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紅色沙田
——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

2021-11-14 03:57楊羅先
清風 2021年9期
關鍵詞:何叔衡沙田寧鄉

文_楊羅先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 周年。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帶著習近平總書記“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的諄諄教誨,帶著學習黨史的初心,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湖南寧鄉紅色文化的發源地,走進沙田。

置身寧鄉四通八達的路網,走進沙田,有很多種方案,我必須優中選優,以最優的方案,最快的速度,抵達內心的那一片赤紅。這一次,我沿著沙田籍知名作家何立庠先生《品讀故鄉——沙田》指出的路線,在一路沉思中,把一疊稿紙徐徐鋪開。

沙田杓子沖,層巒疊嶂,正是這一方奇特的山水,孕育了中國共產黨立黨元勛之一的何叔衡。百年滄桑,我沿著當年毛澤東的游學之路,找到了杓子沖,找到了何叔衡。物換星移,他站成了一尊雕塑,站成了一棵大樹,站成了一首長詩中的留白。

在以何叔衡為題材的電影劇本《血鑄忠誠》的座談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何叔衡的孫子何海文。誰能想到,這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后代會在公路養護工的崗位上退休,定居湖南益陽市南縣。他用一生的實際行動,為爺爺何叔衡“我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增光添彩。

著名詩人陳惠芳在《何叔衡故居》一文中寫道:“楚江的隔壁是流沙河,流沙河的隔壁是沙田。陽光的隔壁是風雨,喧囂的隔壁是沉寂?!蔽也桓彝釉u論《血鑄忠誠》,猜想因文從政、政余從文、文政互補的譚仲池先生,古稀之年,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情懷擔當編劇,“雪山被吟成背脊,草地被唱成披風”,我應該感謝紅色文化的實踐者,為寧鄉這片常愛常新的紅色熱土,打扮梳妝。

沙田蘭馥沖,滋養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社會活動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人謝覺哉。我常常想,是什么力量讓彼時年過半百的老人,跟隨革命的隊伍,爬雪山過草地?百年故居,舊了又新,新了又舊。追隨的腳步,從四面八方走來。我分明看見,血雨腥風中的胡須,植根沙田的沃土,還在一寸一寸地生長。

那一年在寧鄉通程溫泉大酒店,一組王定國老人紅軍時期的照片,精神抖擻、和藹可親,給人們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這位和謝老風雨同舟的女紅軍,寧鄉人民尊敬和愛戴的定國大姐,在這里康健地度過了百歲生日。她在寧鄉市第一中學看望孩子們時,“同學們好,好好學習”的叮嚀至今還在耳邊回響。聆聽,回味,所有的音符都化成了教育強市的無形力量。

還有姜夢周,還有王凌波,在中國革命史上名震三湘的“寧鄉四髯”,或生于斯,或長于斯,共同譜寫出沙田歷史上可歌可泣的紅色傳奇。胡耀邦、鄧小平情系沙田,先后為何叔衡故居、謝覺哉故居題詞,讓紅色的火種代代相傳。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地方政府已經爭取到國家財政支持,凝心聚力,沙田正在打造文明實踐的紅色品牌。尤其令人鼓舞的是,在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親切關懷下,何叔衡故居管理處已經正式掛牌上班。

以紅色為主導,沙田正以崛起的雄姿,“吸天地之靈氣,納山水之精華”。沙田鄉黨委書記賀志亮說起沙田十八大以來的變化,難掩內心的興奮與激動:全鄉898 戶貧困戶已經實現現行標準下全部脫貧,升級版的“種養加”農業綜合開發,正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活力,老百姓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實惠。沙田鄉已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學區名錄”,去年接待游客10 多萬人。

“石筍破土,春來了;銅鑼一響,福到了;六寨登高,財來了”,這是沙田廣為流傳的民謠,沙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盡在其中。黨的百年歷史,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史。就要離開沙田的時候,我得知沙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正在編印精裝版的《紅色沙田》,在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認真學習“四史”的關鍵時刻,我真誠期盼,沙田長久積累下來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在偉大的新時代,一定會賦予新的形式,新的語言,新的格局。

猜你喜歡
何叔衡沙田寧鄉
從鹽田到沙田
墨韻書香
何叔衡:用生命踐行錚錚誓言
沙田鎮:“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頒布地
一件簡簡單單的毛衣
何叔衡:“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一大代表
月覽天下
我的爸爸
寧鄉市中小學開學微信繳費全覆蓋“智慧教育”持續推進
何叔衡,一個窮秀才的革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