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衛生事件新聞標題中的隱喻現象初探

2021-11-10 15:13解楠
文學天地 2021年6期
關鍵詞:隱喻

解楠

摘要:隱喻不僅是語言現象,也是人類認識事物、建立概念的重要工具。在新聞報道中使用隱喻是媒體把抽象陌生事物形象化,豐富新聞表現力的重要途徑。公共衛生事件報道的標題經常使用大量的隱喻闡釋健康信息和現狀,以便形象地傳達事件,緩解公共衛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焦慮。文章主要摘取《人民日報》中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報道的新聞標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語料作為研究對象,從隱喻這一認知角度進行研究。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新聞標題;隱喻;認知機制

一、引言

公共衛生是關系到國家民眾健康的事業,近些年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發生給居民健康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人們逐漸認識到公共衛生危機報道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如何對一場危機進行多角度報道,使標題更好地傳達信息,引起了新聞學界專家的關注。語言學研究就可以從隱喻這個認知角度進行分析研究。

隱喻是現代認知語言學的一個重要課題,也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中,對新聞標題隱喻的研究不多,尤其對公共衛生事件報道標題的隱喻研究較少。文章主要摘取了《人民日報》2020年1月24日至3月10日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新聞標題,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語料作為研究對象,對于描述典型標題中隱喻的句法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二、公共衛生危機報道中的隱喻

(一)隱喻的定義

隱喻無處不在。我們賴以進行思考和行動的日常概念系統,在本質上也基本上是隱喻性的,隱喻的實質就是通過另一類事物來理解和經歷某一類事物。

結構隱喻是公共衛生危機報道的標題中使用最多的。在《Metaphors We Live By》這本書中,作者第一章就提出了“爭論是戰爭(ARGUMENT IS WAR)”這個典型的結構隱喻,并通過列舉生活中反映這一隱喻的眾多表達方式,進而指出隱喻的本質是通過另一種事物來理解和經驗一種事物;概念是隱喻地建構的,行為是隱喻地建構的,進而語言也是隱喻地建構的。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能見到這些表達:

爭論是戰爭——你的觀點無法防御、他攻擊我觀點中的每一個弱點……從某種意義上講,“爭論是戰爭”成了我們這種文化中賴以生存的一個隱喻,這個隱喻建構了我們在爭論中的行為。在這個隱喻中,可以看到許多戰爭詞匯的表達,如“攻擊立場、無法捍衛、贏得或失去陣地”等,它們構成了談論爭論戰斗性特點的系統模式。戰爭這個概念網絡的一部分構成了爭論概念的特征,語言也遵循這一模式。

(二)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報道標題中的戰爭隱喻

查閱新華網、網易、新浪網等著名傳媒網站的抗擊疫情專題發現,“逆行戰士、戰役、防線、阻擊戰、嚴防死守”等戰爭話語已經成為疫情報道中的通用性語言。本文主要以《人民日報》2020年1月24日到3月10日的報道的標題為例。

在戰爭隱喻中,始源域對目標域的總結框架映射主要表現在一般概念詞條的運用上,多使用“斗爭、戰爭、抗擊、戰斗”等詞。隱喻義是疫情和人類之間有沖突,我們要全力以赴同這場危機作斗爭。如: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2020.1.25)

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2020.2.4)

戰斗“吃勁”,還得鉚勁?。?020.2.6)

中國正在進行一場英勇的斗爭(2020.2.15)

戰斗隨時都可能打響(2020.3.2)

還有對“戰爭”與“救災”兩個域之間具體要素的映射,從而暗示始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整體聯系。語料多為“兵、戰士、先鋒、天使、白大褂”等,包括了醫護、軍人、志愿者等在內的所有參與救助的人員。如:

致敬!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2020.1.25)

科學防護的“逆行戰士”(2020.2.1)

白大褂上,黨徽更耀眼(2020.2.4)

夜幕下的白衣天使(2020.2.10)

白衣戰士赤子心,八方支援抗疫情(2020.2.19)

暖心守護白衣戰士(2020.2.20)

在戰爭隱喻中,還有“一線、前線、火線、陣地、堡壘”等名詞,表達最接近疫情的地帶或者防御最佳地帶。如:

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2020.1.30)

幕后英雄,戰斗在城市“生命線”(2020.2.13)

使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2020.2.14)

火線上的中流砥柱(2020.2.17)

搭建“瞭望哨”構筑“防護墻”(2020.2.24)

全民抗疫,人人有陣地(2020.2.26)

隨著疫情的相對穩定,媒體除了客觀報道疫情的現狀,也會在新聞標題中突出對抗疫情的激烈和緊迫,會以競賽隱喻增強人們的信心。常出現的語言有“競速、賽跑、分秒必爭”等,以及體現戰爭結果和不負人民期待的隱喻如“考驗、答卷、勝利、打贏”等,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鼓舞士氣,增加群眾信念感。如:

武漢,分秒必爭抗疫情(2020.1.25)

與疫情競速(2020.2.3)

搶回被耽誤的時間(2020.2.7)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2020.2.12)

匆匆,與時間賽跑(2020.2.19)

交出經得起檢驗的答卷(2020.2.10)

三、小結

使用隱喻是媒體把抽象陌生事物形象化,豐富新聞表現力的重要途徑。從主流媒體《人民日報》著眼,縱觀近年來中國公共衛生危機報道或災難新聞的標題,不難發現中國媒體對戰爭隱喻十分青睞。戰爭隱喻可以使人們處于害怕的境地而采取防御行動,動員起來應對突發事件。和平年代的人們通過影視或文學作品對戰爭都有這樣一種認知:充滿流血和死亡,交戰雙方必須拼盡全力以確保的各自生命完好。那么媒體把新型冠狀病毒同人類的免疫或所作努力隱喻成交戰雙方,既渲染了疫情的災難性和對抗疫情的緊迫感,也引起各界重視,從而投入更多精力、時間和資金去獲得戰役的勝利。從隱喻這一認知角度出發,通過描寫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報道的典型標題,可以探究公共衛生事件新聞標題中蘊含的隱喻及其認知特征。

猜你喜歡
隱喻
概念隱喻理論對高中英語多義詞教學的啟示
愛的隱喻
基于概念隱喻的高職高?;A英語教學研究
認知隱喻理論下印地語漢語死亡委婉語研究
認知隱喻理論下印地語漢語死亡委婉語研究
英語讀思言的隱喻意象與教學互見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論隱喻理論構建的參照維度及連續統
概念隱喻新類型中的認知機制探討:共現性還是相似性
淺談語法隱喻的隱喻程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