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2021-11-10 13:16劉法芹
康頤 2021年11期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胃腸功能手術室護理

【摘要】目的:論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對2019年3月~2020年8月來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20例病例通過隨機抽簽方法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手術室護理中分別對兩組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觀察組)和常規護理(對照組),比較效果。結果:(1)觀察組停止輸液時間、麻醉清醒時間都比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都比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在手術室護理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標,使患者快速康復,值得推薦。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手術室護理;胃腸功能;麻醉清醒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54

手術以后因為創傷的作用又容易導致患者長時間臥床休息,產生一系列的軀體問題和并發癥,對患者的整體康復產生了不利作用。所以為有效的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需要做好手術室護理[1]。近幾年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成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被應用在手術室護理中,這屬于全新的外科理念通常包括三個階段,即麻醉手術、微創手術、圍手術期護理[2]。而手術室護理則是這三個階段當中的“圍手術期護理”中的相關內容,為了有效促進手術患者的康復,本文基于此進行研究,選擇2019年3月到2020年8月的120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詳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項目所有成員均為手術治療患者,均為2019年3月~2020年8月入院治療,項目組最終確認入組120例,患者入研究組之前均認真閱讀《知情同意書》,并在上面簽字。所有研究對象以公正自愿的原則入組,并通過隨機抽簽的方法確定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27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觀察組平均年齡(45.05±16.45)歲,其中最大68歲,最小25歲,對照組平均(46.44±16.27)歲,最大69歲,最小24歲。所有病歷資料符合倫理標準,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一般資料經過SPSS統計學軟件驗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確定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1)所有患者為到我院進行手術外科治療的患者,患者均具備手術適應癥;(2)所有患者的病情診斷均符合標準和原則;(3)患者存在完整的臨床資料。

1.2.2排除標準

(1)其他醫院轉入我院治療的患者;(2)近期存在過其他手術史或創傷史的患者[3];(3)存在手術禁忌癥;(4)凝血功能異常,1周之內服用過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的患者;(4)合并嚴重的心臟、肝臟、腎臟等多臟器器質性病變的患者[4];(5)精神障礙、意識障礙、無法進行溝通與交流的患者。

1.3護理方法

1.3.1對照組

以常規的護理進行干預,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手術風險評估,手術以前為患者積極的進行準備,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為患者進行簡單的宣教等,協助患者做好一系列準備,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并協助麻醉科醫師進行麻醉,協助主刀醫師進行手術,手術中要注意保護患者的安全,避免存在較多的熱量喪失等。

1.3.2觀察組

以對照組護理為基礎,提供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護理如下:

(1)建立快速康復護理小組:確定快速康復護理小組,護理之前對所有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并提出整改的護理模式,分析在護理中存在的缺陷,對護理手段進行補充,定期對護理小組的相關成員進行護理知識的考核。

(2)基本調查:索引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國萬方數據庫、中國維普數據庫、中國超星數據庫等數據資源,查詢關于手術室護理中快速康復的相關文獻。通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小組分析我院患者的既往病歷并聯合搜集的資料制定具體的快速外科康復計劃,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具體的護理防護計劃,并積極的指導患者取得良好的配合。

(3)快速康復護理落實: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還要注意對患者進行術中保暖,控制患者體溫的恒定,對于輸注患者體內的液體需要進行預熱處理,腹腔鏡手術建立氣腹的患者要保證輸注體內的CO2 ̄氣體溫度維持在38℃左右,需應用呼吸機的患者還需對呼吸機進行加溫。有效的對手術的相關流程進行改善,強化護士和醫師之間的默契配合度,盡量減少手術操作中出現的失誤,堅持無菌操作的原則,避免出現術中感染。強化對手術室的消毒工作,手術以后積極的對患者進行抗感染的干預,降低患者手術以后出現的疼痛,對需要進行引流的患者要妥善安置引流管,并根據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止痛干預,手術以后將患者送到麻醉室留觀,直到患者完全康復后送歸病房,并和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

1.4觀察指標

(1)手術室內恢復指標:包括患者的停止輸液時間和麻醉時間。

(2)術后康復指標:包括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

1.5統計學方法

文中數據以IBM SPSS26.0作統計學驗證。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率)記為(n/%),計算出卡方值(x2);計量資料(手術室內恢復指標、心理狀況、術后康復指標)記為(x±s),計算出t(Student's test)值。二組數據之間的差異性驗證均以“P<0.05”表示,記為數據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則“P>0.05”,記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手術室內恢復

觀察組停止輸液時間、麻醉清醒時間都比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術后康復指標

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都比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一般患者有15%的機會在手術后出現感染,感染又包括接口感染和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具有較高的發生率,這是一種常見的局部組織感染,隨著感染嚴重程度的增加,患者又會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發展成為全身感染,這對患者的術后康復會產生制約;有一部分患者會有術后出現出血的癥狀,術后出血也會對患者的康復產生影響,術后出血同時也是導致患者出現切口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這種狀況會對患者的整體恢復產生制約,也要引起臨床的重視;一些手術患者會在手術之后發生吻合口瘺,這種情況會大大降低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為此預防患者出現術后吻合口瘺也是十分重要的護理。

本文主要研究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在手術室物理中所發揮的作用,快速外科康復理念在護理過程中可以堅持以患者為本的護理原則,其能堅持整體性的護理概念,充分的將術前教育、疼痛控制、術中保護、術后康復等多學科融為一體。而且這種護理能夠堅持循證醫學的原則,可以充分以過去的護理模式和取得的成果、收獲的經驗等作為依據,為患者提供護理幫助,這使得護理工作更加的科學和全面。

通過對本文結果進行分析能夠看出:(1)觀察組停止輸液時間、麻醉清醒時間都比對照組短。這說明對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可以使得手術室內的相關護理操作更加協調有序,為各項護理工作節省了時間,也能促進患者更快的清醒;(2)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都比對照組短。這主要是因為手術室內實施快速外科康復理念重視對患者輸注體內的液體、氣腹氣體的保溫工作,可以有效的促進胃腸功能的穩定,而且這種護理能夠協調操作,大大減少了錯誤操作等情況的幾率,減少了患者術中暴露的時間等,對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有重要意義。

此外本文所得的結果也和楊曉燕,黃文婷,楊曉清[5]在其文章中所得的結論有不謀而合之處,因此可以進行相互的論證。

綜上所述,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在手術室護理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標,使患者快速康復,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歐劍捷.探究分析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0,6(26):128-129+137.

[2]張秀珍.手術室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08):972-973.

[3]李額伶,楊云,黃錦鑫.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0,31(16):2664-2666.

[4]李東燕,郭淑梅.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14):7.

[5]楊曉燕,黃文婷,楊曉清.觀察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20,11(06):67-68.

作者簡介:

劉法芹(1975.12-),女,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本科,主管護士,從事手術室護理24年,工作單位: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

猜你喜歡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胃腸功能手術室護理
益生菌與常規抗病毒治療聯用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及對機體胃腸功能的影響觀察
系統化護理對闌尾炎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評價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婦科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大腹皮調節胃腸功能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輸尿管軟鏡碎石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肝膽外科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對比不同護理模式對腹部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