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警院畢業生的就業困境與多元化就業

2021-11-18 17:35蔡榮鍇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就業多元化

摘要:司法警官院校畢業生因為自身行業的特殊性在就業上存在一定的桎梏,通過挖掘警校生自身的就業特點,分析就業困境,充分利用國家和社會上的政策利好,多元化、多渠道地拓展就業出路。

關鍵詞:就業;司法警院;政策性崗位;多元化

司法警院大都是大專院校,且不屬于技工類,專業的特殊性導致了他們在職業規劃上只能傾向于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輔助性人員的崗位,而這類崗位相對企業來說,準入門檻要高很多,且崗位少,現如今的警校大多進行擴招,致使出現了大量應屆畢業生供過于求的情況,警校生在就業出路的多樣性上變得尤為重要。

一、司法警院畢業生就業困境

(一)男女比例差距逐漸縮小

在每年的公務員招警考試中,女性的職位相對較少,而且在各類求職APP上的崗位匹配中,警校生的專業匹配結果也傾向于男性安保人員,而文職類的女生崗位大多要求本科以上學歷。警校女生的就業率低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排斥是勞動力市場上歧視的主要形式,它產生了弊病的三胞胎:不平等的機會、不平等的收入和非效率。[1]女性在求職中受歧視現象還是存在的。

(二)專業特殊性,就業面窄

司法警院培育的警校生以向監獄、戒毒輸出畢業生為主,但逢進必考,加上崗位有限,應屆畢業生中真正成為警察的人卻是鳳毛麟角,其他大部分畢業生步入社會后,反而由于他們所學的知識專業特殊性較強,學生往往無所適從,可以說,就業方向較統一、自主擇業能力較弱,競爭力不強,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較弱,以技能鍛煉為主這些種種反而成為了警校生畢業后找工作的短板,他們只能從事一些不限制學歷、不限制專業的行業,比如銷售、客服、安保、甚至是社區服務、微商等行業,所學非所用,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費。

(三)慢就業現象嚴重

針對廣東某司法警院2019屆畢業生進行畢業意向調研,從調研結果顯示,80%以上的學生認為當前的就業(或升學)壓力大,67.42%的學生希望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但在就業期望值方面,僅33.8%的學生對自己能否滿意就業比較有信心。平均初次就業期待薪酬在3500~5000之間,待遇不高。

2020年的疫情后,學生對于就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就業意向上,僅22.1%左右的學生選擇參加企業招聘,集中在高職類學生,他們在讀中專期間大多掌握了技工類的職業技能,在職業規劃中更傾向于企業的晉升空間和薪酬待遇。50%以上的學生趨向于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或者升學,選擇鐵飯碗或者升學慢就業來應對現今就業難的問題。而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聘、普通升學考試,都是一年一考,戰線長、競爭大。如果不能一擊即中,又是一年,這無形中拖長畢業生就業的時間成本。

二、擺脫就業困境,多元化就業出路

(一)避過蕭條期,進入增值期

大專學歷一直是許多司法警察院校畢業生最大的掣肘,不管是就業還是升學。警校生在入學之初就得先認識到這一點,可以制定普通專升本計劃,學歷的提升對自身今后的發展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升學是學生的“第二次高考”,可以挑選心儀的學校和專業,它是學生的自我增值期,能學習新技能,形成知識體系,走向更高的領域,也能通過本科的學歷往更高的門檻前進,既能避開經濟蕭條期,又能實現自我增值,以時間換空間。

(二)降低期望值,先就業再擇業

許多學生在入校前就抱著入警的信心和誓言,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總有部分畢業生只能從事其他或者相關行業。這時候就需要畢業生改變就業觀念,降低就業期待值,從相關行業、相關專業入手,先就業再擇業。

從當下的經濟形勢來看,疫情影響仍有不確定性,校園招聘崗位數量有所減少,“高期望”“慢就業”加劇。但公共安全的防控也催生了許多朝陽行業:社會需要更多的輔警、機場和地鐵安保人員、街道和社區志愿者。從改革的窗口——深圳對輔警的改革可以看到,這種輔助工作未嘗不可一試,對于專業特殊性的司法警院畢業生來說,既能保持專業優勢,又能繼續積累工作經驗再擇業。

其次,實現多元化就業,也可以把握住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利好,通過自主創新創業,申領創業補貼和自主創業免稅、減稅政策,實體門店大裁員催生了電商、主播、線上健身、網絡培訓等等“互聯網+就業”模式新興行業,給予了90后、00后的畢業生更多想象和發揮的空間。

(三)把握機遇期,關注政策性崗位

在對廣東某司法警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中顯示,在理想就業地區排行上,最受學生青睞程度是廣州74.25%,其次是深圳52.65%,其他珠三角地區30%,愿意回生源地就業的僅22%。[2]學生在就業地區選擇上,更看重作為一二線城市的所具備的教育、醫療以及其他社會資源,以及人才引進政策(落戶)和人才補貼、就業前景等因素。但當理想照進現實,我們就要理性分析了,一線城市生存成本、工作壓力、幸福感并沒有三四線城市好。在就業難的大環境下,畢業生應該轉變思維,將眼光放到三四線城市的基層崗位中,發揮專業優勢和素質優勢,警校生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過硬的紀律作風、精湛的業務技能、過強的心理素質和強健的身體素質,投身于基層崗位建設,是更好的出路。

1.積極報考基層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尤其是鄉鎮基層服務崗位。近年來,鄉鎮級別的公務員崗位在學歷和專業上放寬,這無疑給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提供了很大的機會。再如廣東實施事業單位空缺崗位招聘行動,2020-2021年各級事業單位要拿出空缺崗位的一定比例招聘高校畢業生,全省更是開發1000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吸納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優先招募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鶎訊徫坏恼袖浻腥轿迥攴掌?,而對于入校就艱苦奮斗的警校生,在嚴守紀律和綜合素質上都占優勢。

2.響應國家征兵入伍政策。征兵入伍從一開始的一年一征增加到一年兩征,參軍入伍征集比例也從去年占征集總數的12%提高至不低于20%。警校生的培養模式和部隊的訓練模式有很好的銜接性,警校生響應國家征兵入伍,成功入伍的比例會比其他高校高得多。同時,有高校畢業生入伍補助和退役后專升本、考研加分、推免研究生、定向招錄系列優待等利好政策,對于警校生這種專業性強的畢業生,征兵入伍對今后的發展而言都是很好的畢業去向。

3.積極報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山區計劃”等政策性崗位。根據廣東省教育廳聯合六個部門發文的《關于推進2020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粵教畢〔2020〕6號)顯示,2020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高校畢業生2000人,2021年計劃招募3000人(廣東“三支一扶”網站查詢得知),“西部計劃”項目招募大學生志愿者500人,“山區計劃”項目招募大學生志愿者950人。盡管選拔條件較為嚴格,大專院校每年通過評審的畢業生不多,但“三支一扶”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畢業生同樣能享受政策優惠,不失為一條曲線救國的就業出路。

總的來看,司法警院的畢業生在就業面上有其明顯的局限性,盡管畢業意向是比較清晰和明確的,但大面積地盲目扎堆在入警考公上,不符合“先就業再擇業”的指導原則,后疫情時代下,針對司法警院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指導,應充分發揮國家政策、社會需求、專業優勢等最大值,多渠道多元化地來幫助畢業生走出就業困境。

參考文獻

[1]葛凡菲.我國反就業歧視立法研究——從“女大學生就業難”說起[D]吉林大學.2006.

[2]麥可思-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2019年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作者簡介:蔡榮鍇(1990.1),漢,男,廣東陸豐人,碩士,助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就業指導.

猜你喜歡
就業多元化
探討構成因素在當代雕塑語言中的多元化體現
巧用“多元化”,賦能“雙減”作業
道德與法治活動中形成性評價的多元化研究
從“跨界”現象看現代箏曲的多元化發展
淺議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工作
高職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