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握學習理論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2021-11-12 15:09陳麗萍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關鍵詞:布盧姆矯正教師

陳麗萍

杭州師范大學

一、“掌握學習”教學理論概述

1.“掌握學習”教學理論的基本含義。

“掌握學習”,是指以班級教學為基礎,輔之以經常的、及時的反饋——矯正環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個別幫助,使學生掌握一個單元后,再進行下一單元較高級的學習,從而使學生達到課程目標所規定的標準。

布盧姆的學生提到掌握學習包括兩個意思。首先,掌握學習是一種有關教與學的樂觀主義的理論。布盧姆否定傳統將學生分等的觀點,他認為那些不及格的學生只是按學生在班級的名次而定,并不代表他們沒有掌握。

2.“掌握學習”的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掌握學習”的準備階段。

(1)給掌握下定義。首先,教師要規定所有學生學習的材料并且制定課程目標。其次教師要準備涵蓋所有這些目標并在課程結束時實施的終結性考試。最后教師應當該考試的分數來表示掌握的成績。學生成績高于這一預定標準,便作為“掌握者”。

(2)為掌握制定計劃。首先,教師要把需要掌握的課程分解成較小的學習單元,一般包括兩星期的教學材料。其次,教師要把這些單元按順序排好。然后,根據教學單元,編制診斷性測驗,用來測試學習者對新任務的先前準備狀態。再次,教師要為每個單元設計反饋——矯正程序。

第二階段:“掌握學習”的實施階段。

(1)為學生定向,為掌握而學。定向階段對于大多數學生樹立信心和形成學習動機極為關鍵。學生要知道分等程序是根據既定的標準,而不是依據在班里的次序。對于學習困難需要額外時間的同學,教師要表明他們能夠得到所需的一切的幫助并且他們能取得進步。

(2)為掌握而教。教師在上課之前對學生進行診斷性測試,了解學生的準備狀態,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幫助。然后教師開始群體教學,在一單元講授完成時,教師要進行第一次形成性測驗為師生提供反饋。在矯正性建議以及其他學生的幫助下,學生要復習并矯正他未掌握的知識。接著在二至三天之內,對學生進行第二次平行形式的形成性測試,來檢驗學生是否掌握第一次測驗中未掌握的知識。

(3)為掌握而評價。布盧姆強調進行不同的測驗方式,以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進行有效的評價。教學前的診斷性測試是為了了解學生的準備狀態;教學中的形成性測試,是為了使教師及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做及時的反饋和矯正;教學后的終結性評價,主要是為達到標準的學生評定相應的等級。

二、對“掌握學習”教學理論的簡要評析

1.“掌握學習”教學理論的優越性。

(1)對學生的影響。第一,提高學習成績。教師提供的反饋和矯正手段貫穿掌握學習的始終,此外,他們也能得到同伴、小組和其他教學材料的幫助。尤其是對于后進生而言,他們能利用課外的時間查漏補缺,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避免后進生因掌握較差而打擊學習積極性。研究發現掌握班中大約五分之四的學生能夠達到常規班中優秀學生所能達到的水準。第二,增強自我效能感。傳統課堂認為學習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高度穩定的,后天較難改變。但在掌握性學習中,學生能夠得到教師的肯定、有利的學習條件能使學生得到多次成功,這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從最初依賴教師的肯定,到逐步轉向對自我學習能力的肯定,對自身學習能力充滿信心。

(2)對教師的影響。第一,增強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信心。在掌握學習中,教師在大約一個月以后便能逐漸注意到學生在學習成績、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等方面的轉變。他們可以從學生取得的進步中明白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是可以改變的,并且意識到要努力為學生創設相對公平的學習環境,相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潛力,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第二,增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在掌握性教學的條件下,班級的平均分提高,后進生的學習也有了顯著的進步,這能夠提高教師的自信心:采用掌握性教學確實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動機。教師們對學生充滿熱愛,對教學充滿激情,他們不僅僅是教學人員,也是研究者,他們的教學實踐與反思將不斷推動教學進行改革。

(3)對師生關系的影響。第一,有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教學,學生已實現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多次的反饋——矯正程序及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幫助,并及時鼓勵學生。學生在心理上趨向教師,也在一次次收獲成功的體驗中拉近了與教師的心靈距離。第二,有利于形成相互合作的同學關系。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成績取決于他在班級的名次,這就強調了學生的競爭,但布盧姆認為應建立排除競爭在外的掌握與優秀的標準,然后通過適當努力使盡可能多的學生達到這些標準。在排除了競爭的小組合作中,學生減少了因競爭產生的焦慮與敵意,每個成員都能提出自己的困難,也在討論中也鞏固了自己的學習。

2.“掌握學習”教學理論的局限性。

(1)犧牲優生的發展。掌握學習主要服務于大多數同學,要求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達到相同的目標。從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序來看,該教學理論忽視了優生的培養,僅有的一次單元結束時的形成性測驗后,優生只能“自由參加提高性活動或做‘慢’生的個別輔導者”,而沒有進一步的拓展與創新。這是對50 年代“天才教育”的矯枉過正,卻也是掌握學習無法避免的缺陷。

(2)加重師生負擔。掌握學習對教師提出高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有精準的把握,這樣教師才能把教科書上的內容編成學習單元,并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提供有效的矯正手段。此外,掌握學習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如果教師一味依靠延長教學時間和布置大量作業而忽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從長遠來看也問題頗多。未來的教育研究可以考慮將大數據應用于掌握學習教學實踐,通過建立數據庫的形式幫助教師減輕在制定測驗和矯正材料方面的壓力,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開展個別矯正和教學反思。

(3)不符合我國的教育現狀。我國自科舉制出現以來,便以考試的形式來篩選人才,現存的中高考都以考試名次決定學生最終去往何種層次的高中和大學,學生之間的比較和競爭始終存在。而掌握學習最適用于排除了競爭的教育環境下。因此,掌握學習不適用于我國大部分公立學校。此外,布盧姆所推崇的小組合作在實際教學中收效甚微,在以競爭為前提的合作中,學生之間存在著焦慮和敵意,自身的發展優先于組員之間的合作?;谖覈慕逃F狀,掌握學習可以應用于輔導機構或者農村的薄弱學校,這些環境弱化了學生之間的競爭,能體現掌握學習的價值。

三、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1.改變傳統的學生觀。

傳統的觀念將學生分等,認為學生的能力是相對穩定且較難改變的,因此教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優等生上卻忽視了后進生,導致兩極分化日益嚴峻,破壞教育公平,影響教育質量。新課標指出要“構建高中英語共同基礎,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這與掌握學習提出的使大部分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一門學科的觀念是一致的。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課程內容要面向全體學生,強調基礎性,使學生都能通過必修課程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同時,應當開設形式多樣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并促進優等生的自我提升。在教學方面,教師既要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要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發掘學生的潛能。

2.倡導合作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灌輸為主,強調教師在課堂的權威地位,完全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因此,布盧姆在掌握學習中強調小組研究和有效性,這一點與新課標提出的開展合作學習不謀而合??紤]到英語學科的特點,教師要精心設計英語學習活動,如讓學生角色扮演、設計海報、設計廣告等,明確活動目的和分工要求,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相互學習、發揮所長,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他們協調合作的能力。此外,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3.優化教學設計。

從布盧姆的教學實施程序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學前的診斷性測試對于了解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很有必要。因此我們進行教學設計時要:

(1)認真分析單元的教學內容,明確語篇的類型和文體特點。

(2)做好學情分析,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情感特征,修改和調整教學內容和難度。

(3)把學習內容分解成較小的學習單元,并有序組織起來。教師在設計每個階段的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前后活動的銜接,同時根據教學需要適當改編教材。

4.重視反饋與評價。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終結性評價,忽視思維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更關注學生的知識生成過程,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相對客觀和全面的判斷,更有利于學生依據評價調整學習方式。形成性評價不僅包含對語言知識的考查,也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因素。而教師在評價中應注意要基于學生原有的能力水平,依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共同設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創造情景,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自主修正。

5.豐富學習資源。

布盧姆早已提出教學材料不能局限于教科書,多樣化的教學材料有助于師生雙方克服學習方面的被動感,如練習冊和程序化的教學單元、視聽方法與學術性游戲。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更要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并整合英語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知識,做到:利用云盤技術,建立班級共享云盤,上傳共享豐富的文化資源;利用慕課網站,讓學生接觸到優質的學習資源;利用學習通、超星爾雅等社交學習軟件,鼓勵學生課后與同班同學甚至是世界各地的英語學習者進行交流;加強對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激發教師使用新技術教學的動機,推動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6.重視非智力因素。

布盧姆十分注重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習者的情感、意志、性格、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雖然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但直接制約和影響認知過程。然而在傳統教育中,學校和家長過分注重智力因素,僅以分數來評判學生,挫傷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重視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重要作用,不斷鼓勵學生,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會欣賞他們潛在的價值,使學生獲得全方面的發展與成長。

猜你喜歡
布盧姆矯正教師
疫情背景下“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的應用
最美教師
把握每一分鐘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體態矯正”到底是什么?
把握每一分鐘
把握每一分鐘
矯正牙齒,不只是為了美
矯正牙齒,現在開始也不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