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設計中臺在軟件設計開發中的應用

2021-11-10 02:33呂洪波楊登豐李正奎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1期
關鍵詞:交互設計

呂洪波 楊登豐 李正奎

摘要:本文針對應用軟件設計開發中面臨的重復設計、重復開發、體驗不一致等問題,提出一種以設計中臺為核心的解決方案,并對其發展階段、應用模式及適用人群等進行闡述。

關鍵詞:應用軟件設計;設計中臺;交互設計

一、前言

應用軟件設計評審時,設計師發現自己絞盡腦汁做的設計方案其他產品早就做過,而且還比自己做得好;應用軟件研發時,相同的功能在不同的軟件產品中形態千差萬別,實現后也常常說改就改;用戶使用應用軟件時,同部門出品的A產品與B產品在交互操作、視覺風格等用戶體驗上大相徑庭……

這些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其實這是很多研發團隊面臨的典型設計困境:重復設計、重復開發、用戶體驗不一致。

這些問題的出現從系統研發的各個階段,有多種因素造成。本文主要針對UI和交互設計階段,針對典型設計困境:重復設計、重復開發、用戶體驗不一致。提出了以設計中臺為核心的解決方案,希望通過設計中臺的構建與應用,提升設計能力、規范設計模式、減少重復開發,最終提升軟件品質,優化用戶體驗。

二、我們面臨的設計困境

近年來,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大潮席卷而來,應用軟件的研制需求井噴式增長,數量、質量要求呈快速上升態勢。以往的“項目經理提功能需求-設計人員出原型設計-開發人員編碼實現”單線程工作模式讓人力資源日益捉襟見肘。同時,由于設計人員理念、風格和能力的差異性,項目間設計人員信息的不對稱,同一個問題存在多個解決方案,最終造成了以下尷尬的局面:

1. 項目/產品間用戶體驗不一致

某一個重點項目投入設計力量多,經過多輪評審后投入研發,用戶體驗非常良好;但另一個臨時項目由于時間緊功能多,最終效果只能說覆蓋了功能點,用戶體驗優化工作滯后。

2. 同一項目/產品內用戶體驗不一致

某大型項目由于前后有多個設計人員參與設計,每個版本的交互方式都不一樣,項目內光是表格樣式就有五、六種,一個模塊一種風格,造成研發輸入不一致。

3. 用戶體驗得不到完美落地

某項目緊急上馬,大家都知道用戶體驗很重要,但由于研發資源不足、進度安排時間緊……最后放棄用戶體驗方面的細節優化。

三、解決策略

對于企業而言,大量項目的定制研發在帶來利潤的同時,人力資源緊缺成為不可忽略的現實問題。傳統的“一對一設計+點對點服務”模式不能滿足效率、質量、成本之間的協同效應,基于此,對于項目范圍,特別是基于需求可視化的設計方式,提煉設計模式,形成“一對多設計+點對面服務”,提升設計規范性和通用性的需要日益迫切,設計中臺應運而生。設計中臺將設計人員、產品經理、研發人員從大量重復工作中釋放出來,使各產品的用戶體驗保持一致,也確保不同能力的設計、研發輸出同等質量的成果;其次,設計中臺避免了無謂的“重復造輪子”的資源浪費,讓設計人員把創造力專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時設計中臺也降低了設計門檻,能讓更多了解業務的人參與進來,真正做到“人人都是設計師”。

四、什么是設計中臺

所謂中臺,是通過制定標準和機制,把不確定的業務規則和流程通過工業化和市場化的手段確定下來,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同時還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協作效率。其目的是提高企業快速低成本創新的能力,減少溝通成本。

應用軟件設計中臺是由可視化元件、組件、模塊、典型頁面、功能解決方案以及設計規范等設計資產組成的設計資源池,用于指導各產品快速、高質實現新增業務設計方案的工具。

設計中臺明確了統一的評價標準,是各產品的設計指導方向,使各產品的設計風格保持統一,不會往不同的方向越走越遠,不同類型的產品間能實現視覺統一性、操作一致性和數據互通性。

設計中臺提供不斷更新進化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當需要設計一個常用業務流程時,都可以從設計中臺迅速找到推薦方案,從功能到頁面、到組件元素都不再需要設計人員重復決策。

設計中臺還是可直接調用的資源池。設計人員原型設計時,設計中臺提供從元件到解決方案的不同粒度的設計資源;對研發而言,可直接調用與設計中臺匹配的代碼化組件,推進設計方案的快速落地。

五、設計中臺的內容

1. 設計原則

從設計理論和實踐總結出的代表性問題及對應的處理方法,是設計過程中所依據的準則。如易用、美觀、高效,以及簡化交互、即時反饋、對齊等。

2. 設計規范

設計規范確保頁面統一規整。規范內容包括設計中的基礎元素,如網格體系、顏色、字體、間距、圓角、對齊方式等。它決定了一套可視化設計組件庫的最基礎的形態。

3. 元件

元件是原型設計中能被調用的最小單位,因其粒度足夠小,故而具備了最大的靈活度,能被充分運用于各種新/老業務場景。如按鈕、輸入框、下拉選擇框、標簽、步進器等。

4. 組件

組件是元件的集合,其存在目的是解決元件濫用導致的軟件產品質量不可控的問題,組件通常就是基于行業標準化和設計語言形成的功能最優解。如表單、卡片、查詢過濾、提示反饋、幫助等。

5. 典型頁面

典型頁面是將一些高頻場景組裝成現成的頁面,其目的是讓設計者“上手即用”,無需再從無到有地用元件組件搭建頁面。使用時根據業務需要選擇類似結構的頁面模板,稍加改動即可快速原型圖。如注冊登錄、統計看板頁面、列表頁面、詳情頁、結果頁等。

6. 功能解決方案

元件組件解決了頁面元素級的設計問題,設計中臺指導設計人員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樣的元素,并且提供直接調用的元件;

典型頁面解決了頁面級的設計問題,設計中臺指導設計人員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哪種的頁面,并且提供可直接復制的頁面模板,只要按需適當調整內容即可;

而功能解決方案解決的是更高一層的問題,多個頁面按既定的規則形成一個完整的交互鏈路,來直接覆蓋一些常用流程化的操作。即將典型通用功能的解決方法通過提煉、封裝,規定某功能采用哪幾個頁面、頁面之間的關系如何等。在各產品實際業務中可直接采用的一整套完整方案。

六、設計中臺的發展階段

設計中臺的發展通常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以元件組件為主,設計師用元件組件搭建出頁面;

第二階段,元件、組件在業務的牽引下演變等更具針對性,在原型設計時,以典型頁面的形式來覆蓋業務,具有一定的業務屬性;

第三階段,加深與典型業務流程的耦合,在某些業務場景下,甚至可以脫離設計資源的投入,設計中臺提供的解決方案與前端技術框架對應,直接對接后臺數據便可完成業務需求落地,是設計中臺最為理想的狀態。

七、設計中臺的搭建方法

企業搭建設計中臺,通常有二種方法:

1. 梳理以往產品、項目,基于積累的元件、組件、典型頁面資源庫,在此基礎上提煉共性組件,在行業常用業務場景下,搭建設計中臺。

2. 基于開源的設計組件庫,結合企業自身行業和業務特點,對進行二次設計和整合,搭建設計中臺。

在使用的過程中,根據業務的拓展和需求的反饋,設計中臺會不斷迭代更新。面對不同產品不同業務的紛繁需求,不能全盤接收一概采納,要過濾出真正的訴求,以專業的設計原則合理規劃。同時也要基于行業特征,以前瞻性的視野為業務的發展準備未來解決方案。

八、設計中臺的使用及落地

設計中臺搭建之后,設計人員或產品經理拿到業務需求后,對照手邊的設計中臺資源池,優先選用功能解決方案,其次選用典型頁面快速形成原型界面。如沒有合適的典型頁面,再從元件庫中挑選元件拼裝界面。元件庫也無法滿足的,再根據實際需求定制化設計。通過這種積木拼裝式的方法,解決約70%的常規業務需求,特殊需求經評估后進行個性化設計,實現“基于模式提升效率,兼顧個性確保品質”。

設計中臺的落地,則需要從需求分析、原型設計、視覺形態、技術實現等方面著手,整體統籌規劃,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通用性與特殊性的平衡:設計中臺在推行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通用性與特殊性性的矛盾,此時便需要設計師來把握邊界,建立二者的共存機制,這也是對設計中臺能否長久生存的考驗。更好的通用性能夠讓設計中臺應用更多場景和業務,也具備更長久的生命力。

2. 匹配技術實現框架:要讓設計中臺自身價值落地,單靠設計層面的建設是不夠的,還需要與開發人員配合,建設成套的技術實現框架。倘若對應的技術實現和成套的代碼化組件有所缺失,設計中臺就只能服務于設計師本身,而不能真正擴散到產品、研發等上下游角色。同時也會因為缺少代碼化沉淀,而不具備節約研發成本的基本訴求,對于企業內的不同部門也缺乏約束力、說服力。

3. 設計能力的傳播:設計中臺的出現,讓界面原型設計變得和堆積木一樣簡單。設計師以外的產品相關干系人(如產品經理、研發等)通過學習基本的排版規則和設計理念,也能自行組裝出常用的典型頁面,設計師不定期舉行設計中臺相關培訓和交流,通過對原型設計工具、組件元件庫、設計基本原則、排版與布局方式等方面的講解,來幫助非設計專業人員掌握基本設計技巧,提升彼此的協同效率。

九、適合使用人群

1. 設計師。使用設計中臺做原型設計,能提高設計效率,規范和統一視覺交互體驗。設計師應負責設計中臺的需求收集和過濾、資源庫的實時迭代更新以及設計中臺相關的宣傳和培訓。

2. 團隊領導。利用設計中臺的快速原型能力能更直觀的理解系統、幫助決策。團隊領導應自上而下的推行設計中臺策略。

3. 產品經理。設計中臺降低設計參與門檻,產品經理通過可直接上手做頁面原型設計,降低溝通成本,保證項目進度。產品經理應參加培訓使用原型設計工具,并使用組件庫搭建原型。

4. 前端研發。設計中臺有助于前端研發者更高效的理解設計思想,參與設計,降低溝通成本。前端研發應通過學習了解最新設計組件庫的方式直接參與業務。

設計中臺提供了規范統一的視覺和交互模式,形成動態迭代、持續優化、兼容吸收業務場景模式和解決方案,通過設計中臺不斷沉淀積累的設計資源,設計師提高設計效率,有效支撐團隊形成統一產品風格,非設計專業人員也能快速上手簡單的原型界面搭建,再結合與之配套的前端技術框架、設計理論培訓,不斷共享和提煉設計與研發模式,以應對更多不確定性應用場景和業務需求,進而提升整個團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Jenifer Tidwell.界面設計模式[M].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1-5:25-40

【2】GB/T 20527.1-2006.多媒體用戶界面的軟件人類工效學,第1部分:設計原則和框架[S].

【3】海頓·皮克林.包容性Web設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7:65-93

猜你喜歡
交互設計
淺談交互設計流程中的視覺因素
超數字化:網絡體育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
新時期繪本動畫藝術在互動多媒體領域的探索與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研究
淺談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基于國內數字媒體交互設計的現狀與思考
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基于案例的交互設計教學實踐探討
獨立學院實施互動媒體的管理學課堂教學交互設計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