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體育思維培養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

2021-11-18 07:41陳鵬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1年38期
關鍵詞:坐姿學生會入學

陳鵬

摘要:低年級階段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他或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抓住這一時期學生行為習慣尚未定型的關鍵期,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所在。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入學不久,對周圍的新鮮事物陌生而好奇,充滿了探索欲望,身心活動還以不隨意性為主。這一階段,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學生自身和教師都將大有益處。本文從體育中身體素質的五個方面出發,用體育的思維來解讀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266

一、速度素質——培養學生不拖延的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階段過來,教學理念、教材以及教師的教授方式都有所區別,對學生的行為習慣也有了更加系統和詳細的評價體系,相比于幼兒園階段的呵護與照顧,低年級則更注重自理和自立,需要學生自己去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如班級排隊、獨立用餐、自己整理書包等。就班級排隊來說,是低年級剛入學常規練習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有利手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快速排隊的習慣,找準自己在隊伍中的位置。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口令指導下能完成快速排隊,但是個別學生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動作慢的特點,久而久之,這種習慣會遷移到另一種行為中去。比如在用餐的時候,個別學生喜歡與同桌的伙伴講話,從而影響了整個班級的用餐時間,如果教師不及時發現提醒,這種單個的行為習慣也會影響到其他方面,不利于良好習慣的形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動作快速不拖延的習慣,做到“教師呼,應勿緩”的快速動作行為,這種習慣的養成將能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二、力量素質——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意識

總書記在北京市八一學??疾鞎r講話指出:“中小學生要立志成才,必須勤奮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遠,勤學上進、追求卓越,強健體魄、健康身心,錘煉意志、砥礪堅韌?!币_到這一目標,需要培養學生自主解決一些學習與生活問題的能力,從身邊的小事著手,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由于課程任務的加重,以及各學科知識內容的差異化,部分學生會出現厭學的情緒,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面對如此情形,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強調自己的學習任務需要自己獨立完成。不僅如此,家長也要在孩子已有學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承擔一些相應的家務,自己整理書包,自己系紅領巾,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承擔的習慣。低年級學生的成長不可能一帆風順,在學習與生活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像在班干部的競選中落選,學業競爭中受挫,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心理行為的變化,部分學生會因受挫而表現出倦怠的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三、耐力素質——培養學生堅持的習慣

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成才的關鍵,而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正確的引導下日積月累。低年級學生自我管控能力弱,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較短,一般在10—20分鐘。學生長時間的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自身的學習效率,不僅如此,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還會影響到別的同學,從而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怎樣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是各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要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需要從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教師每天都會通過坐姿練習來強化學生的注意力?!缎抡n標》提出:不良的坐姿和寫字習慣會導致學生出現近視、駝背等身體疾病,造成學生心理負擔。由此可見,培養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坐姿習慣將會使其終身受益。所以教師要在學生入學課程作業還不是很多的情況下,投入一定的時間來練習坐姿,培養良好的習慣。將坐姿練習引入到每天的常規練習中去,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堅持下去,用好的行為習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

四、靈敏素質——培養學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正確認識自我的能力。剛入學的一二年級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老師相信自己,鼓勵自己,他就會充滿信心。但是,對于剛剛進入基礎教育階段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往往達不到教師預定的要求,不少學生因此會受到教師的批評,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負面情緒,喪失掉自信心。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句贊美我的話,就可以使我活上兩個月”,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低年級的學生,所以教師要帶著信任與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吹綄W生的長處,表揚其優點,即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不是那么完美時,教師也要用鼓勵的語氣激勵其下一次的積極回答。因此教師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個鼓勵的眼神,每一次輕柔的話語,都將會在學生心底埋下自信的種子,促使他們變得更加陽光自信,積極與活潑,從而提高學生行為的主動性與思維的積極性,最終達到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柔韌素質——培養學生的與人交往能力

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學生在學校學習與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在這里匯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每一個個體都需要融入這個大環境。但是由于家庭和社會等原因,不少低年級學生在剛入學后會表現出沉默寡言,不愿意和其他同學交流的狀態。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發現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疏導,長此發展下去恐會造成學生心理的病態。因此,對低年級學生與人交往能力的培養不容忽視,需要每一位教師引起重視。教師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因人而異,通過一些小游戲和創設一些情景活動,幫助性格內向的學生認識他人,在認識他人的過程中提升與人交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小寶.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197.

猜你喜歡
坐姿學生會入學
入學通知書
學生會,是否真的很丑陋
學生會,是否真的很丑陋?
坐姿好習慣
坐姿矯正器
五行真經
學聯選舉結果名單
入學面試
試議高校學生會宗旨的意義及確立
入學第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