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扶貧政策在貴州威寧的具體政策及落實效果調研

2021-11-18 03:55夏文云龍燦洪崔慶義黃珣馬旭春蔡麗莉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0期
關鍵詞:教育扶貧貧困落實

夏文云 龍燦洪 崔慶義 黃珣 馬旭春 蔡麗莉

摘要:教育扶貧是我國扶貧開發總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消除貧困的關鍵。而教育扶貧政策是否落實顯得格外重要,落實教育扶貧政策有利于消除地區貧困。對貴州威寧的教育扶貧的具體政策及落實效果調研,提供推動教育扶貧政策有效落實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教育扶貧 貧困 政策 落實

1 教育扶貧的現實意義

1.1擴大受教育范圍

教育扶貧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增加經濟補助,緩解貧困家庭的經濟后顧之憂,可以有效防止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在大多數貧困家庭中,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教育支出占據了家庭大部分收入,教育支出也是致使貧困重要原因,教育扶貧可以能降低家庭因教育而貧困。由于大多數貧困家庭對教育相關政策缺乏了解和理解,也有部分家長對學習的不重視,養成讀書無用或者早就業的想法,對孩子在家教育缺乏關注和理解,使得學生受家庭環境、經濟壓力和家長觀念的影響,為了改變家庭狀況,學生也產生讀書沒用的想法,往往會中途輟學工作,但是因為自身學歷年齡等原因又無法找到好的工作,也導致了家庭貧困無法改變。教育扶貧政策的出臺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有效減少貧困學生因家庭經濟貧困而錯學,教育扶貧政策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擴大教育福利,同時也擴大了教育的范圍,讓更多貧困學生讀得起書。

1.2改變教育資源不對稱,不平等

教育扶貧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機會,讓貧困地區的學生有書讀。長期以來,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教育支出更是有限,加上貧困地區的教育硬件設施差,教師隊伍整體結構體系不完整,存在一個老師教多個科目,任務繁重,教育質量低導致貧困地區的教育嚴重落后,大部分貧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讓貧困孩子成長為收入低的勞動者。教育扶貧能緩解貧困,增加了教育投資,改善了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極大地發展了貧困地區的教育,提高了貧困人口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文化和知識,從根本上解決了地區貧困問題。

教育扶貧可以改變貧困地區教育資源不對稱、不平等的問題。由于貧困家庭的學生無法獲得高質量的信息,貧困學生無法獲得與其他學生相同的教育條件,教育扶貧政策利用網絡實現教育志愿的公開化,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幫助貧困地區學生獲得更多共享教育資源。由于貧困地區教師短缺,教育扶貧通過多項優惠政策鼓勵人才,教師到貧困地區工作。此外,教育扶貧在貧困地區的各個領域增加投入,引進高科技的人才在貧困地區建設教育。與傳統的教育物質援助相比,教育扶貧不僅僅是提供金錢和物資的資助,更為重要的是為貧困地區的學生提供教育水平的教育機會,更有利于貧困地區的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豐富知識、提高技能。教育扶貧政策使貧困地區將享受到公平、高質量的教育資源,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用知識改變命運,從根本上消除貧困。

1.3促進人才發展,提高貧困人口就業率

教育不僅是創新、傳播知識和應用的主要基礎,也是文化與創新人才的搖籃,而貧農特別吃沒有文化的虧,特別需要受教育。教育扶貧可以促進人才發展,增加貧困人口就業,有效打破貧困代際傳遞。與直接就業相比,接受教育或職業培訓后學習知識、了解國情,有助于學生掌握就業相關技能,獲得一定的就業優勢。當貧困人口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時,一旦找到工作,就可以在崗位上獲得社會價值和經濟來源,改變貧困,改善家庭生活。一個人脫貧不僅可以改善一個家庭狀況,也可能找到一條致富之路帶動其他貧困人口,甚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擺脫走出一條新路,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更好地消除貧困。

2 教育扶貧采取的主要措施

教育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任務,通過對偏遠貧困地區或因疾病、災害等導致貧困的人口,為貧困生提供教育資助是當下教育扶貧的一大主要途徑,通過不斷改善偏遠貧困地區教學環境和貧困生受教學質量,保障貧困子女受教育權利,使得在校的貧困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能擺脫貧困的勞動技能擴寬眼界,進而實現脫貧致富阻斷貧困迭代。

威寧縣政府根據《貴州省教育精準脫貧規劃方案( 2016-2020年)》會針對受義務教育的貧困生有“兩免一補”的助學政策,對于中小學各個階段以及各個地區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助學政策,在讀義務階段貧困學生均免除在校學雜費,對在城鎮的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對該群體采取分階段的生活補助,如小學每年600元、初中每年800元的生活補助,特別針對寄宿學生,會相應提高生活補助至每年1000元、每年1250元的標準。并且針對偏遠地區的貧困學生普遍存在學校離家遠,就餐不方便的問題,提供了營養餐補助,解決這些學生吃飯難的問題。

擴容改善辦學條件,根據各個人口大鎮,各級政府推進各個大村寨在已有的基礎上新建或利用閑置舊校舍改建新學校,按照需求實現各個地區的學校全覆蓋,重視和辦好各個鄉鎮地區的教學點,按需要落實各個學校校舍修繕,使得各個學校達到基本教學需要。實現各個縣、鄉教育網絡構建。從貧困地區的新搬遷移民,依據新地區的安置房地區的規劃,建設各個地方的中小學、幼兒園。扶持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小、幼兒園,扶持公辦、民辦學校的發展,采取政府各個政策,按照威寧縣實施的標準補助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按照并標準發放生活補助費幫助貧困學生家庭,保障資助貧困生受教育的基本要求。

提升在崗教師隊伍素質,學校盡力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在各個鄉鎮學校始終貫徹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著手鄉村教師招聘引進,公平公正的進行職稱評聘,并對教師定期培訓進修、評優晉職,關注教師的實際困難,提高教師生活質量。也要繼續推進“特崗計劃”、“國培計劃”向威寧縣各個貧困地區的基層學校傾斜,對于威寧縣是一個多民族自治縣,必須加強民族地區師資培訓,并落實各種教育教師政策。

3 教育扶貧威寧取得的成效

教育扶貧通過因地制宜、有針對性的實施一些教育扶貧政策來彌補貧困地區教育短板,這種政策不僅僅成為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路徑之一,更重要的是提高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內在能力,進一步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綜合素質。

3.1教育扶貧政策一:教育營養餐補助

威寧縣自2012年春季學期開始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針對520所農村學校318609名學生實施營養餐計劃,近32萬名農村學生將吃上“營養餐”。近些年來威寧縣全面推進營養改善計劃。按照校農結合、就近生產、就近供應原則,以“學校+企業+基地+貧困農戶”的共贏模式搭建校農對接平臺,保障食材采購本地化。同時促進了威寧縣經濟的增上。截至目前為止,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還在擴大,還在進一步加強與改善。在過去的九年里,威寧縣在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上面做了很大的工作,克服了種種困難。

威寧縣是貴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縣,同時也是一個貧困大縣,所以威寧縣在過去存在道路交通不便,環境惡劣。所以在當時通往很多小學的路還在是狹窄的泥土路,遇到下雨天蔬菜都無法運輸進入學校,必須要靠人工背送?,F在好了,每個學校都修通了寬敞的水泥路,貨車可以直接把新鮮的蔬菜運輸到學校。營養餐改善計劃剛開始時,食堂還很狹窄,條件很差,沒有新鮮的食物,經常會因為停電停水或是施工無法供應營養餐,導致學生們餓肚子。但今非昔比,孩子們每天都能享受一頓健康的美食,更重要的是吃的熱乎、吃的營養、吃的健康。教育扶貧政策中營養餐計劃占了最重要的部分,得到了學生、家長們的高度贊揚與認可。

3.2教育扶貧政策二:建檔立卡學生免學費和生活費補助政策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全面落實建檔立卡學生免學費和生活費補助政策是助力威寧縣教育脫貧攻堅重要舉措。歷年來,經過威寧縣各級領導及廣大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威寧縣建檔立卡學生資助工作落實到位。威寧縣教育局及時掌握貧困學生數據,建立健全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享受資助信息庫,及時更新信息,確保漏掉任何一位同學。重點加大對普通高中、中職、大學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資助力度,發放各類資助資金總計9072萬元,共資助貧困學生13.5萬人次。

近年來,威寧縣在脫貧攻堅戰中始終把教育作為“拔窮根”的治本之策重中之重。遵循精準識別、分類施策原則,積極全面落實教育扶貧各項政策,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不因家庭困難而輟學,減輕貧困家庭孩子上學的經濟負擔。

自從建檔立卡貧困下發以后,威寧縣教育局及政府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國家資助政策,積極爭取各種社會資助,使得基本上的農村孩子能上學無憂。

由起初的人民百姓不知道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干什么用的到最后個個夸贊國家政策好,這些都源于威寧縣各級領導及人民對政策的加大宣傳以及把政策落實到位。全面開設“綠色通道”,保障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無障礙入學,讓貧困學生第一時間獲得資助,得到相應的幫助,為家長減輕負擔,為貧困學生免除學費、教科書費和住宿費。政策下發以后,威寧縣切實加強資金管理,加強對各學校的督查力度,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及時督查,嚴格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和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對資助資金實行分賬核算,??顚S?,切實保障每一分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精準扶貧到困難學生身上。

3.3教育扶貧政策三: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學水平

近年來,威寧縣全面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多渠道整合項目資金,扎實推實施各類教育工程項目315個新增校舍面積26萬平方米,安裝“班班通”5405套,配備圖書118.4萬冊,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我們調查得到,2018年,威寧縣實施各類教育工程項目112個,建筑總面積9.5萬平方米,總投資1.37億元。2019年,全縣共實施各類教育工程項目78個,建筑總面積13.2萬平方米,總投資1.94億元。2020年,農發行威寧縣支行向威寧縣健泰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放2000萬元教育扶貧貸款,用于支持威寧縣城鎮義務教育建設項目。極大地解決縣城內因易地扶貧搬遷帶來的學生生源擁擠和教育資源不足問題。由數據得到威寧縣在改善辦學條件工作上取得的成效是極大的。

從辦學質量與教學水平來看,威寧縣通過公開招考、人才引進、“特崗計劃”、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補齊缺額教師,擇優錄取優秀教育人才。調查得到,2014年以來,采取公開招考、急需人才引進、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崗計劃招考等方式,共補充各級各類教師5889名;加大教師培訓力度。認真落實“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大力開展教師培訓,2014年來共組織各級各類培訓10萬余人次,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威寧縣各個學校面貌、教育環境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教學取得了良好成績。全縣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斷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引進教育人才,不斷加強扶貧工作管理,所以教育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全縣教育事業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當你走進威寧縣的每一所學校,干凈整潔的運動場上總會有朝氣蓬勃的孩子們正在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教室里總有老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聽的津津有味,整個校園充滿了溫馨和諧的氣氛。這些都源于在教育扶貧政策的幫助下才迎來威寧縣教育的新局面、新篇章。

4 教育扶貧政策落實中面臨的主要困難

4.1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

4.1.1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

威寧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主要是城鎮與鄉村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師隊伍發展水平不均衡等方面。威寧的很多鄉鎮中小學出現"一師多班級"的現象,導致教師資源短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導致多鄉鎮盛行“擇?!敝L,給社會風氣帶來了不良影響。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導致教師不能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忽略的大部分學生的教育問題,導致許多學生因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資源而選擇輟學。

4.1.2優質資源配置不合理

辦學模式過于簡單,沒有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只是單一化采用公辦、民辦、混合辦學等多種方式,各種性質辦學機構互相促進、互為補充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沒有構建,完善有利于教育均衡發展的現代教育體系。優質教育資源以師資為要,要采取實施“志愿支教”“退休支教”“強弱結對”“高校對口”等教育幫扶工程。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合理流動,是實現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徑。從技術層面看,沒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沒有進一步增強現代教育的開放性、可及性和共享性,使優質教育資源真正惠及全體學生。

4.1.3扶貧過程不準確,存在漏評漏助

有些精準扶貧戶明顯不貧困,上學也不困難,家庭狀況良好。而有的同學生活很艱苦,勤儉節約。卻沒有得到資助和學費減免。教育扶貧不能達到百分百的公平,但是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減少錯誤扶貧,漏扶貧,讓更多應該得到資助,應該得到幫助的人盡可能的得到幫助,這才是教育扶貧的真正目的。

4.1.4教學設備設施不全

無論在鄉鎮還有在村上的學校,教學設備設施都不夠齊全,不夠完善,師資力量整體欠缺。目前很多學校獲得的教育經費只能用于維持日常教育工作,用于教學設備上的教育經費不足;多媒體設備嚴重缺少,教學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多媒體實驗室短缺,導致有些實驗開展不起來,學生不能更清晰的學習到知識,僅限于課本知識;各學校圖書資料的儲備量較少,學生不能有更寬廣的學習面,學生們學不到東西。

4.2基層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

基層工作者在與群眾交流溝通方面的方式方法過于簡單,部分工作人員僅僅只是選擇從自己熟悉的人中去了解貧困對象,從而縮小了調查范圍。對于威寧縣這種人口多、幅員遼闊的地域,它本身就存在許多民族差異和文化差異,如果僅是選擇一部分貧困對象來進行調查,就會降低調查的可信度。

多部分基層群眾對扶貧政策并不是很了解,他們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山村,信息技術能力弱,很少獲得相關信息。對于大部分群眾,他們更關心的是政策實施過程和方法的宣傳,而基層幫扶工作注重的是結果的宣傳。從而導致了群眾對政策宣傳的知識了解不深甚至不了解,對貧困幫扶政策產生疑問和不信任,從而貧困幫扶的工作就難以進行。

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隨著網絡科技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可控因素,比如網絡游戲。在求學過程中,部分學生迷失在半途,受網絡時代和社會侵蝕,中途輟學,踏入社會。 此外,在貧困戶中“讀書無用論”現象的到處存在,他們覺得讀書無用,所以教育扶貧政策在邊遠地區難以實施。

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教育成長問題嚴重。完全未受過教育占威寧縣總人口的10%左右,老一輩中部分小學及以前輟學占威寧縣總人口的15%左右。父輩時期,由于家庭困難,家庭勞動力缺乏,以致青壯年養家糊口,沒能受到好的教育。孩子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才會不同。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讓孩子們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同時也要對思想偏激的群眾、學生進行教育,徹底改變他們對讀書無用的看法。把貧困地區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既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4.3政策保障性措施不全面

扶貧過程不準確,存在漏評漏問題,在識別扶貧對象的時候沒有準確到位、政策落實及宣傳不夠重視,沒有讓扶貧政策進到每家每戶、讓每個人都正確認識和了解及落實扶貧政策。沒有全面客觀地掌握貧困對象的經濟狀況,精準確定扶貧對象,沒有針對性的實施扶貧措施,沒有保證補助資金落實到位。對于撥付貧困學生資助金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等,沒有及時精準發放到學生手里。貧困家庭信息的問題處理不全面,存有漏存重存的問題,沒有建立信息臺賬。

針對政策宣傳問題,沒有徹底的輿論引導,沒有具體的保障性措施,導致很多人對政策的不了解。沒有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影響力,沒有借助手機短信、微信、QQ、板報等各種載體,沒有做好宣傳好教育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幫扶內容和典型事跡等的記錄,沒有讓每個貧困戶、貧困生都了解幫扶政策,掌握幫扶措施,沒有最大程度地發揮各種教育扶貧資源的作用,確保教育精準扶貧工作穩步實施。

5 推動教育扶貧政策的有效落實

5.1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加強優化鄉村教師師資的建設。我們要堅持“按需設崗、按崗招聘、精準補充”的原則,科學合理的設置鄉村教師招聘崗位,鼓勵年輕有為的教師到鄉村中小學就職。對現有教師定期進行考察,對業務能力較弱的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統籌規劃。另外著力加強貧困地區學前師資隊伍建設,根據調查發現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的教資較為缺乏,所以根據特崗教師政策,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貧困地區的鄉鎮從事教育活動,使得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的教資得以補充,并給予貧困地區鄉村教師一些生活補貼、增加鄉村教師職稱評聘的機會。比如根據教師所在鄉村離縣城的距離設置梯度生活補助,職稱評聘方面進行合理的加分政策。

讓職業教育成為青少年繼續學習的更好選擇。有關教育部門要協助職業學校推動招生制度改革,擴大貧困家庭孩子進入職業學校學習的機會,減少初高中畢業生外出務工人數。所以目前完善職業教育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嚴加規范管理,注重提高家長對職業學校的認可度。同時職業學校要加大招收生源的力度,對所招收的學生進行基本調查,了解他們的認知情況、興趣愛好以及理想,并列出和他們相匹配的職業教育使之選擇,使貧困地區沒能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培訓的每個適齡青年都能學會一項實用技能。加強學生實用技術培訓,擁有一技之長能讓學生更快的適應社會,更好的在社會中生存,脫離無業人員群體,所以建立優先面向貧困人口的定向培訓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5.2加強青少年兒童的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于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強之路?!苯逃鲐毜闹饕獙ο鬄閷W生。因此老師、家長以及有關部門要注重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端正青少年兒童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能夠提供的物質資助的基礎上,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盡可能多的精神鼓勵,在學校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情感交流活動。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學校要及時的解決他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但是不能過度當成特殊群體來照顧,因為過度關懷位容易引發青少年的自卑感。三是加強 “家校合作”,盡可能做到家長、學生和學校三者的思想保持在一條線上。

5.3加強教育扶貧政策的宣傳

與精準扶貧政策相結合,有關扶貧辦部門在走訪中可為精準扶貧戶家里有適齡接受教育的貧困戶宣傳教育扶貧政策,為對識別文字有障礙的村民精析教育扶貧政策?;鶎哟甯刹恳訌妼逃鲐氄叩睦斫?,實時跟上省級下達的文件以及政策更新,適時通過集合開會或者走訪等各種方式宣傳政策,廣泛宣傳省委、省政府教育扶貧政策,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得每一戶貧困該享受到的政策都享受到。

通過新聞媒體等網絡方式加強宣傳教育扶貧政策,比如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報紙等方式。在轉載相關政策信息時要保證信息的權威性、真實性、有效性,對來路不明的有關信息不要輕易相信。例如威寧縣扶貧部門可建立本縣官方網站或者官網微信公眾號用來宣傳扶貧的有關政策,并提醒精準扶貧戶要注意有關政策的出臺,同時在宣傳的過程中可將冗長的政策文件轉換為音頻的形式,使得扶貧的宣傳更加有效。政策宣傳不僅僅只是有關部門的事,更是需要精準扶貧戶主動去吸收。

參考文獻:

[1]莊開媛.教育扶貧政策的實施成效及對策[J].山西青年,2021(10):5-6.

[2]連永煥,曹佳歡.習近平教育扶貧思想及其現實意義[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93-96.

[3]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78.

[4]王嘉毅.《教育研究》.中國科學社會網.2017年1月.

[5]習近平.習近平講故事:扶貧必扶智.人民網.2018年09月.

[6]呂騰飛.淺析習近平教育扶貧思想的形成[J].改革與開放,2018,(8)

[7]張建國.教育扶貧中的現實問題及其對策探析——基于S省D縣的調查[J].晉中學院學報,2020,37(06):76-78.

作者簡介:

夏文云(1998-12),男,漢族 云南昭通人,職稱學歷:本科在讀

猜你喜歡
教育扶貧貧困落實
教育扶貧,助力精準扶貧
我國貧困高中生資助制度的建設
懸置的“貧困”:扶貧資金資本化運作的邏輯與問題
從權利觀點分析中國貧困問題
教若三“點”成線 注定別開“生”面
新時期特困地區農村學校體育發展機遇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