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優化策略分析

2021-11-12 15:09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專業課程導向

王 振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何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呢?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主要就是要求職業院校要與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進行人才培養要密切結合地方經濟的實際需要。這也就是要求職業院校首先要對市場上的各類人才需求情況進行準確的把握,然后再結合本身的實際條件,進行課程內容調整,對專業設計進行優化,注重進行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這樣才能為學生以后的順利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職業教育培養出的所謂人才在實際的就業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主要是由于現實職業教育與社會的實際需求脫節,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出現了失衡。從現代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來看,為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應用技能型人才應該是高職院校最終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目前所存在問題的分析

根據計算機專業的特點,伴隨著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不斷加強,為讓學生適應未來職業市場的實際需要,各大高職院校都加強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并且在提高畢業生就業效果方面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來看,當前高職計算機專業所采用的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1.專業課程的設置不合理。

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實踐性特別強,那么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就必須處理好實踐操作課程與理論知識為主課程之間的關系。但是,目前不管是在理論課程方面還是在實踐操作課程方面,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實際設置情況,都只是進行課程目標的落實,并沒有和就業進行非常密切聯系,這就影響了專業課程最終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

2.教學方法比較孤立。

目前,在課堂組織時高職計算機專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多數沒有從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入手來進行教學設計,很大一部分是對高校的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模式實行盲目照搬,在落實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等具有實踐效果的教學方法時往往出現了偏差,這就會導致學生對計算機行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無法深入了解,最終影響了對未來就業的合理定位。

3.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夠科學。

計算機專業教師沒有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有效的指導,他們多是在上學期間對其進行“填鴨式”教學,這就導致學生往往是在接近就業的時候才想起來進行職業規劃。因此,他們沒有了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意義。

4.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不夠。

高職院校進行產學研模式的建設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與企業合作能力缺乏,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很難。此外,建設實踐教學基地不足,計算機專業學生無法完成實際動手操作訓練,影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能與就業需求進行有效對接。

5.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合理。

在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中,往往側重于學生的專業成績考核,忽視了學生專業能力發展的素質考核,沒有從就業的角度全面客觀的考核學生的專業素質,最終影響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二、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模式優化策略

1.優化專業課程設置,引導未來就業方向。

高職院校在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建設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首先要強化對專業課程的設計,注重學生專業學習內容與就業前景的銜接,引導未來就業方向。在進行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計中,學校要根據計算機專業的固有特點,結合各門課程的性質,來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提高,引導學生認識“是什么”與“學什么”這樣的基本問題;注意相關課程結構的變換,突出計算機專業的特點;在課程的最終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就業能力的需求,完善計算機相關理論,調整實踐操作的技能,使其與就業這一最終目標進行統一;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和畢業生的未來就業,對課程內容進行適當增減,避免跟風和盲從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置,以“夠用”為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為減少“吃多了”的干擾,真正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可以在不同的學期重復設置同一類但不同深度的課程,按照深度遞增的方法對課程內容不斷地完善,不斷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協調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平衡,注重課程教學,服務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盡最大可能滿足學生未來的就業需要。

2.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實踐能力。

為了適應未來就業市場的需要,在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進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更要傳授他們如何進行獨立思考和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自己的能力水平進行不斷地調整,才能適應就業形勢的未來變化。高職計算機專業在進行優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該以就業為導向選擇學習方法,必須能夠適應學生未來的生存與發展需求。

3.強化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就業指導。

高職計算機專業應該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從新生入學之時,高職院校就應該對專業課程建設體系進行完善,滲透強化就業觀念。想避免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臨時抱佛腳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學院要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未來就業兩者之間的聯系。通過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方案的不斷調整與完善,加強引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結合未來的就業方向來進行自我探索與思考,逐步增強學生的自我認知意識,準確定位就業努力的方向,根據專業知識的實際學習情況,拓展獲得就業信息的多種渠道,最終落實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最終實施。

4.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在進行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評價過程中,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側重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評價,測試出學生職業能力的未來前景,并結合最終評價信息,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前景提出綜合要求。在教學評價機制設置時,學校應引入各種評價主體。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在計算機專業課上的具體表現情況進行評價,考核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最終掌握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給出課程評價結果。其次,企業可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評價。另外,也可以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對學生的就業素養進行全面分析。

三、小結

在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學校要深入認識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的實際意義,從多角度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了解和分析,發掘其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優化,創新教育教學方法,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注重學生就業意識和專業素質的培養,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最終為學生未來的順利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計算機專業專業課程導向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研究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淺析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