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奏響繪本閱讀體驗式教學的“四部曲”

2021-11-04 12:51蔡明玨
校園英語·月末 2021年9期
關鍵詞:體驗式閱讀四部曲繪本教學

【摘要】英語繪本是較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英文書籍,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英語繪本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價值。本文通過筆者對英語繪本教學課堂實踐的深入反思,提出了把握繪本閱讀精髓,積極開展多維體驗式閱讀教學的觀點,并就教學實踐中融入感官體驗、情境體驗、情感體驗和文化體驗的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教學;體驗式閱讀

【作者簡介】蔡明玨,無錫市新吳區旺莊實驗小學。

英語繪本是以圖畫為主,并附有簡單詞句或較長篇幅英文文字的書籍。近年來,隨著麗聲、牛津樹等英語分級繪本的推廣,繪本讀物已然成為新興的語言類教材,繪本閱讀教學也由此獲得了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自覺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策略的探索與實踐。但是,教師如果不能把握繪本閱讀的精髓,而采用以往語篇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將很難真正挖掘出繪本的魅力,更無法帶領孩子們品味出繪本教學的余香。

繪本教學,其精髓在于幫助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從而愛上閱讀;在于幫助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進行深層次思維活動;在于幫助學生建構豐盈的精神世界,培養文化品格。因此,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孩子認知特點和規律,以課堂為舞臺、以感官媒質為道具,通過創造情境和機會,觸發學生情感共鳴,讓學生通過切身體驗,輕松完成語言學習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教學內容,并通過內在升華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塑造文化品格。歸根到底,就是要在繪本教學中深入開展體驗式閱讀,讓學生與繪本展開互動,體會繪本中人物的情感、體會作者的情感,體會文字畫面所隱含的情感。

筆者以譯林出版社跟上兔子系列繪本Home is best!為例,與大家共同探討基于繪本資源的多維體驗式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一、感官體驗,直觀感受教學內容

小學生生性活潑,注意力不易集中,學習自主性不強,在學習活動中常帶有很大的情緒化傾向,學習積極性和持久性往往決定于當時的情緒、興趣的影響,且抽象思維能力較為薄弱,對具體表象的認識往往更為直觀,擅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外在特點。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在繪本教學中盡量鼓勵孩子們用眼、耳、手、腦多感官去深度體驗,依靠直接的感官刺激更快地激發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掌握教學內容。

在Home is best!一書中,有諸如wet、dirty、windy、dangerous、far在內的一系列抽象形容詞,這些形容詞都是四年級學生從沒有接觸過的,且這些生詞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文本故事的理解。這時,如能給予孩子們直觀的感官體驗,通過看聽讀演來學習這些單詞,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在教授繪本P8-18時,教師提問“Can Mr·Parrot move in? Why?”,學生們自讀課文,很容易找出wet、dirty等關鍵詞。在初次教學時,筆者就按照詞匯教學,出示音標,帶領學生讀一讀、拼一拼。改進后,在處理wet and cold這個詞時,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發現小坑里布滿水和落葉,Mr Parrot身處其中瑟瑟發抖,學生們邊讀邊演,形象又生動;windy這個詞,教師在課件中插入大風呼呼的音效,讓學生一下子理解了單詞的意思;講到dangerous和noisy時,又不失時機地給出落石、鳴鐘的聲音及畫面,讓學生細細感悟……這種潤物無聲的小細節,能夠讓學生在感官體驗中輕松習得這些形容詞。更有意思的是,在后續表演環節,學生自帶“抖音”,用顫抖、時斷時續的語音語調讀出對白,以圖表現他們對于windy這個詞的理解,更觸類旁通的演繹出了dangerous和noisy那種搖搖欲墜、吵鬧頭疼的感覺。

可見,感官體驗利于化虛為實,能夠較好地彌補以往詞匯教學中體驗缺失造成的難點和漏洞,且通過體驗促閱讀,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能鼓勵學生發揮想象,樂學善學,從而更好地理解繪本故事,為后續的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情境體驗,適時觸發情感共鳴

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情境創設在英語課程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普及,生動形象、圖文并茂的英語交際情景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特色。但是,僅僅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得不償失了。有時并不是所有的繪本故事都適合或者都能夠創設情境,教師需要仔細分析教材,將故事的某一個重點或難點設置成恰當情境,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獨立感知的方式融入角色中,學會以繪本中“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才能讓情境體驗觸發情感共鳴,才會讓情境體驗走出生搬硬套的“花架子”。

Home is best!這一故事中,Mr Parrot因為不喜歡自己又小又破的家,到處找尋新家。每一次都是滿懷欣喜地找到新地方,可是每次又都是傷心地離開。在最初設計教學環節時,教師僅僅讓學生們自讀課文找一找“Why can't Mr Parrot move in these places?”,而學生往往通過簡單閱讀文字,就找出了dirty、windy、far等,此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答案逐圖講解單詞,的確很難引起學生興趣。為了避免讓繪本教學流于形式,成為傳統語篇教學的翻版,教師適度調整了教學環節,增加演一演環節,以期幫助學生達到情感共鳴。

如在精讀P6、7兩幅圖時,學生兩人一組展開想象表演對話,深度感悟鸚鵡和松鼠的內心情感,接著通過教師合理引導,讓他們聯想到自己的家要被人侵占,自然產生主權意識,說出了It's my home. Go away! ,再伴隨朝鸚鵡扔東西驅逐的動作,學生順其自然理解Poor Parrot! He has to leave.的真實含義。事實表明,真實的感情來自自然流露,情感的得當處理不僅能為整節課增添亮點,更能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故事情感和主旨,激發出學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情景體驗,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要將繪本教學的情境體驗做好,必須從繪本教學“從圖入手,由情而出”的宗旨入手,將教學活動的目標落實在孩子的情感體驗上,幫助學生理解故事人物的內心感受,提高學生的同理心,只有將孩子們引入到一個思維開放,想象力豐富的環境中,繪本教學才會充滿發現、充滿樂趣、充滿實效。

三、情感體驗,深度喚醒讀者思維

對于英語繪本教學,北師大王薔教授曾有過全面的詮釋;“語言的學習和人的認知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把語言和知識的建構結合在一起,同時融入情感,融入價值取向,融入立德樹人的因素?!笔堑?,兒童語言行為的產生,往往以情感交流作為主要動機,他們會依靠思考去理解成人的語言,竭力以成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這,又無形中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在情感體驗中表達了他們思想,錘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梢?,在繪本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完全符合語言習得規律,合理給予孩子們情感體驗,對于繪本教學尤為重要。

故事中,Mr Parrot歷經千辛萬苦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新房子,最后又累又餓的他一頭撞上自己原先的小屋,這時原先又小又破的小屋在他眼里閃爍著溫暖的光芒,變成溫暖又漂亮的家。于是教師出示鸚鵡“家”先后兩張圖的對比,提出問題:It is the same house. At first, Mr Parrot thought it was old and little, but now it looks warm and nice. Why does Mr Parrot have different feelings? 磨課前期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情感體驗,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忙于應付教師關注的詞句教學,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出現冷場現象,被點名后只能照本宣科讀出繪本最后一句“East or west,home is best! ”。應該說,這樣的教學效果很生硬,遠遠沒有達到繪本教育預期的效果。后期改進中,教師加入大量的情感體驗環節,并在繪本閱讀過程中不斷拋出開放性、遞進性的問題,鼓勵孩子不斷思考,結果自然也就不同了。

在P19-21的教學時,教師圍繞故事的情感主線,用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的遞進式提問“How is Mr Parrot? How does the house look now? Why does Mr Parrot have different feelings?”,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通過自主解決一系列細小問題,深刻感受Mr Parrot一路的心情變化,并積極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情感體驗,有機融入文本語言,將Mr Parrot找到新地方的欣喜、無可奈何離去時的傷心失落演繹得惟妙惟肖,也讓孩子通過情感體驗,親身體會家的可貴。此時,再拋出最后的提問“為什么鸚鵡前后有不同的感受?”時,學生們的回答精彩紛呈。雖然他們使用的單詞比較淺顯,語言樸實,有的尚存在語法錯誤,甚至有的學生積極舉手卻只能使用中文來回答,但這一刻,語言是次要的,學生基于情感體驗所開展的思維才是最動聽的聲音。

繪本,融入了作者創作時內心最溫柔、最親切的情感體驗,寄托了作者對這個世界的所有美好情感,極易讓孩子在閱讀中與之產生情感的共鳴。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在品味中深化情感體驗,在體驗中鍛煉思維能力,正是我們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只有讓情感在體驗中得到共鳴,才能讓思維在體驗中得到提升。

四、文化體驗,有效塑造文化品格

文學作品,可以塑造人的靈魂,也能豐富人的情感;可以磨礪人的意志,也能陶冶人的情操;可以凈化人的心靈,也能提升人的品質。繪本雖簡單,但內涵并不簡單。繪本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鮮活的人物形象傳遞著人類最美好的品德,孩子們在閱讀中也能得到心靈的滋潤,習得情感智慧,學會判斷是非、丑惡,實現精神的成長,可以說,繪本教學所賦予的文化體驗,對于塑造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Home is best!是一篇出色的繪本故事,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愛家是它的主題。教師在繪本閱讀課教學過程中,依靠表演環節,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尋找新家的艱難和重新回家的喜悅,讓學生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經歷豐富的情感變化,為最后的主題升華奠定基礎。

在最后的情感提升環節,教師設計Think and say環節,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家”的概念,并由“小家”過渡到“大家”:We are Chinese, China is our home. When we are in trouble or in danger, China is our strong backing. Look!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East or west, China is best!通過教師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對話中,逐漸理解,無論是誰,無論在何處,Home永遠是所有人心里最溫暖甜蜜的地方。此時,播放電影《紅海行動》片段并配以音樂《我和我的祖國》,教師巧妙地將愛國教育融入課堂,順其自然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實現了繪本教學最重要的主題升華。

文化品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繪本以其特殊的載體形式承載著作者的情感體驗、生命感悟和審美個性,它能傳達出比現實更真實的哲理,教師如能在繪本教學過程中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文化體驗,為懵懵懂懂的孩子打開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戶,對于改變孩子社會情感、日常行為習慣必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繪本閱讀體驗式教學,歸根結底就是將繪本作為載體,依靠直觀的感官體驗,將文本閱讀與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孩子自主閱讀、自主實踐、自主感受,在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繪本的意境和內涵的同時,開拓孩子思維能力,塑造文化品格。作為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就是要積極挖掘繪本內涵,在實踐中思考,在摸索中改進,通過強調感官體驗、情境體驗、情感體驗以及文化體驗,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繪本教學的魅力。

猜你喜歡
體驗式閱讀四部曲繪本教學
遺傳概率計算題解法技巧“四部曲”
淺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性培養
作文教學“四部曲”
在體驗式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從圖畫的背后讀出含義
中職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奏響低年級節奏教學“四部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