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印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太上說天妃救苦靈驗經》卷頭插圖解析

2021-11-13 00:52趙璟寧
名家名作 2021年1期
關鍵詞:媽祖鄭和西洋

趙璟寧

一、天妃信仰的起源

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普遍存在著信仰媽祖的傳統,媽祖是真實的人物,去世之后被人們祭祀,成為人們心中的神仙。北宋中期人們開始信仰媽祖,即天妃信仰,剛開始只是人們對海神的一種崇拜心理,隨著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這種民間信仰漸漸流傳到了更廣闊的地方。媽祖文化傳承著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閃閃發光,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構成要素,同時也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元素。歷史長河中,媽祖文化與儒釋道思想有著錯綜復雜的交融,它伴隨著外交、海上貿易。

由宋至清,在這大約一千年的時間內,不管是開展海上外交、漕運,還是進行商貿、漁業活動,航海前人們一定要祭奠天妃,希望可以更加安全地通航。同時,在船舶中,往往也會將天妃神位擺放在重要的位置,這樣就能進行祭拜。一直到今天,這樣的風俗在沿海地區依舊沿襲下來,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項民俗活動。過去,只要跟大海有比較密切的聯系,人們都會崇拜天妃,天妃的身上充滿了慈愛的光芒,可以幫助出海的人,讓他們平安,幫助他們化險為夷,所以人們對天妃進行祭拜,希望她能夠提供護佑。這樣的情況在古時候是比較常見的,因為那時候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就將對自然的敬畏歸結到神明的身上,并且進行崇拜。航海者當然也是如此,希望得到保佑,讓自己的出海更加安全順暢。所以對天妃的信仰,已經成了一種信念。從古航海的歷史可以看出,天妃給了水手很大的精神支持,使他們在海上的活動得到了心靈的慰藉。在他們心里天妃就像一個保護神,在危難時刻會及時出現,毫無疑問,這種心理的暗示深深地鼓勵了航海員,給他們增加了很大的勇氣,而且持續地激勵航海員與大海作戰,從而逐漸發展了航海業。

二、天妃信仰的政治、文化背景

在明初時期,當時的洪武、永樂、宣德皇帝就非常重視天妃,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天妃在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這樣就使其出現一定的皇權色彩。在永樂年間,這樣的信仰活動達到了高潮,這期間政府非??粗靥戾淖饔门c價值。當時在海島上有各種復雜的勢力,包括倭寇、反明勢力等,當時的沿海區域并不太平,對于政府的統治是不利的。這也引起了朱元璋的關注,為保障這些區域的平靜,他開始禁海,并且專門建設衛所,應對各種隱患,同時,為迎合沿海居民對天妃的崇拜與信仰,他針對性地推出了《敕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圣妃詔》,明文對信仰活動進行了說明。而在之后的時間里,朱棣同樣非常重視海外經營,并且開展了大量的海事活動,鄭和、侯顯就是當時比較有名的代表。由此,海外交往同樣非常頻繁,對于天妃也進行了敕封庇護。所以,看重天妃的作用與這期間的海洋形勢、海洋政策、民間思潮等有重要的關聯,體現了當時皇權、神權的合一。鄭和航海在當時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其中有比較濃厚的天妃信仰,由此,也讓其在沿海區域受到了更多的崇拜。這一點在福建達到了頂點,這是因為鄭和在該區域經常駐留,這會讓該區域變得更加安穩,使下西洋活動更加穩定地推進。

天妃信仰滲透了傳統的儒家文化思想,并帶有道教、佛教的特點,還融合很多巫覡、海洋方面的風俗,這是我國比較獨特的信仰產生的過程,其中的天人合一現象非常鮮明,從而顯示出媽祖文化多維度的包容性,構成包羅萬象的媽祖文化。

三、《太上說天妃救苦靈驗經》插圖解析

這幅圖是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 年)刊印的雕版佛畫巨制。根據《太上說天妃救苦靈驗經》跋語中記錄的內容能夠看得出, 在永樂十五年,僧勝慧法師和鄭和二人,一起經歷了第五次下西洋的歷程。勝慧在臨行前發愿:“天妃要保人船無事,發心告許《天妃靈驗妙經》一藏,用作匡扶,祈求平善?!钡窃趧倩鄯◣熡谟罉肥吣昊毓枢l后,沒有來得及印刷經便去世了。然而,他在去世之前留下了遺言,自己的財產用來印造大量的《天妃經》,爰有永樂十八年(1420 年)刊印《太上說天妃救苦靈驗經》這一舉動。在1420 年5 月20 日,天妃經得以印出。明朝政府實行的海洋政策和沿海民間社會意識形態的形成是造成宗教信仰在鄭和的活動和海上航行中崛起的主要因素。鄭和下西洋是有自己的政治和經濟目的的,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海外探險的目的所在,這一點從天妃信仰活動就可以看出,這種活動滲透到了明初政教合一的理念中?!短险f天妃救苦靈驗經》同樣體現了四點重要的內容:第一,對天妃的慈祥、恩典不斷地進行宣傳,讓人們感受到她的無限力量;第二,介紹天妃裝束、形象、禮儀及所體現的保國安民的形式;第三,介紹天妃保佑當時航海和救助的具體內容;第四,賦予天妃所保佑的政教合一的思想。

整幅圖由六面相連接而成,所繪為天妃助鄭和下西洋的故事,下西洋的目標是讓天妃成為大西洋的光榮守護者,同時也為新的航海旅程祈禱。圖上部為天妃與其扈從諸神,下為船隊。在《天妃經》卷首的插圖里,能夠看出:(1)上圖中所畫的是天妃宮中的畫面。天妃坐在宮中,戴著皇冠,手捧著圭璧,殿上祥云繚繞,彰顯出海神的威武儀表,有兩個侍者在天妃的身后執雉扇護衛,文武侍衛們都站在臺階的前面。庭前站著千里眼、順風耳,臺階下面波濤翻涌,處處是船只。在圖的中間,天妃的位置是在艦隊上方,這意味著無論在哪里都有天妃跟隨,天妃像是守護神一樣的存在,她的存在就是為了確保航行的安全。這一祈福心理,對于海員而言,能夠起到一定程度的安慰,大大提高海員的自信心,激勵他們與海洋的危險作斗爭,從而獲得戰勝危難的秘訣。鄭和在太倉所立的(通番事躋之記)碑中顯示出:“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之神,威靈怖于巨海,功德著于太常,尚矣。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今經七次。每統領官兵數萬人,海船百余艘,自太倉開洋……涉滄溟十萬余里……海洋之壯,變態無時……直有險阻,一呼神號,感應如響。即有神燈燭于帆檣。靈光一臨,則變險為夷,舟師恬然,咸保無虞?!闭且环N真實的印證。(2)再觀插圖后面,偏上部位繪著一尊仙氣縹緲的觀音菩薩,觀音之后還有三尊菩薩羅漢,自然而然能夠聯想到天妃是觀音的徒弟,這部分繪畫表達了對施資刊經者勝慧法師跟隨觀音、天妃保護船隊遠航西洋功成圓滿的祝福。(3)向后看去,圖中間和后面是天妃帶領部下在天上巡視,下面是波濤洶涌的大海,五艘大船按順序擺開陣勢,寓意著正在海中航行,繪畫中的鄭和下西洋是如今發現的最早的繪畫資料,驗證了鄭和下西洋的真實性,所以愈發珍貴?!短戾洝芬婚_頭的插圖給我們展現了歷史中的寶船樣式。圖中的船,艏艉突出,船舷巨大,吃水非常深,同歷史中記載的福船形象吻合。仔細觀察畫中船隊航行的圖像,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氣勢磅礴的畫面,所以仍然會為鄭和下西洋感到震驚。

四、天妃形象表現的意義

全畫展現的是天妃和觀音諸神正在云頭護佑鄭和的船隊下西洋的磅礴景象。雕版繪制的天妃形象實際是從她的原形所派生出來的。從意象到具體形象的呈現,介于對神靈的信仰和現世被人們無窮無盡地復制刻畫出來,這里就要思考“表現”和“再現”的本質區別:當人們信仰身披祥瑞的有具體形象的神靈的時候,此時的工藝大師只是作為一個復刻者,決定了他的使命就是無休止地復制一個不能復制的對象?!蛾愐幵僭臁肥俏坐櫹壬P下的著作,其中的《再論劉薩訶——圣僧的創造與瑞像的發生》內容針對祥瑞圖進行闡述,它是一種基于思維中的圖像,一種對經典表現的再表現,它不是藝術再現的原始模型,而是藝術再現的本身,這種瑞像圖的作用主要是概念的,而不是視覺的,作者所體現的場景空間和敘事結構是有邏輯的。這里的天妃形象正合理地說明了此點。

五、結語

天妃信仰自宋代產生,流傳至今已經歷了1000 多年的歷史。天妃信仰是我國民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一部分?!短险f天妃救苦靈驗經》所繪制的天妃助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為中國的民間信仰文化以及古代航海事業與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與證據,也體現了明代雕版技術的高超與藝術表現的魅力。

猜你喜歡
媽祖鄭和西洋
書法家鄭和新書藝精品鑒賞
早期氣管切開對于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體會
湄洲媽祖已分靈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
西洋菜煲陳腎湯
對西洋弦樂藝術民族化的探討
試論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中國“鄭和”號訓練艦 抵韓訪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