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

2021-11-12 09:43林麗娥
文學天地 2021年8期
關鍵詞:合理運用初中歷史教學

林麗娥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教育事業進行了很大的改革,特別是對于歷史課堂中史料知識的運用,有了很大的突破。如何對史料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诖?,以下對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史料知識;合理運用

引言

史料通常指可以作為研究或者討論歷史根據的資料,人們可以通過史料來還原、反映、解釋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某一時期的社會實際情況。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通過運用生動翔實的史料能夠幫助學生對“歷史的事物”有更加清晰而準確地認識,所以教師要深刻認識各種史料對歷史教學具有的重要功能,并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助力學生全面提高學習效果。初中學生首次接觸歷史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史料來加深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和認識,在史料證據作用輔助下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歷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整體的學習效果。

一、淺談史料知識的應用現狀

(一)部分史料知識難度較高

歷史科目對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多的了解,老師通常會把一些較難理解的史料知識引入課堂。這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不但沒有幫助,可能還會降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對歷史學科產生排斥心理。1.2史料引用不正確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有時候為了提升教學的效果,可能會引用一些史料知識,史料知識引用是否正確成為了一個問題?,F今,網絡上的史料知識種類很多,史料知識是否真實很難辨認。如果教師把錯誤的史料知識引入課堂,可能會讓學生對歷史事件產生錯誤的認識,歪曲歷史真相。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忽略了對學生史料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都只是將注意力放在對歷史知識的講解中,很少有教師關注到培養學生的史料閱讀能力。這就造成學生的史料閱讀能力不足,學生不能很好地通過文字去獲取歷史知識,使得自己的思維受到束縛,不能對歷史事件進行理解和推測。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忽視了對學生史料閱讀能力的培養。而這些不足會在考試中看出來,這就是教師在歷史課堂上努力地教,學生也學得很認真,但是每次考試的成績總是得不到提高的原因。很多學生不能全面地掌握歷史知識,就是因為他們不能通暢地閱讀,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不到位。

(三)史料知識運用不充分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選用恰當的史料知識進行講解。因為對于初中生來說,歷史是一門新的學科,可以說以往從來沒有接觸過,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把難點放在后面,保證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有一個緩沖的過程,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老師都沒有對歷史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進行研究,就把它引申到課堂中,使得學生無法理解。從而導致史料知識運用不充分,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

(一)巧提問題,導學導思

在歷史教學中,圍繞史料設計有啟發性的問題,能促進學生深度閱讀史料,提升歷史理解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置進階提問,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展開學習。如在開展關于李鴻章的專題教學時,教師引入了李鴻章在簽訂《馬關條約》后的回國奏報:“后患將不可知,臣昏耋,實無能為。深盼皇上振勵于上,內外臣工齊心協力,及早變法求才,自強克敵?!苯又處熖岢鍪聦嵭詥栴}:“李鴻章是否也有制度變革的思想?”學生如能結合材料和教師引用的史料,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出來。接著教師引入關于戊戌變法過程的材料,并提出概括性問題:“為什么李鴻章沒有在戊戌變法中發揮重要作用?”本問題旨在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當時的政治形勢,認識清政府在本質上難容變法。最后,教師引入關于戊戌變法結果的材料,并提出反思性問題:“為什么李鴻章要設法保護維新派人士?請從歷史發展必然趨勢的角度回答?!痹谶@樣的教學活動中,由淺至深地引導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史料的意義。

(二)依據學生發展特點選用正確史料內容

在歷史課堂中,老師除了要貫徹、落實史料教學,還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發展需求選用正確的史料內容,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課本內容,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在實際運用史料內容時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從課本教材內容出發,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史料內容。部編版的教材經過重重優化改進,其排版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認知特點,因此,老師就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有用資源,培養學生的史料學習意識。比如,在學習《百家爭鳴》這一單元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借助書上所展示的《老子》《論語》《孟子》《韓非子》等歷史典籍,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文字感受每一學派的哲學思想觀念。與此同時,老師通過具體的文字表述讓學生進一步學會比較探究的學習方法,比較每一學派中不同時期代表人物的發展特點,及各個學派的思想分歧。比如,儒家強調“仁政”,而法家卻倡導“以法治國”。第二,借助多媒體資源,豐富史料內容及呈現方式。比如,在學習《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這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融合現代信息技術,豐富、創新史料的呈現方式。如老師可以通過播放紀錄片《絲綢之路》,讓學生了解這條“路”對當時中國發展的影響。此外,老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史料內容精簡化、動漫化,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相關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看待歷史,樹立全局意識。

(三)對史料進行篩選,利用史料為教學內容作鋪墊

史料是研究或者討論歷史根據的資料,可以代表歷史當不一定是絕對客觀真實的。有俗話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币虼?,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引用史料時應為學生負責,對史料進行一定的篩選。同時,對民間傳說、稗官野史等史料可以用來輔助教學,但是絕不能將其視為正史。在對史料進行引用講解時更不能對某一歷史下定論,會使學生對歷史產生錯誤的理解。選擇正確且合適的史料后,教師可以在歷史課堂上先講解一段史料作為一堂課的開始,為接下來講解歷史知識作鋪墊。史料的內容可以是名人的習慣愛好,也可以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歷史故事,最好與接下來要講解的歷史知識有一定的聯系。先通過史料引起學生的興趣,再不著痕跡的引入教學內容,激起學生的探索求知欲。利用史料作為教學的鋪墊,“拋磚引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運用史料的差異性,拓寬學生的視野

從對史料內容的分析來看,同一主題、同一事件或同一歷史人物的評價,因為視角或立場的不同而具有多樣性,因立場的不同結論也會不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勇于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體驗歷史的豐富與精彩。

結束語

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對于歷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史料知識的講解是歷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和滿足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史料知識能直觀的反應那個時代,能夠更好的體現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

參考文獻

[1]楊利鋒.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合理運用的思考[J].新智慧,2019(33):101.

[2]吳培堅.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知識的合理運用[J].新課程(下),2019(10):86.

[3]鄭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合理運用史料知識[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2):122.

[4]張紅艷.史料知識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新課程(中),2016(09):73.

[5]康美英.初中歷史史料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6.

猜你喜歡
合理運用初中歷史教學
多媒體在小學教學中之我見
淺析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游戲的合理應用
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應用漫談
涉眾型尋滋案中視聽資料的運用
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途徑
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策略
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科學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激勵機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