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1-11-18 03:39滕文興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41期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滕文興

摘要:本文闡述了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以識字、拼音、閱讀、口語交際為例,展示了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并提出了針對非故事型題材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建議。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1-221

一、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1)故事要具有哲理性

故事教學法的目的在于通過一個短小的故事,達到豐富學生的認知,懂得做事的道理,助力語文教學的目的。因此,故事就必須具備哲理性,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事做人。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不僅可以將烏鴉是如何一步步將瓶子里的水喝到口里的,還可以引入“烏鴉反哺”的故事,引導學生具備孝心。從烏鴉這一形象身上,學習孝敬、敬老的可貴品質。

(2)故事要具有情境性

故事要在特定的場合里發生才能傳達出生動的情節和真實的情感,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置身于故事情境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領悟課文的主題和內涵,落實課堂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秋天》時,教師就可以采集一些秋天的產物,如落葉、玉米等,來導入課堂故事的情境,將實際生活中的秋天景觀和與故事中的秋天聯系起來,讓課程更加秋意盎然,讓學生置身其中更加投入,對“秋天”的內容也會理解地更加透徹。

(3)故事要具有趣味性

故事的趣味性,符合學生的興趣,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鋪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端午粽》的時候,教師可以編排或搜集幾個與端午節、粽子有關的小故事,如屈原的故事,端午節賽龍舟的風俗等,吸引學生們的興趣。

(4)故事要具有真實性

真實性的故事才能夠打動小學生,吸引小學生的關注,因此不可以隨意捏造。比如,在學習《升國旗》的時候,教師可以講關于國旗的故事,例如開國大典上的國旗是經過如何調整,克服怎樣的困難才準時準點升上去的,讓學生對國旗產生的正確認識并建立愛國情感。

(5)故事要具有多樣性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故事種類越多樣才能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學習知識的同時,擴展視野,増加=知識儲備。例如在學習《四季》一課時,教師可以選取不同種類的故事,如春季的清明節、夏季的端午節、七夕、上元節,秋季的中秋節,冬季的春節等節日來感受四季在吃穿用行上的不同和景色的變化。也可以向學生講解關于四季的神話傳說,以及關于四季節氣的民間故事,還有“冬溫夏清“、“冬日夏云“、“春暖花開“、“落葉知秋“等關于四季的成語故事等。

二、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故事教學法在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語文識字教學不能孤立地進行,應創設識字的語言環境。識字的最好方法是能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來學習識字。如《日月水火》的教學中,學習“日“字,引入“后羿射日”的故事;學習“月“字,引入“播娥奔月“的故事;學習“水”字,引入“大禹治水”的故事;學習“火”字,引入“鉆木取火”的故事。

(2)故事教學法在拼音教學中的應用

我們可以將拼音融入故事中,引導學生趣味學習拼音。如,設計這樣一個故事:清晨的村莊舉行起音樂會,小姑娘在河邊大聲地唱“aaa……”,大公雞聽到了小姑年的歌聲,也唱了起來:“ooo……”,大公雞的好朋友大白鵝聽到大公雞和女孩子優美的歌聲,也在水中翩翻起舞唱起了:“eee……”。這場音樂會終于熱鬧地開啟了。下面,請同學們發揮想象力,也開始參與這場音樂會吧。通過故事,將拼音串聯,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拼音學習興趣。

(3)故事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故事不僅能夠讓閱讀更有趣,還能夠讓學生的知識更豐富。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課時,引入“烏鴉反哺”的故事,告訴學生:人類普遍厭惡烏鴉的形象,嫌棄烏鴉不吉利而驅趕烏鴉,但是烏鴉卻有世人普遍稱道的美德,那就是養老、愛老、敬老。烏鴉被母親哺育長大,當母親老了,飛不動了,烏鴉就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嘴對嘴地給母親喂銜回來的食物,這種品質之分值得我們學習。其實烏鴉不僅具備世人普遍稱道的美德,還很聰明呢!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個聰明的烏鴉的故事,叫做《烏鴉喝水》,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聰明的烏鴉究竟是如何喝水的吧!從烏鴉的一個故事自然引出了另一個故事,引發學生對課文的好奇心,對烏鴉產生一個好印象,促進課堂學習,也能學到敬老愛老的好品質。

(4)故事教學法在口語交際中的應用

低年級的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應該能夠大膽說話,認真聽話,樂于說話,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因此,可以在口語交際中運用故事教學法。以《小兔運南瓜》為例,讓學生們說一說小兔子能夠用哪些方法把南瓜運回家?然后把這個過程變成一個小小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說清楚編故事的要求,讓學生認識到故事的基本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展、經過、結果等,然后開動學生的腦經,鍛煉口語交際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習更有趣。

三、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非故事型題材中的應用建議

(1)題目故事化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對于非故事型題材的課文,似乎不能融入故事教學法,但是我們能夠從它的題目著手,圍繞題目展開故事。例如《秋天》這篇課文,雖然無法直接引入相關的故事,但是可以通過與秋日特色和秋日的節日相關聯,融入“一葉知秋”、“丹楓迎秋”等成語故事,以及“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的故事,增迸學生對《秋天》的喜愛。

(2)關鍵詞故事化

在非故事型題材的教學中,不能忽略關鍵詞的重要作用??梢栽诮虒W時牢牢抓住關鍵詞,將其故事化,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進而把握住課文內容。例如在《小小的船》中,抓住“船”這個關鍵詞,引入“仙女與月亮船”的故事,給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

(3)非故事型題材故事化

有些文章屬于非故事型題材,但也可以在教學中插入故事,便讓教學更加形象生動。例如課文《四季》,融入了二十四節氣的故事、季節節日的故事,也可以講述“植樹節”、“清明時節“等故事,讓學生充分認識四季。

(4)借助于插圖

在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圖片情境圖,教師可以吧突破情境串聯起來,通過故事的講述,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小小的船》的時候,根據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的插圖,引出“仙女與月亮船”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領悟課文主旨。

四、結束語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要具備哲理性、情境性、趣味性、真實性、多樣性等原則,在適當的教學內容中引入適當的故事,體現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周穎.故事結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窗(教師版),2021(06):45.

[2]李嬌.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思維與智慧,2021(12):39-40.

猜你喜歡
故事教學法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效率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的探討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