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中有丘壑 落筆定乾坤

2021-11-20 03:10張麗芳侯艷萍孫麗莎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詩歌鑒賞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張麗芳 侯艷萍 孫麗莎

摘 要: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作者針對學生不會讀詩、讀不懂詩、沒有讀詩習慣、不知如何表述的問題,從注重知識積累、聯系政史解讀、養成誦讀習慣、題材助攻讀詩、答題條理清楚五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指導,旨在幫助學生“有的放矢”,有技巧、有方法地鑒賞詩歌。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9-0063-02

引? 言

對于高中生而言,高考的難點和重點首推文言文,其中,詩歌鑒賞更是“難上加難”。要想在詩歌鑒賞題中得到滿意的分值,學生就要抽絲剝繭地找到核心,形成表述[1]。綜觀近五年的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其大致有五個方面的特點。第一,以唐宋詩為主;第二,名家名篇不多,多為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詩人的名篇;第三,體裁考查以律詩、古詩為主,七言、五言居多;第四,題型均為一道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對學生的閱讀、理解、鑒賞和評價能力的要求比較高;第五,出題方式基于課堂又高于課堂。比如,2020年全國卷Ⅲ陸游的《苦筍》,要求學生了解作者及其生平,并且能夠延伸到課外。

在實際的詩歌解讀和鑒賞訓練中,學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問題是基礎性的,有的問題是衍生性的,基本分為五個方面。第一,看不懂詩歌;第二,讀不懂題;第三,相關知識掌握不夠扎實;第四,套板反應,學過的知識不會靈活運用;第五,分析無條理,表達不準確等。針對學生在詩歌鑒賞方面的問題,筆者對培養學生高考語文詩歌鑒賞思維進行了以下幾點思考和探究。

一、注重儲備,完善積累

古詩詞的特點是言簡義豐,往往有“言外之意,畫外之情”。讀懂詩歌是學生做題的基礎,在很多情況下,學生不是不會分析和回答問題,而是沒有讀懂詩歌隱藏的含義[2]。因此,如何引導學生讀懂詩歌、掌握讀懂詩歌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讀標題法”可以引導學生快速、有的放矢地解讀詩歌、概括詩歌內容。題目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有效信息,如交代寫作緣由,奠定詩歌情感基調,交代詩歌類型,表明詩歌體裁,表明寫作對象,暗示寫作手法,揭示寫作時間、地點、背景、事件、主旨等[3]。

例如,鑒賞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時,學生可根據“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得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天寒思鄉的思想感情。所以,基本的知識儲備和積累尤為必要,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體現在其中。

二、聯系政史,成為習慣

“知人論世”是古代詩歌鑒賞常用的一種解讀方法,也是讓學生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一個捷徑[4]。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都離不開廣闊的時代背景和生活場景?!爸苏撌馈卑私庠娙说乃枷胄愿?、生活經歷、風格流派、創作背景和目的、時代背景等。

例如,宋代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中的“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豐富的感情蘊含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在了解了陸游的生平后,學生就能認識到,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做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表露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憤慨。全詩基本圍繞“愛國”“忠貞”的主題展現。在閱讀古詩詞時,學生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是要聯系史政,把詩歌放在大背景中解讀和理解,養成在讀詩的同時關注史實的習慣,從而和詩人“隔空對話”。

三、熟讀成誦,披情入文

語文學習強調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學習科目的增多,學生逐漸忽略了“讀”的重要性[5]。除英語學習外,學生不愿意再張口大聲朗讀。但是,大聲朗讀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考詩歌鑒賞常常要求學生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情感態度。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少,有時候不能完全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只有大聲地讀,換方式地讀,才能披情入文,真正了解詩歌的內涵,進而品評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等。

四、明確題材,助攻讀詩

詩歌種類除按照體裁劃分,還可以按照題材劃分。常見的詩歌大致有懷古詠史詩、詠物詩、山水田園詩、邊塞詩、羈旅行役詩、閨怨宮怨詩、送別詩、諷喻詩和題畫詩這九種題材。學生按照題材理解和鑒賞詩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回答2019全國卷Ⅰ陳與義的《題許道寧畫》鑒賞題時,學生如果知道題畫詩的內容有“畫怎么樣”“畫家怎么樣”“間接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和態度”這三個方面,就很容易發現客觀題“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的遼闊萬里之勢”是錯誤的,“小窗”的意思是畫幅方方正正像小窗,而這首詩一是說這幅畫意境深遠,韻致悠長,令人玩味不已;二是說畫中蘊含著詩意,但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所以,以題材為切入點,學生鑒賞詩詞會省時省力。

五、掌握方法,條理答題

一般來說,詩歌鑒賞有“三要素”,即指向要素、解說要素和限制要素。指向要素是說明需要回答什么問題,如意境意象類、煉字煉句類、表達技巧類、語言風格類等;解說要素是解釋題目要求,也就是學生要運用什么樣的知識切入角度來答題,如不同題材詩歌的共性情感或思想;限制要素是具體做什么,如哪一聯、哪一句、哪個詞、哪種手法等。例如,在鑒賞蘇舜欽《過蘇州》的頷聯“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時,學生可以先通過分析指向要素,得出“詩中有畫,而且色彩鮮明”的總體印象;再根據限制要素組織答案,如“綠楊白鷺”中“綠”“白”相間,色彩鮮明,“近水”“遠山”遠近結合,運用擬人手法表現了風光旖旎、生機盎然的景象,使畫面更加生動。

結? 語

當前,高考對詩歌鑒賞的考查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題型依然是客觀和主觀,難度層級較高。因此,教師應重視詩歌鑒賞教學,傳授給學生有效的詩歌鑒賞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詩歌鑒賞習慣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詩歌鑒賞水平。

[參考文獻]

夏昆.我所理解的詩歌[J].新課程評論,2017(11):46-50.

黃厚江.此生迷上語文課[J].人民教育,2016(17):22-24.

焦文林.高考語文探究題解題指導與訓練[J].文學與人生,2013(07):11-14.

楊小洋.真正接教育“地氣”的創造力[J].人民教育,2016(21):20-23.

伊恩·史密斯.學習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J].人民教育,2016(22):73-76.

作者簡介:張麗芳(1979.6-),女,山西陽泉人,中學一級教師,2020年獲陽泉市“市級優秀班主任”稱號。

侯艷萍(1978.9-),女,山西陽泉人,2016年獲“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金牌指導教師”稱號。

孫麗莎(1983.10-),女,山西陽泉人,一級語文教師。

猜你喜歡
詩歌鑒賞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和閱讀題的審題訓練芻議
通過微課培養高中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