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金融問題研究

2021-11-09 23:23韓斐孔亞茹
中國市場 2021年28期
關鍵詞:金融體系農村金融鄉村振興

韓斐 孔亞茹

[摘 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金融肩負著促進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重任。然而,通過分析農村金融現狀,發現受農村基礎薄弱和農業生產脆弱性的影響,農村金融發展仍存在很多現實問題。因此,文章結合上層、基層以及金融參與者對農村金融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基礎設施、征信機制,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加強鄉風建設等具體措施,以助力解決當前農村金融問題,促進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金融;金融體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8.038

1 序言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關于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次年,黨中央相繼發布《關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完善,在規劃中對鄉村文化、產業、治理、城鄉融合等制定了全面且詳細的計劃方向。在戰略的指導下,截至2019年年底,農村集體經濟產業不斷發展,全國42.3%的村集體收益大于50000元,當年股金分紅571.2億元。到2020年,我國9899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農村扶貧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戰略規劃的初見成效,離不開各級、多方的人、財、物的支持,但在實際農村發展中,仍存在諸多薄弱環節。這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農村金融問題。農村經濟發展基礎同城市相比存在天然差距,因而由經濟衍生出的金融,較城市發展更為落后,加上農村居民針對金融類業務存在認知問題,更是制約了農村金融的發展,進一步還會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

為了促進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央及各財務主要部門聯合發表了《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意見針對金融支農、金融期貨、保險等產品進行了整合優化,提高了農村金融機構的要求,以進一步強化金融對鄉村振興的支持作用。在國家各級部門的重視下,農村金融也在不斷發展,但由于農村環境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天然具有的風險特性,農村金融仍具有諸多實際問題。因此,選擇從農村基層角度進行分析,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對農村金融問題進行剖析,以助力于農村金融發展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2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金融現狀

2.1 農村金融對農村產業發展支持投入產出比較低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下,各地紛紛發展農業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2020年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人民幣普惠金融貸款余額21.5萬億元,對比2019年增加4.2萬億元[1]。這一數值預示著在金融貸款領域,對于鄉鎮小微企業、農民、低收入者等群體的投入資金在不斷增多,這從側面能反映兩個問題。首先,巨額的資金來源于基層金融機構的客戶存款,但由于基層財力較弱,存款往往可能出現不足以支撐高額的貸款壓力,于是基層的金融機構不得不向中央銀行等高一級的金融機構借貸,[2]從而導致基層金融機構壓力巨大。其次,由于農村產業發展的不穩定性,小微型企業缺乏生產發展的經驗,投進去發展生產的錢很難收回,且農村資源短缺,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的可能性較大,因而會出現企業金融貸款后無法償還的情況,或者資不抵債的問題。這同樣也是農村金融機構壓力來源。

2.2 農村金融產品種類少,收益較低

目前國家政策倡導農村基層金融機構增加金融產品種類,但在當前農村諸多金融機構仍然存在這樣一個現象:面對農村居民,金融類產品僅開設定期活期存款、小額信貸、企業貸款等較為普遍的基礎性金融產品,這類型的產品往往收益較低,但同時風險也較低。加上農村居民購買高風險收益的金融類產品消費意愿不強,因此基礎性金融產品的購買情況往往是最普遍的。同時金融機構也往往僅提供查詢、轉賬、取現這一類基礎金融服務,相對城市而言,增值服務較少。

2.3 金融體系不健全,農業保險普及率較低

在我國,由于不同的經濟制度和特殊國情,金融領域相較國外而言起步較晚,而農村地區金融發展更是晚于城鎮。在當前國內金融市場體系和制度法規仍有不完善的情況下,農村地區的金融體系更不健全,農民的權益更難以保障。另外,農業生產因為依靠自然,生產系統具有脆弱性,容易遭受自然災害且較難避免。而農業保險作為可以有效規避的金融舉措,普及率并不高,在田野調查發現,往往農業保險的購買者并不是農戶自發性進行購買。而是多數是由基層政府承擔這一費用。并且由于農業保險保單責任有限,一旦出現大范圍災害,農民也一定會受到大量損失。

2.4 金融機構更傾向選擇“大客戶”

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號召下,農村金融機構逐漸開發出新的金融產品。但是這些金融產品更多的是面向需求較大的規模生產的經營型農戶,面向小型農戶的金融產品較少。并且金融機構在辦理業務時往往手續繁雜,限制條件多,從一定程度篩選掉了部分難以應對辦理流程的客戶,更傾向于辦理大業務的企業或個人。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做出進一步改變。

3 農村金融問題原因分析

3.1 上層政策制度環境

就農村當前上層政策制度環境來說,由于我國金融發展起步較晚,相應的配套設施服務也較為落后。金融的法律法規和體系制度仍然不夠完善,這往往就會導致在金融產品出現損害農民權益時,從法律層面,農民難以維權。[3]另外,制度的不完善也容易出現監管不到位的情況,農民本身對風險的承擔能力較弱,且因為受教育程度的原因,往往不能及時辨別非法金融集資一類的非法金融活動,而監管不到位更容易讓農民接觸到這類金融產品,一旦非法金融波及,所造成的危害將會直接破壞整個農村家庭。

3.2 基層經濟環境

從基層經濟環境來看,由于農村經濟薄弱,實際上大批農民相對城市而言資產和資金較少,然而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主體來源于農民存款,資金較少直接就導致金融機構周轉資金較少。低額的資金并不能夠維持基層金融機構開發更多品類的金融產品和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務。此外,經濟發展推動了農村快速轉型,傳統的農村熟人社會靠村鄰關系做信用憑證的情況將近不復存在,適用于現代的征信系統在農村基層很難開展。同時在農村土地經營權以及房屋財產權的盤活下,農民利用這兩類權利做銀行抵押貸款,但是農民生產經營具有脆弱性,經常出現貸款難以償還的現象。這時候,金融機構就會將這兩類權利進行拍賣折資抵消貸款,然而,由于基層經濟流通并不暢通,這兩類權利往往并不能順利拍賣折現,導致銀行難以收回貸款資金,產生銀行虧損。

猜你喜歡
金融體系農村金融鄉村振興
甘肅“強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體系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農村金融要多些“鄉土味”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農村金融扶貧 脫貧要“精準”
《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解讀
中國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遠慮與近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