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術式治療低齡斜視兒童的臨床研究

2021-11-10 15:44廖茹娟
康頤 2021年13期
關鍵詞:斜視臨床研究

廖茹娟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術方式在治療低齡斜視兒童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20例低齡斜視兒童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120例斜視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每組各40例患者。分別給予A、B、C三組患者下斜肌切斷術、下斜肌后徙術和下斜肌部分截除術進行臨床治療,六個月后觀察并比較不同術式的臨床療效和下斜肌的功能情況。結果:不同術式治療低齡斜視兒童均取得較好的結果,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且下斜肌的功能均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三組患者之間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治療低齡斜視兒童時需要選擇較為合適的手術方式,嚴格把握手術,才能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不同術式;低齡兒童;斜視;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779.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167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學習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以及各種電子產品的普及,使得眼部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斜視作為臨床上常見的眼部疾病,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在低齡兒童的眼部疾病中較常見,可能導致斜視性弱視、影響美觀,嚴重時會造成患者功能性失明,給斜視兒童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臨床上常采用手術的方式來治療低齡兒童的斜視,本研究將120例低齡斜視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對三組患者分別采取下斜肌切斷術、下斜肌后徙術和下斜肌部分截除術,探究不同手術方式在治療低齡斜視兒童中的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眼科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低齡斜視兒童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隨機分為A、B、C三組,每組各40例斜視患者。12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齡為6-13歲,平均年齡為(8.42±1.37)歲。對全部患者進行常規化的眼科檢查,手術前有融合功能的患者有15例,無雙眼單視功能的患者有10例。納入標準:(1)年齡≤14歲的患者;(2)經臨床診斷確診為斜視的患者。排除標準:(1)接受過斜視手術的患者;(2)雙眼有弱視的患者;(3)有精神障礙或交流障礙的患者;(4)存在眼部實質性病變的患者;(5)有屈光間質或者眼底病變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治療方法

分別使用下斜肌切斷術、下斜肌后徙術和下斜肌部分截除術對三組斜視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截除長度保持在5毫米左右。A組患者的雙眼下斜肌功能亢進的程度相同,進行雙眼下斜肌切斷術進行治療。B組患者和C組患者的雙眼下斜肌亢進程度不一致,分別給予下斜肌后徙術和下斜肌部分截除術進行治療,原在位的水平斜度按照常規的水平斜視采取水平肌手術進行治療,對三組患者進行術后隨訪六個月。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手術后的臨床療效及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按照患者的眼位將其分為三個不同的等級。(1)眼位欠矯:>-8PD;(2)眼位正位:-8-0PD;(3)眼位過矯:>0PD。觀察并比較各組患者的瘢痕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準差來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來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接受手術治療六個月后,A組患者中有眼位正位者37例、眼位欠矯者2例和眼位過矯者1例;B組患者中有眼位正位者38例、眼位欠矯者2例和眼位過矯者0例;C組患者中有眼位正位者39例、眼位欠矯者1例和眼位過矯者0例。三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分別為A組(92.5%)、B組(95.0%)和C組(97.5%),臨床療效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接受手術治療六個月后,三組患者的瘢痕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斜視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眼部疾病,具有較為復雜的發病機理。由于斜視是眼外肌疾病中的一種,患者無法同時使用兩只眼睛對物體進行注視。一般來說,患者在發病后外表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同時會對患者的雙眼注視功能造成較大的障礙,甚至會導致患者的雙眼失去立體視覺的功能,嚴重影響了斜視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了斜視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研究發現,大多數斜視患者往往會發生弱視的情況,由于低齡斜視兒童在發病時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時期,身體骨骼正在發育,而斜視會對患者的全身骨骼發育造成影響,進而對患者的軀體形態造成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常采取下斜肌切斷術、下斜肌后徙術和下斜肌部分截除術對低齡斜視兒童進行臨床治療,研究發現三種手術方法在臨床治療低齡斜視兒童時均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且療效差異不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臨床治療低齡斜視兒童時應根據患者的自身具體情況來嚴格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臨床治療,下斜肌切斷術、下斜肌后徙術和下斜肌部分截除術應用于臨床治療低齡斜視兒童均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治療低齡斜視兒童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宋德勝,陳霞.雙眼外直肌后徙術和單眼一退一截術治療兒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過強型間歇性外斜視的療效比較=[J].眼科新進展,2016,36(9):867-869.

[2]郭雅圖,田璐,張偉.雙眼外直肌后徙與單眼一退一截兩種術式治療基本型間歇性外斜視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19,19(1):46-50.

[3]代書英,孫衛鋒,劉素江,等.不同術式治療小度數集合不足型間歇性外斜視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5,24(3):179-181.

[4]滿滕滕,楊先,田巧霞,等.不同方式直肌手術治療間歇性外斜視術后眼位的觀察[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4,57(4):425-426.

猜你喜歡
斜視臨床研究
發現斜視后應該如何治療,你知道嗎?
兒童斜視要糾正
碳酸氫鈉溶液關節腔持續沖洗治療痛風性膝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腹腔鏡手術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卵巢內異囊腫的臨床研究
黃芝通腦絡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穴位注射輔助局麻下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髓核摘除術術中鎮痛的臨床探究
斜視手術后如何防復發
孩子“心不在焉”可能是斜睨眼
寶寶為什么“斜視”
斜視的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