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特色小鎮內涵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策略

2021-11-24 12:00陳玉璇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1年11期
關鍵詞:規劃者小鎮內涵

【摘要】隨著我國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關于美麗鄉村的建設與規劃也開始越來越為社會所關注。尤其是自“特色小鎮”這一概念提出以來,以特色小鎮內涵為基礎的美麗鄉村建設及其規劃更是備受關注。為實現美麗鄉村的良好建設與規劃,本文特以特色小鎮的內涵為基礎,對其建設規劃策略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的分析,可以為特色小鎮內涵的充分體現和美麗鄉村的良好建設規劃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特色小鎮;內涵;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規劃策略【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在對以特色小鎮內涵為基礎的美麗鄉村進行建設規劃的過程中,規劃者首先應明確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的相關概念,了解特色小鎮內涵基礎上的美麗鄉村建設與規劃原則,然后再以此為依據,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美麗鄉村的建設規劃。這樣才可以讓美麗鄉村更具特色小鎮的內涵,促進美麗鄉村的良好建設與發展。

1、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概述

1.1特色小鎮概述

特色小鎮的概念起源于浙江杭州,在云棲小鎮的建設規劃中首次被提及。相比較傳統的產業園區和行政單元而言,特色小鎮是將地域、生態、文化等特色產業與特色環境作為依賴而打造的一個平臺,它獨立于城市,具有明確的產業定位、旅游特征與文化內涵,同時也具有相應的社區功能。特色小鎮的主要表現是空間的集中性和連片性,其占地面積約3km2,建設面積約1km2[1]。

1.2美麗鄉村概述

美麗鄉村是將美麗中國作為背景,將農村所具有的空間形態作為依托所建立的集居住、產業和旅游為一體的鄉村家園。美麗鄉村的主要特征是環境優美、村容整潔、充分體現居民物質生活、產業布局合理。其主要的建設目標是讓村民過上富裕、幸福、美滿的生活。

2、以特色小鎮為基礎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原則

2.1整合協同原則

在以特色小鎮為內涵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規劃者應根據鄉村的實際特征,對其“整合性”加以合理利用。同時應對鄉村的地域特色進行充分提煉,進而營造出視覺品質良好的鄉村環境。在此過程中,規劃者也應該將鄉村歷史與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作為前提,將現代品質的突出作為目標,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居住環境的改善作為基礎,對鄉村中的田園區域和景觀要素進行整合,以此來實現美麗鄉村環境規劃與品質的全面提升。

2.2創新思維原則

特色小鎮的一個主要內涵是創新組織模式。因此,在以此為基礎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規劃者應將其組織模式的創新作為借鑒,將“新組合”不斷引入到各個層面的資源要素中,以此來形成一種全新的運轉與發展機制,讓山、林、水和鎮之間實現相互交融,通過良好的景觀設計方法來實現美麗鄉村特色的創造。

2.3文化傳承和旅游輔助原則

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特色,基于此,在特色小鎮內涵基礎上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規劃者應將文化傳承和旅游作為輔助。首先是強化山水空間布局,讓美麗鄉村的建設規劃盡量與自然相適應,盡最大限度防止過度的自然開發與改造,并適當進行旅游業的開發,讓鄉土自然資源在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得以充分利用。其次是對各個時代的歷史空間和人文進行全面保護,記錄下不同時代中的歷史事件、場所和人物的“腳印”,并充分利用這些歷史與文化來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2]。

3、以特色小鎮內涵為基礎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措施分析

3.1注重產業獨特與特色引領

首先是一村一品形式的新格局規劃。在特色小鎮的獨特模式中,美麗鄉村的建設規劃應通過品牌化、規?;蜆藴驶姆绞絹硗七M。具體規劃中,一定要確保鄉村具有足夠大的市場潛力,且主導產業也應具有鮮明特色,讓產業模式形成“一村一品”特征。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讓美麗鄉村中的產業結構得以進一步完善,并實現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此來實現鄉村產業發展的進一步明確和突出,促進鄉村特色產業與鄉村經濟的良好發展。

其次是生態特色和產業特色的結合。要想實現美麗鄉村的良好發展,一項關鍵內容就是鄉村生態特色的良好保持。因此在具體的建設規劃中,規劃者一定要將原有生態平衡保護作為前提,讓原有的鄉村地貌和生態格局得以良好維持,在發展鄉村產業的基礎上為人們創造自然、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在此過程中,規劃者尤其應注重生產與生態之間的融合發展,讓生態特色與產業特色結合到一起,實現鄉村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3]。

最后是鄉村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相符合。具體規劃中,規劃者應明確鄉村資源特色,找準其突破口,讓鄉村產業具有更加鮮明的特色;同時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發展鄉村產業、提升鄉村經濟的同時讓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不斷改善。這樣才可以讓美麗鄉村的建設與規劃具有更長久的效益。

3.2注重文化傳承和鄉土深情

首先是獨特文化標識的體現。在美麗鄉村的建設與規劃中,文化特色屬于一種軟實力,同時也是鄉村產業發展中的生命力所在?;诖?,在具體的規劃過程中,規劃者一定要對鄉村文化特色予以充分挖掘,讓鄉村的人文資源匯集到一起,以此來實現獨特的人文標識打造。比如,可將鄉土植物印、村民的腳印、手掌印等用作景觀墻,這樣不僅能夠加強村民在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的參與性,同時也可以實現美麗鄉村獨特人文景觀的良好打造。

其次是地域鄉土化的凸顯。在美麗鄉村的建設規劃中,其文化設計應選擇當地的傳統文化、服飾、建筑、農耕、民族和生活方式等地域鄉土元素,這樣才可以讓美麗鄉村的文化景觀更具地域特色且更加親切。通過這些元素符號的適當保留,可實現人們歸屬感、鄰里親切感以及凝聚力的進一步加強。同時應通過寓教于樂、寓教于游的方式對鄉村中的歷史文化景觀進行整合,使其完美融入到現代化的美麗鄉村中,以此來實現鄉土文化的進一步凸顯。

最后是特色傳統文化的體現。為避免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同質化,規劃者需要對地域特色予以充分挖掘,對不同于城市的傳統符號進行合理提取;同時也要將當地所獨有的民間技藝、餐飲文化以及民俗活動等傳統文化加以良好傳承。在對建筑進行改造時,對于傳統建筑、歷史街區和文保單位等,一定要做好保護工作,并通過合理的規劃來進一步提升美麗鄉村所具有的傳統精神,形成良好的傳統文化認同感。比如,在浙江臺州新橋鎮金大田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中,規劃者就將當地的老屋改造成了一個文化書店,并在二樓進行了文化禮堂布置,使其成為了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的主要活動場所[4]。

3.3注重功能多元與空間聚合

首先是基于產業引領的空間功能組織。在以特色小鎮內涵為基礎的美麗鄉村建設與規劃中,規劃者一定要將特色小鎮中的“產、城、人、文”相融合的經驗加以科學借鑒,通過創新的規劃理念來進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在此過程中,規劃者應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是強調當地獨特產業發展在空間活力激發方面的作用,通過合理的產業規劃與項目策劃來進行美麗鄉村的空間規劃,避免美麗鄉村出現“空心化”的情況;第二是強調復合功能,通過產業加旅游型的模式,規劃出一個集居住、產業和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美麗鄉村;第三是把握好鄉村的空間尺度,讓美麗鄉村的空間更具人性化。

其次是功能的多樣化與人性化。在對美麗鄉村進行建設規劃的過程中,一個關鍵目標就是讓居民的生活質量得以良好改善?;诖?,規劃者一定要將“以人為本”作為主導思想,對美麗鄉村進行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在此過程中,規劃者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是按照不同的用途對道路使用進行劃分,以此來保障居民安全;第二是按照本地居民與外來人員的實際應用情況進行空間劃分,在實現空間最大化利用的基礎上使其景觀尺度與其實用性相適應;第三是將相應的互動場所增加在市民廣場中,以此來增加人們的交流,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第四是在具有較大坡度的位置做好防護墻設置,并設置好殘疾人通道,以此來實現美麗鄉村人性化保護的進一步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足夠舒適、安全的空間環境,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與心理需求[5]。

最后是空間的整合設計。在此過程中,規劃者一定要注重點、線、面的合理應用。第一是點的應用,在美麗鄉村的規劃中,可在道路兩旁、通道口以及其他重要節點周邊進行具有鄉土地域特色的指示牌、標識牌等設置,讓鄉土地域材料和元素融入到這些設計中,以此來彰顯美麗鄉村的獨特鄉土氣息。第二是線的應用,規劃中,可以將道路作為“線”,配合兩側的樹木“點”,便可達到良好的空間視覺效果;在對接到空間進行規劃時,可以將主街道作為“線”,將街巷作為其附加空間,確保連通效果,以此來形成一個完美的街道“線網”。第三是面的應用,對于美麗鄉村而言,山水空間是最大的一個面,因此在具體建設規劃中,規劃者應注重自然山水空間的良好保護,也可以將生態綠廊以“線”的形式融入到山水空間“面”內,按照大小疏密的布局形式,讓點和線在面內實現有機結合。[6]

結語:

綜上所述,特色小鎮的內涵對于現代化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具有非常好的指導作用。因此,在對美麗鄉村進行建設規劃的過程中,規劃者一定要以此為基礎,充分挖掘鄉村的地域特色及其文化內涵,并對其空間進行科學整合。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實現美麗鄉村的良好打造,進而為鄉村居民和外來游客提供一個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的人性化空間,在滿足人們居住和生活需求的同時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美麗鄉村經濟與環境之間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河,肖艷玲,梁文光.美麗鄉村、特色小鎮與鄉村振興三者契合互動關系研究[J].南方農村,2021(03):34-39.

[2]趙海麗.“兩山”理論指引下的紹興市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提升思考[J].南方農業,2020(29):113-114.

[3]張曉峰.鄉村振興背景下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的規劃協同[J].智能城市,2020(14):98-99.

[4]魚小蕓.基于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的田園綜合體景觀規劃設計研究[D].導師:尹豪.北京林業大學,2020.

[5]蔣晶容.衡陽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特色小鎮建設對策[J].江西建材,2020(04):49-51.

[6]溫玲英,林文.新媒體時代下江西特色縣域小鎮的建設和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8,(17).178-179.

作者簡介:

陳玉璇(1986.05-),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研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

猜你喜歡
規劃者小鎮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淺談中小學財務人員角色轉換的緊迫性
什么也沒有小鎮(1)
小鎮小鎮真熱鬧
90后:精致的自我規劃者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莊稼人
穿毛衣的小鎮
木木相冊
五代兩宋佛教雕塑的佛學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