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時期市場監管系統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2021-11-09 23:52胡明波
中國市場 2021年28期
關鍵詞:市場監管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胡明波

[摘 要]按照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市場監管體制進行了頂層設計,突出了市場監管職能重要性在政府架構中的作用。經過兩年多的融合發展,市場監管體系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我國市場主體已超1.2億戶,是市場經濟中最具生機與活力的群體,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市場監管系統要不斷創新理念,在新時代適應新要求,著力圍繞與市場主體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主動靠前精準幫扶;編制全流程服務手冊;強化系統內業務融合,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市場監管;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8.065

1 前言

改革市場監管體系,探索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重要部署。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優化行政資源,提高了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減少了行政審批,推動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建設,著力構建“大市場、大監管、大服務、大維權”的新格局。這次機構改革,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1]。這次機構改革,對宏觀管理、市場監管領域的機構和職能進行大幅調整優化,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各自優勢,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1]。

2 市場監管工作及市場監管系統現狀

通過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不懈努力,經過兩年多的融合發展,市場監管工作進入了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市場監管體系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列14,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排名從2018年的第46位躍升至第31位[2]。2019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強度實現歷史性突破為2.19%,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上升至第14位;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3.3件。據統計,我國市場主體2020年已超1.2億戶,其中企業戶數占1/3,其中占比近69%的個體工商戶(8261萬個)更是帶動超過全國人口總數(2019年中國大陸總人口14億)1/7就業(2億人),市場主體的繁榮和創造的就業崗位,深刻影響著國家的經濟和發展、人民的家庭和生計,市場主體歷來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現在更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F在世界各經濟體都認識到保市場主體的持續發展,保住了本國就業率,保住了就業家庭的收入,全社會居多人群的收入穩定,也就能保證起到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更使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成為可能并積蓄了力量,更為新經濟新模式的突破性發展厚植了“土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中體現得尤為真切,就如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和中央文件中,一再明確要扎實做好以優先穩就業的“六穩”工作和以保市場主體為首要的落實“六?!比蝿?,體現幫助企業過難關“放水養魚”意識,更彰顯保市場主體具有打基礎、固根本、穩預期的重要意義。近年來,通過“放管服”改革,“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突破口,釋放了我國經濟蘊藏著的巨大潛力。市場監管系統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精準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鼓勵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一系列措施辦法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進我國市場主體數量持續攀升,不斷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動能,提升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小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 企業轉型及市場監管機制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關鍵要發揮市場的力量,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全球經濟競爭不僅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更是市場環境、營商環境的競爭。進入新時代,融入經濟全球化,推動經濟接軌,我國都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市場主體發展,以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為發展賦能、為生活添彩。國務院辦公廳2020年24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指出,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企業困難凸顯,亟須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和痛點,強化為市場主體服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當前不少企業轉型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轉型能力不夠,“不會轉”;二是轉型成本偏高,“不能轉”;三是轉型陣痛期比較長,“不敢轉”[3]。對市場監管部門提出新要求。面對“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市場監管事業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如面向未來的市場監督管理戰略研究還不夠深入,機構改革后的業務融合和能力建設有待加強等。2019年,肖亞慶為市場監管總局黨員干部講黨課時強調,研究破解八個方面問題:如何在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中發揮好職能作用;在鞏固改革成果的同時,加快全面融合、深度融合;正確處理好監管與發展、與服務關系的問題[4]等。2020年市場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工在全國市場系統會議上要求:要更加注重大市場、大質量,用系統化思維推動市場監管各項工作,按照協同高效的要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探索智慧監管模式,不斷完善新型監管機制[5]。

4 新格局下對市場監管系統的要求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面對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新形勢,市場監管系統工作者要深刻認識我國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新問題、新挑戰,順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呈現出監管全程全域的“大市場”、實施統一高效的“大監管”、提供系統集成的“大服務”、多層次全方位的“大維權”的新格局,著力促進市場主體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猜你喜歡
市場監管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
玉米市場主體售糧積極性提高
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河北市場監管周年回望
人民幣匯率破7 市場主體應對有序
三地實踐:有效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藥飲片市場監管乏力
基于控制超調量的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