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老年人風險感知與行為決策研究評述

2021-11-03 06:04陳河燕謝薇
醫學前沿 2021年15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危險決策

陳河燕 謝薇

摘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公眾對危險的認識和自我保護措施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公眾對不確定性事件的正常反應。過度的危險認識會導致公眾過度的采取自我保護措施。較低的風險感知會降低或忽視突發事件的危害性(或換種表述),進而影響公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及相應行為。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是繼1918年以來西班牙大流感以來的最嚴重的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此,讓老年人正確提高風險感知以及行為決策對于提高防疫效果非常重要。根根據最近的研究,疫情的相關信息及其普及過程與相關的風險責任的歸因等各方面因素都會對公共對于風險的感知度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對于疫情風險的感知以及關于個人特性、信息通信和政府措施會影響公眾的保護措施的采取和實施。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應以分析問題和需求方向為中心,確定和分析公眾利益認識和保護措施決定的影響因素和動態發展模式,提出改善維護公眾共保護措施政策的方案。本文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老年人風險感知與行為決策研究評述為論述主題,從而就該主題展開相關論述。

關鍵字:公共衛生事件;老年人;風險感知

引言

2019年12月以來,型冠肺炎突然爆發并迅速席卷全國,引起國際社會關注。重癥高危人群在傳染病普及初期并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隨著政府措施和媒體報道的增多,老年人對該病的認識逐漸提高[1]。因此,本研究在相關分析和多重分析的基礎上,對老年人在“新冠”肺炎危險傳播過程中出現的行為和危險進行相應研究。在此次抗疫的過程當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媒體的使用和家庭環境因素對“新冠”肺炎的危險傳播起到了核心作用,而對自身健康的貢獻卻非常小。其中新媒體在傳染病情況的風險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老年人風險感知及行為決策

公眾在日常生活工作當中需要進行個人管理、業務選擇、商業投資、國家咨詢等事務需要做出相應的決策指令。只有在正確的決策之下才可以促進個人的發展。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64億,占總人口的18.7%?,F階段我國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從而導致相關決定權就會逐步傾向老齡化。有關數據表面未來人類的平均壽命將會延長,00后出生的人類將會普遍存在百歲老人。從而導致老年人的退休年齡意味著增加,所以他們的決策判斷會越來越重要。除此之外,把老人受騙現象越發嚴重,極大程度是那個促使了人們對于老年人風險感知力的重視度,人們在決定過程中基于利益的最大化原則證明了決定的客觀性。

“新冠”的肺炎疫病極其危險,感染風險也很高,高齡和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容易患傳染病。但是,在傳染病擴散的初期,中國的中年和老年人的相當一部分不知道傳染病的危險性,也沒有相關的熱點的話題爆出。疫情時期口罩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CCTV新聞網提示正確的口罩佩戴方法。普通人也站出來,引領口罩潮流。而性格較為固執的老年人成為了帶口罩關注者,對于風險感知能力較低,認為此次新冠肺炎沒什么大不了。因而在傳染病的危險轉移過程中,老年人態度和行為的變化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極大關注。

老年人的行為決策特征差異很大,其中包括消費者信息調查數量減少、風險厭惡傾向以及對醫療過程影響的敏感性降低。老年人相對來說重要決策和常規決策都有經驗優勢。相對來說老年人比年輕人的行為決策能力更強更好,老年人的決策效率主要受個體知識、情緒和任務特征的交互作用影響。未來的研究不僅應繼續探索老年人決策者的成就和影響因素,還應深入解決多個領域決策挑戰的質量和政策爭論。如主題特征、決策策略、跨文化和認知結構。

二、風險感知力

“風險感知”是根據人們具體的風險活動和自身的直覺判斷和主觀感受來評估人們的風險概率,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公眾的主觀性,因此他們往往因其主觀性的風險特征和風險而偏離事件的實際客觀風險,一個是事件本身的實際和可量化的風險,另一個則是基于公眾的心理知識。"我能做到、我能行"等心里暗示、從而感知風險,救援風險。

事件與其實際風險之間并沒有明確的關系,差異是由于風險溝通、媒體報道和決策過程中感知風險的增強或減弱。在“新冠肺炎”等急性傳播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中老年人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感知風險遠低于實際風險,即風險感知降低。

在了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險性的過程中,媒體報道和應對措施,尤其是新媒體,發揮著重要作用。以2009年甲型H1N1流感為例,該事件被媒體向公眾報道。從中可以看出媒體積極報道有助于正確認識社會。

在對老年人進行宣傳的過程當中可通過對健康認知與媒體接觸關系的分析,得出人類健康風險的有效性和風險評估與其他媒體的接觸和信任顯著相關。從而提高對電視和醫療頻道的信心,深化對個人健康風險的有效性。調查顯示,手機等移動媒體的覆蓋率將遠遠大于傳統媒體,微信的普及程度是公眾感知風險的重要手段。另外,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當風險發生時,他們真的感覺不到事件的真正風險。他們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他們不得不自我完善。

同時,隨著生理功能的逐漸退化,老年人的社交活動也隨之減少。家庭支持是獲得老年人支持的最重要的手段。老年人可親切的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尤其是金夏時節,“新冠”肺炎爆發,空氣變得干枯,為老年人樹立正確的防疫意識就顯得極為迫切。例如在中國傳統春節期間,家庭環境對中老年人患病風險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此時知識效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總結

就目前新冠肺炎的防疫現狀而言,在有效的宣傳之下提高了老年人的危險認知。通過因素分析方法,確定影響“新冠”肺炎老年人危險意識的主要因素,認知和感知行為對老年人心理層面健康傳播理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指導了老年群體的傳播策略,最重要的是,在應對老年人的傳染病交流方面,媒體的利用發揮著核心作用??茖W有效的媒體報道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處在網絡發達的信息化時代。我們正憑借新興媒體的多級、全方位、全方位的溝通,考驗著我們的才能。首先需要老年人意識到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性。其次,在老年人對傳染病危害性的認識中,家庭環境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傳染病的發生情況與中國傳統的春節重疊,很多年輕人回老家。頑固的老年人也第一次感受到冠狀病毒肺炎的危險和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再有患冠狀病毒肺炎的風險對自身健康影響不大。從沉默到突發事件,大規模公共衛生風險通常發生在初始階段。因此,人們在短時間內通過新媒體意識到危險,并減弱了長期健康問題的影響。個人的社會因素是新媒體的影響,反映了對老年的危險,而且有意義的影響。最突出的貢獻是感知效應,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宇翔, 張軒慧, 朱慶華. 面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公眾科學應用探索及平臺體系構建[J]. 情報資料工作, 2021, 42(1): 95-104.

[2]朱曉峰, 盛天祺, 張衛.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沖擊下的政府數據開放共生模式研究:界定、演進與重構[J]. 情報資料工作, 2021, 42(1): 77-87.

[3]安璐, 李倩. 基于熱點主題識別的突發事件次生衍生事件探測[J]. 情報資料工作, 2020, 41(6): 26-35.

[4]陳瓊, 宋士杰, 趙宇翔.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信息過載對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的影響:基于COVID-19信息疫情的實證研究[J]. 情報資料工作, 2020, 41(3): 76-88.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危險決策
公共衛生管理在傳染病預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做決策也有最佳時間段
決策大數據
諸葛亮隆中決策
喝水也會有危險
中國首個P4實驗室:服務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管理就是決策:第一次就把決策做對》
擁擠的危險(三)
話“危險”
公共衛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