐項目的引入帶領學生一起設計,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理解理論中的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通過企業中項目的更新帶動專業設計知識,在學習設計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經驗;科學地把握設計市場中人才需求,提高藝術類專業學生市場適應能力。

總之,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可以幫助學校提升實踐教學,校企的應用項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在基地進行培訓中可以從學生的設計里吸收更多的創意點和新鮮的藝術創新思想,服務于目標客戶,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多方面思路的藝術設計稿。

二、以功能為導向建立實習實訓基地

藝術專業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可以將自己的設計思維、藝術表現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設計出具有美術藝術性和賦予精神性的藝術作品,在實習實訓基地進行研發到生產,能夠讓學生得到設計上的滿足感,增添就業信心。

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教育目標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就業意識、就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有就業思想、就業能力,在社會競爭中擁有一定的優勢,具體如下:

(一)教學實訓功能

藝術設計這門學科中實訓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檢驗藝術類學生知識輸出的過程,具體體現在理論與實踐的設計操作上;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培養是一點點磨煉出來的,在講授完理論課程后要帶領學生進入實訓環節,通過實訓流程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學習訓練提高設計能力與設計水平,這其中就不能缺少企業的真實項目的加入。

(二)設計職業能力培訓功能

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需要適應的過程,包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轉變;在校期間為學生做好步入社會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這其中可以通過企業中的設計師親身講授自己的工作經歷來引導學生不怕困難,勇于面對人生中的轉折,認識社會、了解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通過去企業實踐來進行心理上的過渡,使學生具有進入職場中的信心。

(三)企業獲得項目資源功能

企業通過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將公司設計任務交給學校,通過學校老師、企業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設計任務,獲得多種設計上的創新想法,滿足客戶多變的設計欲望,增強企業的設計成稿率,達到企業的效率增長。

把實習實訓建設成為教學、研究、生產相結合的產業一體化功能,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搭建面向企業、面向社會多方面征集實踐實訓項目的平臺,形成教學、項目研究、設計產出相結合的藝術設計一條龍式服務項目。利用多種平臺進行宣傳,擴大校內知名度,能夠更好更快的加速校企合作的發展進程,只有好的企業、好的項目進入學校才能實現教學、研究、生產輸出一條龍服務模式。

三、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策略的創新性

(一) 建立校企合作實踐培訓設計工作室

育人為本原則:校企合作工作室的建立可以提高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培養符合設計行業需求的社會應用型人才,實現校企之間的人才無縫對接。

實事求是原則:校企合作對于系內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在交流與合作中應循序漸進、開拓創新,策劃出最具雙方需求、敢于探索創新的最佳效益合作模式。

服務性原則:校企實踐實訓建設應本著服務于學生、服從設計行業需要的服務性原則,以此為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礎。

可持續發展原則:全方面考察合作企業,探索多種合作模式,建立長期合作機制,不局限于單個企業、單個行業之間。從資金、設備、教育資源、人才資源等方面吸引各方面的企業支持和參與,不斷開發新的實踐項目,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

(二)建立校企合作中學生階段性頂崗實習

在學生學完專業課程后,采用到專業對口的設計公司直接參與設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完成設計任務、掌握與客戶交流技能、獲得認識感,養成正確的職業勞動態度。

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就業信息、就業職位。不同設計工作之間側重點不同,學生可以重點學習,提升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競爭力和綜合素質,為在設計中的長足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促進和利用實踐教學、研究和生產基地

(一)理念先導

注重實習實訓基地課堂教學,將課堂分為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并將兩者相融合;實習、實訓與素質教育相融合,努力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與創新精神,通過社會用人需求進行逐步引導。

(二)實踐加強

在實習實訓基地以實戰項目為中心,強化技能訓練,搭建各類多樣形式的實習平臺,構建完善的實習就業服務體系,通過在實習實訓基地開展的各項藝術設計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工作實踐能力。

(三)平臺搭建

借助于新媒體平臺,搜集實踐項目,開展實踐教育、實踐實訓與項目孵化,將學生的設計成果轉化成為商品,促進教育成果的產業化省級。

(四)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根據各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在每學期結束時,計劃派遣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練習和進一步培訓;鼓勵教師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各類資格或技術等級證書,使雙師型教師比例達進一步提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有豐富實戰工作經驗的廣告類設計及策劃人員從事實踐教學工作,形成數量穩定、動態調整的兼職教師庫。

五、實習實訓基地中的教育服務機制

實習實訓基地的落實受社會和校園環境的共同影響,雖然教育部門、國家提倡鼓勵藝術設計學生實踐、實訓,但總體上沒有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與支持。因此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發揮全社會支持理解作用,培養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更新學生參與實習、實訓的積極性,在校注重知識構建的能力培養。定期舉辦社會行業交流活動弄個,如藝術論壇、藝術設計沙龍、藝術比賽等。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逐步引導學生走向社會進行實戰磨煉。

(一)服務平臺建立

教育部門、學校提供必要的支持與服務。開展與藝術設計行業的各項共建活動,做好服務工作,使學生通過資源的建立拓寬自己的眼界。

(二)激勵平臺的搭建

藝術設計專業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應對教師和學生進行雙向激勵,對于參加比賽、研究項目和各項活動的完成給予精神支持、物質支持。設立專項資金,配備導師指導,形成實習實訓基地的時效性,對教師給予相應的工作量計算與報酬,激發專業教師參與指導學生的熱情。

(三)合理運用“項目導師制”

學生在實習實訓基地主要項目來源是企業項目,企業的設計任務落實應發揮教師在項目中的主導作用,通過項目實踐進行“師徒傳授”并賦予項目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具有獨立思考、敢于冒險的設計精神,能夠對自己的設計進行自我評判與認知,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實習實訓基地中對于完成項目任務的學生進行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并重。除此外根據項目的難易程度可給予一定的學分或加分,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獎懲機制優化藝術專業課程,激發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狀態,建立課上、課下雙管教育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學??梢约逼髽I所急,為其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做好企業人才梯隊的搭建,或者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調整學校的運作方式和專業結構,以發展社會所需的人才,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學生的就業率。

綜上所述“校企合作”是一個重要的模式改革,各高校都應設立實習實訓基地,對藝術設計領域按照市場機制和經濟發展需要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學校和企業要開展互利的校企合作,促進校企合作順利開展,確保校企合作健康、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洪玲,邱玉蕊, 杜佳麟.校企合作視角下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9).

[2]石麗君.校企合作視角下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初探[J].時代教育,2018(10).

[3]李東慶,白新元.校企合作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型實訓基地的建設策略[J].數碼設計,2017(6).

省級項目 課題項目編號SJGY20180174

課題名稱:《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引進項目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猜你喜歡
校企合作
在新形勢下創新汽車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中職“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訂單班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深度融合機制探索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