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合作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培養作用

2021-11-03 21:52孟慧君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家校合作作用

孟慧君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是養成教育的黃金階段,小學生處于剛開始成長的階段,無論是三觀還是行為習慣都處在認知狀態之中,這時由學校與家庭共同構筑的教育體系來進行養成教育,既可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又可以充分發揮其潛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與鍛煉。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與創新,學校更加注重到更科學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而家庭教育能填充學校教育的空檔期,并給予學生充足的關懷與信任,促使學生得到更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生養成教育;作用

新時代的學校教育包含了家庭中家長的參與,促使其與教師共同構建而成的體系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小學生養成教育能夠激發其潛能,培養其健康且正確三觀及行為習慣,教育與家庭承擔著社會環境下培養新生代力量的責任,決定了國家未來的發展,也關系著學生自身的未來。故而家校合作下對小學生養成教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家校合作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培養作用

家校合作這一模式在小學養成教育之中有著重要作用,大部分學生都覺得養成教育只是思想品德教育,這促使學生的刻板印象導致學生對養成教育形成抵觸心理。通過家校合作模式,學生在互動與交流之中自身日常行為存在一些問題,并在家長與教師的指導之下進行整改,進而提升自身組織,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家長或學校教師、同學來獲取現今的思想與經驗,促使自身認知到更好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進而補充進三觀之中,以提高自身道德等方面的素養,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1]。

通經過家校合作模式,減低學生的抵觸心理,促使教學管理者與班主任能夠提高養成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指導效率,在此之中能夠對學生進行集中式指導,大大地提高了養成教育效果,學生能在集體學習中發現日常行為中的問題,進而相互促進改正,而教育管理者與班主任也能發現學生的共性問題,促使養成教育得到完善與創新。

在家校合作之下的小學生養成教育不僅能夠高效完成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還能提高其核心素養,并鍛煉學生的交流與互動能力,從而讓學生獲得全面的鍛煉與發展,達成綜合教育目標。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這樣的一體化教育,給了學生最好的成長環境。另外家校合作下的小學生養成教育還能促使學生家長與教師形成緊密地聯系,家長得以吸收消化學校及教師的先進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雙方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能力培養,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生養成教育策略

(一)幫助家長認知家庭教育

家長在家庭中對待孩子多以不管、體罰、溺愛等方式為主,部分家長并未意識到自身行為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同時缺乏教育的正確方法,對孩子的養成多以生硬或順其自然或交給學校的方式為主。其原因除卻自身認知和素質問題,還有因忙于工作,不得不對孩子疏于照顧與教育。對此,應當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的黃金培養時期應當協助學校與教師,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三觀與道德標準,使學生能夠因此受益終身。要讓家長意識到在家庭中為孩子樹立健康且良好的形象,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并基于人本理念激勵和引出學生的積極性,懂得善惡、真假、對錯的道理,形成自主學習、家務等好習慣,能夠關心、尊重父母,并在學習方面形成專注力。

(二)開設家長學習班

當前各行業、各領域都有著培訓方法,唯獨如何做好父母這一內容并未形成規模性培訓,缺乏機制、內容與相關機構。筆者認為家長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與其父母而言極為重要,孩子在好的家庭教育中能受益一生,在壞的家庭教育會受到一生影響。所以學校與教師應當幫助父母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在組織的家長學習班之中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進而能夠在家庭之中協助教師完成對學生的養成教育,促進家庭教育整體的教育成果[2]。

(三)新媒體平臺

在信息化時代中,新媒體提高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與便捷度,學??梢蚤_設包含不同年級的微信公眾號來進行隨時更新最新動態以及相關信息,促使家長能隨時進行閱覽與認識,而教師也可以開設微信或qq群通過發布公告或群內發送消息的方式及時與家長進行互動或傳遞消息,進而達到時效性的聯系,促使雙方能夠共同維護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生養成教育體系,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

(四)階段性家長會

家長會是傳統教育中最普遍的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聯系渠道,一般學生出現重大問題或學習成績問題,教師才會通知家長面談,并在家長會中以學生學習進展為主。但在當前教育形勢之下,學校與教師更為注重學生的素質問題,所以應當利用好家長會這一正式交通溝通渠道,通過在學期中不同階段開展家長會的形式,促使家長能夠對學生的表現形成完整、清晰、體系化的認知,并聽取教師最新的教育動態與進展,而教師也能在之中與家長打好小學生養成教育的配合戰,從而促進小學生養成教育的高質量開展。

(五)重視家訪

一般家訪只在極為重要或必要的情況下才會進行,但家訪是次于家長會的半正式會面場合,在這一環境之下,家長與教師能夠以平等、真誠且一對一的方式來與家長圍繞孩子的養成教育進行交流與溝通,從而幫助家長理清教育脈絡,更好地與孩子相處,并做好引導與培養,促使學生能在更為輕松、積極的環境之中獲得各項素質的培養[3]。

(六)家長開放日

學校和教師應當重視家長對學校及班級的了解,通過定期把學校開放給學生家長,讓家長能夠走進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之中,參觀瀏覽班級、圖書館、校園等場地,并在之中可以觀察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進而加強其家校合作決心。除此之外還可以舉辦多種活動,如演講、文體等,促使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之地中,發現孩子潛力,消除與學生之間的隔閡,促進親子關系,構建和睦的家庭氛圍。

結束語

家校合作對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培養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能夠構建出完整的養成教育體系,促使學生無論在家或是學校都能得到舒適的成長環境,在之中獲得良好的培養,進而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華少年。

參考文獻

[1]謝春燕,朱成蕓.淺談信息化時代家校合作對中小學生的影響與作用[J].教育觀察(上旬),2019,8(7):127-127.

[2]梁翠娥.淺談教育情景與家校聯合對小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5):192-193.

[3]郭艷飛.淺談德育全程化育人之家校合作促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J].文淵(中學版),2019,(2):25-25.

猜你喜歡
家校合作作用
基于城鄉結合部小學家校合作問題的調查研究
關于深化心理危機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議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大學生心理危機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討
家長參與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的外化問題行為的影響機制分析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試談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家校合作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