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用戶行為的母嬰室設計研究

2021-11-20 16:35高忠萩陳凈蓮
設計 2021年21期
關鍵詞:行為分析情感交流用戶需求

高忠萩 陳凈蓮

關鍵詞:母嬰室設計 行為分析 用戶需求 情感交流 人機交互

引言

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對于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愈加凸顯,將母嬰群體作為研究對象的理論研究也日益增加。國內學者多從母嬰室的設施配備、空間設計等角度進行研究,虞慧嵐通過KANO模型得出母嬰室的用戶需求,并對得出的母嬰室用戶需求進行重要性排序,為提升母嬰室設計質量提供科學方法。方康等人通過對我國母嬰室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并對母嬰室人機的發展提出了有效建議。通過查找現有相關理論研究,目前針對母嬰室設計研究比較少,社會對于母嬰室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滿足。母嬰室不僅與母嬰群體的利益相關,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大標志。母嬰室的建立不僅能夠使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母親的隱私也得到了保護,也表現了對婦女權益的保護,有利于社會友好氛圍的形成。

一、研究現狀

社會快速發展使人類文明不斷進步?,F如今,越來越多的社會焦點聚集在弱勢群體,彰顯社會給予的人文關懷。新生力量的發展關系著國家的未來,所以更多學者開始關注嬰幼兒的健康發展。社會對于建立母嬰室的相關呼聲也越來越高,母嬰室不僅保護了母親的權利,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隨著社會的發展,諸多學者開始關注母嬰室相關理論的研究,但是市場上現有母嬰室的具體使用情況仍存在許多問題。如今國內設計師在設計母嬰室時,幾乎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母嬰室的基本設施,主要原因是國內的母嬰室還不能滿足母嬰群體的基本用戶需求。在公共場所內現有的母嬰室中,在滿足母嬰群體用戶需求的條件下,設計者在功能的設定和細節的考慮過程中,忽視了許多母嬰群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而增添了不必要的行為,增加操作負擔。母嬰室建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解決母嬰群體在出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相應的服務,分析母嬰室內的用戶行為通過對國內現有母嬰室的設計研究狀況的分析,發現并不是所有母嬰室的設計初始都從實際用戶的角度出發,真正了解母嬰群體的用戶需求。母嬰室的建立應該避免以設計者的角度出發,母嬰室的建立并不應該是僅僅思考母嬰室應該具滿足哪些功能,再加入簡單的相關設施而已。以解決用戶需求為目的的母嬰室,要做到真正地融入到使用者的環境中,觀察和分析用戶在使用產品的生理特征和心理情緒的變化。設計者應該深入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實際觀察用戶的使用過程,更好地為產品的設計提供科學依據。在明確用戶需求,了解相關設計原則之后,才能設計出適用于用戶的產品,從根本上提升用戶體驗。為了更好地了解母嬰室的用戶需求,通過用戶行為分析,繪制用戶流程圖如表1:

在觀察用戶行為的過程中,總結母嬰室現有問題如下:

(一)母嬰室內的CMF問題

在公共場所內,母嬰室的作用就是為母嬰群體提供私密空間,滿足母嬰群體的用戶需求。母嬰護理臺是在設立在母嬰室內的便攜裝置,一般是在孩子換尿布或者喂奶時,作為嬰兒護理的操作平臺供母親使用。母嬰護理臺也會帶有安全帶保證嬰兒的安全。護理臺一般采用抗菌高品質材料,一體成型,沒有明顯的棱角,在使用過程中對兒童進行保護作用。但是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母嬰護理臺的使用率比較低,大部分母親會選擇在母嬰室內的沙發上或者將嬰兒直接放在腿上進行換尿布或者喂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母親認為母嬰護理臺的材質不適合接觸嬰兒的皮膚,防止嬰兒在接觸護理臺過程中產生不適感,從而引起嬰兒情緒上的變化,選擇避免使用護理臺。另一部分母親則是對母嬰護理臺的衛生情況提出質疑。皮膚是我們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嬰兒的皮膚相比較來說更加脆弱,所以大部分母親選擇不使用母嬰護理臺。

(二)人機交互問題

母嬰室設立的最初目標是為母嬰群體提供便捷的操作空間,母嬰室的實際用戶主要是母親和嬰兒兩個目標人群,在使用過程中,母親和嬰兒涉及多種產品交互方式。人機工程學為產品設計提供了人體尺寸數據和人在操作過程中的人體數據,為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與產品能夠很好地實現操作目標。在母嬰室中一般會為嬰兒設有安全座椅,安全座椅的設立是為了母親在進行其他操作無法照顧嬰兒的情況下,保證嬰兒的安全,將嬰兒放置在安全座椅內。安全座椅內一般設有安全帶保護兒童的安全。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由于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育程度的不同,不同階段的兒童對安全座椅有不同的情緒反饋。為了在母親進行其他操作時能夠兼顧兒童的人身安全,一般兒童安全座椅的高度與操作平面高度相同。但是大部分兒童在雙腳完全脫離地面且母親不在自己身邊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恐懼心理。 安全座椅除了安全帶以外,沒有其他保護兒童安全的相關設施,安全座椅并沒有設立扶手或者遮擋板,容易讓嬰兒內心缺乏安全感。

在母嬰室使用過程中,母親需要和不同的產品產生多種交互行為。在母嬰室內,母親會進行換尿布、喂奶等多種行為,每個目標行為之間也會產生其他行為。例如換尿布時,母親會往返嬰兒與洗手池之間,對嬰兒和母親個人進行清潔,在往返過程中容易忽視嬰兒的安全問題。主要原因是由于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只注重了使用群體的用戶需求,忽視了使用者在實際操作中出現的問題。

(三)母嬰之間情感交流問題

在新生兒階段,嬰兒就開始和母親逐步建立起依戀關系,這種特殊的感情會一直維持到兒童時期。這份特殊的情感一旦缺失,嬰兒就會產生分離焦慮,產生消極情緒,不利于嬰兒時期的心理的健康成長。這份依戀關系的產生主要通過交流行為建立依戀行為。嬰兒的生理發育不夠完全,主要依靠觸覺、聽覺、視覺和嗅覺與母親進行交流。例如,當嬰兒凝視母親時,母親以相應的表情進行反饋。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對于嬰兒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在陌生環境中嬰兒的安全感主要來自于母親。當母親在母嬰室中完成目標行為時,部分動作會使母親暫時離開嬰兒視線內去完成其他目標行為。與此同時,嬰兒與母親之間既沒有觸覺也沒有視覺的交流方式,極易引起嬰兒焦躁情緒。

(四)母嬰室數量和質量

在調研市區內母嬰室的過程中發現,母嬰室的實際使用情況并不樂觀,幾乎一半的母嬰室都未投入使用,甚至變成了公共場所管理人員的私有財產。還有一部分母嬰室的建立僅僅是為了響應政府號召而建立,高舉人文關懷的旗幟,卻無法讓使用者真正體會到社會的真正溫暖。母嬰室內設施陳舊,設備不完整,適用人群無法真正滿足用戶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對于母嬰室認知還存在一定缺陷,文明環境的建立需要社會每一個人的努力。

二、母嬰室的優化設計研究

(一)優化操作方式。

在母嬰室的使用環境中,涉及到多種產品的使用,并且產生多種交互行為。對于母嬰室的設計應該對人、機和環境三者之間進行系統分析,對多種人與產品的交互行為進行合理規劃,減少非必要操作,減輕操作難度。首先,護理臺和操作臺的高度通過人體尺寸的分析對進行合理的尺寸設定,對于產生多種交互行為的產品合理規劃使用流程。例如,當母親想要完成扔垃圾的目標任務時,需要進行多次轉身彎腰等附加動作,增加操作負擔。垃圾桶的高度和母嬰室內其他設備的尺寸應符合母親的合理活動尺寸范圍,避免發生多次彎腰轉身等非必要動作,減少母親在無法顧及兒童時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除了考慮人機系統中人與產品的交流方式,也需要注重在使用過程中母親和兒童的情感交流方式。例如圖1中母嬰室護理臺使用場景中,嬰兒的躺下姿勢無法與母親進行正面交流,也不便于母親操作。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應該避免母親背對兒童的使用情況,兒童座椅的設置應考慮兒童對于安全感的精神需求。在母親操作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功能分區的合理安排,減少不必要的動作,實現產品操作最有效的使用方式。母嬰護理臺的設置方式應該基于母親照顧兒童的基本動作,兒童在位于護理臺時,兒童采取平躺姿勢時正向面向母親,既方便母親操作,也有助于母親和兒童的眼神情感交流。

(二)增加產品的適用性

產品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處理產品功能與形式的關系,在滿足產品功能的前提下,對產品的表達形式進行合理設計。當用戶群體在使用產品時,使用者主要通過產品的造型色彩去感知產品。在接下來使用過程中,產品的造型和色彩會一直影響使用者視覺和觸覺的感受。不同的色彩會對兒童形成不同的心理效應,母嬰室內部可以根據顏色的屬性劃分母嬰室功能,例如母嬰室的哺乳區需要溫馨、安靜的環境,可以設置冷色調的顏色,有安撫兒童情緒的作用。兒童玩耍和自由活動的區域可以設置明度較高的顏色,營造活潑的氛圍。在色彩搭配上同時也需要注意顏色搭配和面積的比例關系,充分發揮色彩對于兒童的積極影響,避免產生消極影響。

當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產品首先觸發的是使用者的視覺感受,使用者一般通過產品的視覺感覺,在記憶中搜索之前接觸過類似產品的觸覺感受,在腦海中模擬使用該產品的觸覺感受,再決定是否使用該產品。產品的材料、肌理、質地都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感受。 塑料質地安全性較高,但是對于有皮膚稚嫩的不友好。嬰兒還處于生長階段,皮膚屏障也不夠完善,護理臺應選擇皮革或者布料作為操作平面,同時也可以增加一次性兒童護理紙墊保證衛生安全問題,避免兒童產生不適感。

(三)關注用戶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首先,母嬰室應該滿足在母嬰群體的生理需求。母嬰室除了滿足兒童出行的基本需求之外,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發掘母親的基本需求,使得母嬰室的基本設施能夠真正解決母嬰群體在出行中遇到的困難。解決母嬰群體的生理需求是設置母嬰室的主要目的。從分析用戶使用過程中,深度挖掘用戶需求。例如,攜帶兒童的母親對于衛生間的生理需求。在攜帶兒童的情況下,母親的生理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母嬰室內衛生間的配備可以幫助母親解決上廁所無法照看兒童的問題。由于環境的特殊性,母嬰室內衛生間的配備需要考慮空氣流通和環境衛生問題,保證兒童和母親在母嬰室能夠擁有健康的使用環境,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對其他使用人群造成困擾。

母嬰室屬于多人使用的公共場所,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其他使用者進入,母嬰室使用應該考慮兩個或者多個家庭對于母嬰室的使用需求。例如圖2中,由于母親擔心護理臺會對嬰兒產生不良影響,選擇在沙發上對嬰兒進行換尿布。在換尿布的過程中另一個攜帶兒童的母親進入,懷抱兒童在旁邊站立等候。在等候過程中由于兒童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開始產生情緒變化,當兒童情緒產生變化時,對其他使用中的兒童也會產生不良影響。由于在母親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其他家庭進入,母嬰室也應該考慮母親的情感變化,滿足母親對于隱私保護的心理需求。在母嬰室內增加一定數量的隔斷或者布簾,既滿足多人使用的需求,母親的隱私也得到了保護。

除了考慮母親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之外,母嬰室的使用群體主要分布在1到3歲左右的兒童。安全性是選擇兒童相關產品考慮的首要因素,必須在保證兒童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產品的功能,在實用性的基礎上體現對使用者的人文關懷。針對市場上母嬰室中安全座椅存在的問題,母嬰室內安全座椅的設定要根據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情況進行分析。安全座椅本身的尺寸和高度也應該適用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使用。產品在符合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生理尺寸的條件下,考慮兒童心理狀態的變化。部分兒童在使用安全座椅過程中產生恐懼心理的主要原因是與母親分離,產生分離焦慮,并且產品本身的安全系數系數不夠。母嬰室內安全座椅的設立是為了方便母親照顧嬰兒,一般會距離地面80到100公分,可以考慮在兒童安全座椅底部增加腳踏板,減少兒童雙腳離地的情況,緩解兒童對于高度的恐懼。并且在安全座椅的周圍增加扶手數量、增大扶手面積,讓兒童在觸覺和視覺上增加安全感。

總結

通過研究現存母嬰室中的問題和使用者對于母嬰室的期待,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并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調整,從母嬰室材質、人機功能及產品適用性的角度出發,發掘設計機會,并整理出相關設計原則,提高母嬰室的用戶體驗。研究母嬰室中現存設計問題只是提升用戶體驗的一部分,真正解決母嬰室現存問題應該從母嬰室使用群體的用戶需求出發,合理規劃母嬰室功能和相關設計。文章通過對母嬰室問題的發現和設計原則的總結,能夠對母嬰室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個宏觀的認識,對今后母嬰室的設計發展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猜你喜歡
行為分析情感交流用戶需求
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模式之我見
淺論教師課堂管理與調控能力的提升
基于用戶需求的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
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的罪犯行為分析方法
優化教學互動,激活語文課堂
融媒體背景下健康類紙媒的轉型
金融經濟中的金融套利行為分析及若干研究
基于用戶需求的政務微信發展策略探析
探析網絡視頻的產業化發展
試論體育教學中的“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