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高臺縣種子產業發展情況調研

2021-11-18 07:57李佳珍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對策和建議金融

摘要:種子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載體。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的根本。高臺縣作為欠發達的農業縣城,種子產業發展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如何更好地發揮金融在推進種子產業發展的作用,從而推動種業在全縣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是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通過調研,深入了解金融支持全縣種業發展現狀,認真思考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金融 種子產業 對策和建議

一、金融支持種子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高臺縣立足打造河西國家級制種高地建設目標,搶抓國家支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重大政策機遇,率先實施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建設和中央制種大縣獎補項目,全縣種子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一)供種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高臺縣玉米制種產業基地覆蓋8個鎮108個村,規模穩定在15萬畝左右,建成以駱駝城、新壩、合黎為主的“五化”基地8.32萬畝。2020年全縣玉米種子生產面積12.67萬畝,產量5321萬公斤,面積、產量分別占全國的5.5%、5.75%,占全市的13.2%、12.8%,雜交玉米種子基地“國家隊”地位更加鞏固。在發展玉米制種產業的同時,全縣以瓜菜為主的非主要農作物繁制種面積達到8.6萬畝,產種量達到1471萬公斤?!笆濉逼陂g,全縣農作物種子繁制種面積穩定在21萬畝左右,年均產種量6700萬公斤以上,以玉米制種為主導,蔬菜、瓜類、花卉等為支撐的“1+3+N”種子產業體系初步成型,成為全國重要的良種繁育基地。

(二)種業效益水平不斷凸顯。至2020年底,全縣農作物種業產值達到6.67億元,占種植業增加值的33.7%,其中:玉米制種產值3.23億元,瓜菜等非主要農作物制種產值3.44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5151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8%。種子產業帶動養殖、包裝、運輸、機械加工等相關產業產值2.53億元,直接就業人員1500人,輻射帶動就業1.8萬人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企業競爭能力穩步提升。目前,全縣共有種子生產經營企業27家,從事玉米制種企業10家(本縣注冊6家),從事非主要農作物制種企業17家。玉米種子年加工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以上,建成果穗烘干線5條、籽粒烘干線7條、小包裝生產線3條,年加工包裝種子2.2萬噸,全縣種子生產加工水平逐步提升。不斷加強種子企業新品種自主選育能力,選育審定省審品種18個,種子品質更有保障,企業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四)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增加。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著力破解"三農"貸款難題,通過開發產業化"一條龍"貸款,積極探索服務"三農"商業運作的新途徑,圍繞蔬菜、制種、瓜果等支柱產業,統籌安排信貸資金,積極開發特色信貸產品,優化信貸操作流程,提升貸款可得性。在促進農業產業化、推進全縣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以來,投放各項貸款24882筆、210220萬元,其中:投放中小微企業貸款874筆、12366萬元;個體工商戶貸款886筆、14356萬元,投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1216筆,80065萬元。

二、金融支持種子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信貸需求旺盛,但實際滿足程度不高。調查顯示,全縣88%的企業目前有貸款需求,但只有41%的企業在近兩年獲得過貸款。說明制種企業經營中普遍存在資金缺口,自身籌資能力不足,對間接融資的依賴度高,對銀行的信貸需求愈加強烈,也反映出當前農業在產業格局中仍處于"弱勢"地位,制種企業貸款需求得不到基本滿足。

(二)企業經營發展不穩定,銀行業信貸行為謹慎。在與商業銀行座談中發現,目前全縣大部分企業經營實力不強,在發展中受市場變動影響大,企業生產經營不能夠保持相對平衡和穩定,同時企業管理水平跟不上銀行業信貸管理的要求,無法得到相應的金融支持。

(三)融資渠道單一,金融服務不充足。目前,農業企業融資主要靠農發行、農信社的貸款,其他銀行的涉農類貸款比例很小,為農村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也較少。隨著國有銀行在農村金融網點的撤并,農業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變窄,農村金融服務的充足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種子產業的發展進程。

(四)農業產業風險大,缺乏有力的外部支持和保障。目前農業生產經營無強有力的保障,農業保險的推廣和普及度低;且農業自身蘊含的風險過高,受自然條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較大;大多數種子企業認為發展主要靠自己,外部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有限。農企"自生自滅"現象仍然突出,對種子產業發展形成了現實阻礙。

(五)銀企信息不對稱,企業抵押擔保難。由于大多農業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銀行難以準確掌握其財務信息;另外,目前農業企業能夠提供的抵押品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權、集體土地上的簡易建筑物等,均難以辦理符合法律規定的抵押手續,使銀行信貸更加謹慎,一些企業得不到足額的信貸資金支持。

三、對策建議

(一)切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信貸資金積極支持企業。地方政府要加大對種子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支持產業與信貸鏈接。加強對市場信息的服務,指導農民有序生產,減少盲目性和市場風險。要在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為種子產業組織、企業、農戶的生產經營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更多的銀行業機構為種子產業發展提供有效信貸服務。

(二)結合農業產業化企業實際,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方式。銀行業機構要加大信貸產品創新,對"公司+農戶"、"合作組織+農戶"、 "農業示范戶貸款"等各種信貸產品進行創新。積極探索用門面房抵押、貿易訂單、倉單、應收貸款質押等多種方式進行擔保。實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一條龍式貸款營銷模式,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建立信貸快速反應機制和"三農"貸款單獨考核機制,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對信貸資金的吸收力。種子企業應強化企業內部管理,規范企業各項經營行為,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益。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和規范財務管理,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及時向銀行提供完整、準確、真實的會計資料和相關信息,以此贏得銀行的信賴。

(四)堅持監管的科學性,實施分類監管。銀行監管部門要積極引領銀行業機構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對種子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提供農村金融服務的農信社、農發行和農行等銀行機構,相關監管指標保持一定的容忍度,對農業產業貸款實施單獨考核,為銀行和企業能夠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提供保障。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共同打擊不良信用企業,清收不良信貸資產,積極引導企業講誠信、守信用,建立良好的信用體系。

(五)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加強政銀企交流合作。定期召開座談會,及時向銀行提供當地種子產業發展狀況,銀行要及時向政府及企業公布相關信貸政策,企業要真實地向政府部門、銀行提供發展及資金需求計劃,通過政、銀、企座談的形式,促進政府、銀行、企業間的溝通了解和交流合作,使政府引導有根據,企業融資有目標,銀行信貸投放有方向,促進種子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作者簡介:

李佳珍(1994.2_),女,籍貫:甘肅酒泉,民族:漢族,職稱:助理經濟師,學歷:本科,經濟金融熱點難點。

猜你喜歡
對策和建議金融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山西省創業創新促進就業的政策執行效果分析及對策建議
關于美聯儲加息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探討
網絡時代的文化管理問題
職業學校關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對策和建議
黔南民族地區中學體育信息化教學現狀與分析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中國金融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