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覺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

2021-11-12 08:44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政委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張文全
民主與法制 2021年32期
關鍵詞:跨部門政法辦案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政委、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 張文全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最新理論成果,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強大的真理力量和磅礴的實踐偉力。加強政法領域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實踐要求,不斷提升執法司法質效,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有力舉措。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中,政法機關和法治部門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主動擁抱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努力讓執法辦案更高效、服務群眾更便捷、社會治理更智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創新發展實踐中,對加強政法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讓司法人員從大量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集中處理司法關鍵業務;強調要遵循司法規律,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強調要實施大數據戰略,把大數據作為推動公安工作創新發展的大引擎、培育戰斗力生成新的增長點,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強調要努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公共服務,實現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總結推廣“最多跑一次”“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網上辦、刷臉辦”等做法;強調要加快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推動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解決好異地訴訟難等問題。這些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政法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的歷史方位、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為新時代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政法工作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把握精神實質,堅決貫徹落實,主動順應科技發展新趨勢,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與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提升預知預警預防能力,提升執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提升社會治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真正實現科技賦能,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以跨部門智能辦案平臺建設應用為突破,推動實現辦案模式歷史性變革、辦案質量革命性提升。近年來,新疆兵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司法工作信息化智能化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要求,以構建司法責任制為目標,高效推進跨部門智能辦案平臺建設試點應用,組織開展3 輪技術攻關,完成75 項技術創新,攻堅突破了“三道關口”,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統一刑事案件證據適用標準,跨部門適用刑事案件罪名由試點初期的5 個擴展到102 個,并將刑事審判證據規則和證據指引融入辦案平臺,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統一偵查、起訴、審判各環節證據適用標準,研發瑕疵證據智能識別、風險提示預警等功能,嚴密案件網上流程監控,構建起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之間制約監督的剛性機制,切斷案件“帶病流轉”通道,讓司法腐敗沒有空間。打破政法機關間的“數據壁壘”。依托跨部門智能辦案平臺,優化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辦案系統,在全國率先推進公安警綜系統、刑專平臺整合,完善公檢法跨部門數據共享機制,打破“數據壁壘”,實現刑事案件全流程網上運行。同時,運用圖文智能識別、語音轉寫、維漢互譯等技術,研發“法律法規查詢和類案檢索”“要素式審訊”等功能模塊,實現標準化電子筆錄、電子卷宗同步自動生成,司法辦案更加科學規范、智能高效。破解庭審質證“雙軌制”弊端。充分運用語音識別、圖文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技術攻關,在公檢法跨部門智能辦案平臺中,嵌入電子質證功能,全面推行庭審電子化質證“單軌制”,切實解決庭審質證流程繁瑣等突出問題,有效克服電子卷宗與紙質卷宗同時移送、重復勞動的“雙軌制”弊端,庭審質證質量和效率大幅度提升。試點應用成效顯著。兵團跨部門智能辦案平臺在各級司法機關從“用起來”到“真的用”再到“用得好”,已經融入刑事訴訟全流程、各環節,帶動司法辦案模式實現歷史性變革、辦案質效得到革命性提升。辦案效率明顯提高。平臺的全面應用,有效減少偵查、起訴、審判各環節重復性勞動,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人均辦案數量較平臺使用前分別增加31.2%、28.4%、55.1%。辦案質量得到保證。通過平臺構建制約監督的剛性機制,把“人為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拒之門外,有效防止“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平臺試點應用以來,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案件中“存疑不訴案件”為零,檢察機關受理案件的退偵率由原來的28%,降至現在的4.9%,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有罪判決率達100%。干警素質全面提升。

跨部門智能辦案平臺的全面應用,倒逼干警主動學習掌握新技術、潛心鉆研司法業務,帶動了新老干警業務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推進政法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中努力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安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推進政法工作信息智能化建設為抓手,切實提升政法機關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努力做到便民利民惠民安民。要以“便民”為立足點,把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作為深化政法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加快推進“智慧公安”“智慧法院”“智慧檢察”“智慧司法”建設,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推廣“網上辦”“一次辦”“異地辦”和“遠程庭審”“在線調解”“不見面審批”等便民利民服務,切實做到讓政法服務“多上線”,讓群眾辦事“少跑腿”。要以“利民”為切入點,把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作為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抓手,加強市域社會治理創新,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社會治理領域的深度應用,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網格,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拓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渠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要以“惠民”為關注重點,把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作為拓展延伸法學會服務功能的有力抓手,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為法學法律界開展法學研究、學術交流、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提供有力支撐,組織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常態化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依法行政大培訓”“職工群眾法治大培訓”“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等活動,切實把法學會服務功能延伸到基層一線和人民群眾身邊,打通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要以“安民”為著力點,把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作為防范打擊違法犯罪、維護公共安全的有力抓手,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在防范重大風險、應對重大挑戰、預防打擊違法犯罪中的深度應用,加快“雪亮工程”“智慧邊防”建設,健全完善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風險研判能力、預知預警預防能力和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依法高效處置能力,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猜你喜歡
跨部門政法辦案
我國將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事項開展跨部門綜合監管
辦實事解難題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質效
政法科技創新支撐社會治理 賦能平安中國建設——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在京揭牌
扎實開展教育整頓,打造過硬政法鐵軍
疫情防控與檢察辦案“兩不誤”——河北檢察機關積極探索“無接觸”辦案
跨部門項目團隊合作績效管理研究
“跨地區”、“跨部門”、“跨幣種”協同監管方法研究及政策建議
搶錢的破綻
聯動:高??绮块T機關黨支部活動方式創新探索
書法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