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干預結合功能鍛煉在手外傷術后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及預后影響

2021-11-10 13:16李紅梅
康頤 2021年11期
關鍵詞:功能鍛煉心理干預康復護理

李紅梅

【摘要】目的:探究在手外傷術后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心理干預結合功能鍛煉的效果及對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手部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時間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病例數84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心理干預結合功能鍛煉),比較康復指標、手功能恢復優良率。結果:觀察組手功能改善時間、疼痛緩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相比于對照組均有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3個月觀察組患者手功能恢復優良率95.24%,相比于對照組優良率80.95%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手外傷術后患者康復護理中聯合應用心理干預與功能鍛煉,具有很好的護理價值。

【關鍵詞】手部外傷;康復護理;功能鍛煉;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52

手是人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經常使用的器官之一,多數情況下都是在無任何保護狀態下使用的,并且會頻繁接觸各種工具和物體,再加上人在跌倒時第一反應是使用手進行支撐,因此造成手部比較容易受到創傷,例如割破、骨折等[1]。在嚴重手外傷的臨床治療中,首選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涉及到骨折復位、神經縫合等,患者的手功能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定影響[2]。同時容易逐漸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影響正常的手功能鍛煉。因此,給予手外傷術后患者優質的康復護理十分重要,需要在做好手功能鍛煉的基礎上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以此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提高治療和康復的信心,積極配合護理和參加功能鍛煉,有利于提升患者依從性,加快術后康復,改善手功能[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收治的手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病例數84例,全部進行手術治療,采用隨機法將患者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病例數納入42例,男性病例26例,女性病例16例,年齡大小范圍是23歲-57歲,平均(44.56±2.15)歲。手外傷類型:切割傷12例、機械碾壓傷9例、肌腱損傷5例、骨折8例、其它8例。觀察組病例數納入42例,男性病例24例,女性病例18例,年齡大小范圍是22歲-57歲,平均(43.86±2.08)歲。手外傷類型:切割傷10例、機械碾壓傷8例、肌腱損傷6例、骨折7例、其它11例。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顯著,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納入標準:(1)符合手外傷手術指征;(2)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方式、開展時間知情并同意,自愿參加;(3)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排除標準:(1)截肢者;(2)合并其它嚴重臟器疾病者;(3)精神疾病患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接受常規康復護理和功能鍛煉,囑咐并指導患者進行手部功能鍛煉,內容及項目包括被動屈伸訓練、手滾圓球抗阻訓練、主動屈曲指間關節訓練,但是不強制患者訓練。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生活護理和飲食建議。

1.2.2觀察組

觀察組給予心理干預結合功能鍛煉。首先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明確手外傷的程度以及手術效果,并結合以往成功手術康復病例幫助患者認清術后康復訓練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訓練。并細心、耐心的向患者講解手術相關與手外傷相關的醫學知識,解答患者疑問,通過交談了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變化,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另外需要及時糾正患者錯誤認知,給予認知行為干預,提高患者康復護理依從性。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以及術后手功能恢復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功能鍛煉計劃,患者無骨折及肌腱損傷情況術后1天開始指導患者進行患側被動屈伸訓練,活動范圍5-10°,每次10分鐘所有,達到患者手部耐受即可。另可根據手功能恢復情況逐漸增加分指板、健身球以及橡筋網鍛煉項目,術后2周指導患者進行手滾圓球等主動抗阻訓練?;颊叽嬖诩‰鞊p傷,指導患者將患指關節伸直,固定近端指關節后進行指間關節屈曲。手指骨折患者需在骨折位置愈合后將固定拆除后進行功能鍛煉。功能鍛煉需具有強制性,并且要為患者評分,囑咐家屬對患者進行情感支持和言語鼓勵。

1.3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術后康復指標,包括手功能改善時間、疼痛緩解時間、住院時間。

對比兩組術后3個月手功能恢復優良率,評定標準:(1)優:生活可自理,恢復工作能力;(2)良:生活可自理,參加輕工作;(3)及:不能工作但生活可自理;(4)差:不能工作且不能生活自理。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得到的數據全部使用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形式表達,并進行t檢驗判定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使用數(率)的形式代表,用卡方檢驗判定統計學意義,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術后康復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手功能改善時間、疼痛緩解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減少,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兩組手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

兩組手功能恢復優良率比較,觀察組優良率為95.24%,相比于對照組優良率80.95%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手外傷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創傷類型之一,引起手外傷的原因很多,多數為機械碾壓、砸傷、切割傷以及暴力撞擊傷等,可單獨出現或者同時出現肌腱損傷、骨折,嚴重外傷需進行手術治療[4]。手外傷術后患者普遍會因為外傷因素和手術因素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再加上患者手功能受損,會對生理和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容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不利于術后康復和預后[5]。手外傷術后康復護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對于患者不良情緒的緩解、手功能恢復以及預后起到重要作用,其中的基礎內容是功能鍛煉。手外傷術后的功能鍛煉需要結合患者手外傷的類型、嚴重程度、手術效果以及術后手功能實際情況等采取合理的功能鍛煉方法,幫助患者逐步恢復手功能,加快術后康復[6]。護理人員還應該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變化,找到患者出現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利用專業的醫學知識、護理經驗和以往成功康復病例向患者進行解釋和分析,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提高治療信心,積極參加功能鍛煉,盡快恢復手功能,恢復正常工作與生活[7-8]。路玉霞[9]研究中表明在手外傷術后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護理依從性,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康復指標及手功能恢復優良率均優于對照組,且干預后優于干預前,說明心理干預結合功能鍛煉在手外傷術后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綜上所述,在手外傷術后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心理干預結合功能鍛煉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手功能,改善預后,應該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郝素香,王梨莉.心理護理干預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術后康復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3):155-156.

[2]李芳.心理護理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術后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1):209-210.

[3]章玲,許永先,鄒旭.手部動力支具在斷指再植術后功能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實踐,2019,28(07):531-534.

[4]王璐璐.護理干預對減輕手外傷患者術后疼痛的價值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 2020,030(002):196-197.

[5]劉燕,區潔崧,梁嘉敏.手外傷患者外科手術后的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傷殘醫學,2019,027(012):35-37.

[6]施平.手指Ⅱ區屈肌腱修復術后的早期康復護理干預[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6(01):58-61.

[7]鐘玉娟,韋麗萍,趙佩珠,劉見芳.心理護理干預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術后康復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0):99-102.

[8]謝敏.手外傷康復中作業治療的應用價值分析與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9, 032(004):968-969.

[9]路玉霞.心理干預在手外傷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8,35(03):224-226.

猜你喜歡
功能鍛煉心理干預康復護理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237例手部肌腱損傷的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