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2021-11-24 17:55廖千慧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8期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具體應用初中歷史

廖千慧

摘要:歷史教學是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也是強化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關鍵。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傳統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難以滿足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诖?,教師必須要靈活運用故事教學法,借助歷史故事的感染性,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中。

關鍵詞:初中歷史;故事教學法;具體應用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難免會對歷史這門課程產生認知誤區,甚至一些學生認為它是一門難學的課程。如何改變學生的錯誤認知,讓學生對歷史形成正確的認知,調動學生學習自主積極性,優化整體教學實效,成為廣大教學工作者亟待探究的重要課題。將歷史故事滲透到初中歷史教學中,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歷史思維,對于學生歷史學習質量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形成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初中歷史教學現狀

從教學模式來看,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仍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圈畫重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死記硬背考取高分,缺乏學習主體地位,學習效率低下。從課程安排來看,初中階段語文、數學和英語學科比較受重視,歷史學科分數占比較小,所以歷史課程的課時量也比較少。教師自身也認為這門課不重要,學生只需記憶即可。從師資力量來看,一些歷史教師本身的專業基礎較差,沒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儲備,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不同地區的師資力量懸殊,有的地區招不到專業歷史老師,只能招聘一些教學能力差的人應付這門學科,因此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歷史教學質量和效果不盡人意。

二、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巧設故事導入,調動學生興趣

眾所周知,故事有著極強的趣味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設置故事導入,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還能提高整體教學的質量。對此,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可以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故事、神話等素材,通過歷史故事精心設置導入,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后續教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更加主動地投入歷史學習當中,自主展開歷史知識的挖掘與探究,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能力,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學“大一統的漢朝”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聯系“楚漢相爭”這一故事進行導入語的設置:“司馬遷曾經用‘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來評價季布。季布是項羽陣營的一名大將,他行俠仗義,十分守信,曾經多次幫助項羽擊敗劉邦。當項羽死后,劉邦開始捉拿季布,在夏侯嬰的勸說下,劉邦并未懲治季布,還讓他擔任郎中一職……”學生聽得十分認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集中精神,在教師的帶領下進入了本節課的學習??梢?,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歷史故事進行課堂導入,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接下來要教學的內容,為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二)發掘歷史教材中的故事元素,提升歷史教學的趣味性

歷史教材作為歷史教學的核心和基礎,能夠為學生提供最基礎的歷史事件框架,如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其簡單的社會環境。而初中歷史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借助這些核心知識點發掘其中的故事元素,有效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趣味特性。例如,在《秦統一中國》這一節課中,秦朝消滅六國的過程雖然僅僅是簡單的一筆,但是這一歷史時段所發生的事情,卻是教師需要高度重視的內容。教材中提到了“商鞅變法”,而商鞅變法是如何促使秦國的國力迅速增長,甚至于超過六國的呢?教師可以將商鞅變法的歷史大背景和現代社會做一個對比,讓學生將歷史與現實相銜接,這樣就強化了秦國變強這段歷史的趣味性,對歷史教學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有一位初中歷史老師,曾經借助縱橫家蘇秦的“合縱”與張儀的“連橫”之策,為學生上了一堂趣味叢生的歷史課堂,雖然這節課屬于興趣課,但是卻激發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學習效果有了一定的提升。由此可見,發掘歷史教材中的故事元素,對于初中歷史教學的發展有著“拋磚引玉”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中穿插歷史故事,引導學生思考

在具體的初中歷史教學中,由于課時安排時間有限,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平鋪直敘的方式開展教學。雖然這種講述式的教學模式有許多優點,但是無法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難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這與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歷史教學要求不相符?;谶@一現狀,初中歷史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應立足于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穿插一定的歷史故事,借助歷史故事的吸引力,引領學生積極主動思考,促使學生在思考、探究的過程中,深化所學的知識,并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例如,在“內戰烽火”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思考,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了解放戰爭時期的一些故事,將“劉伯承拄拐”的故事融入課堂教學中,并結合故事中的內容,設置相關的問題,引領學生思考問題,深化本節的內容,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善用人物事跡,培養優秀品質

初中生存在著一個極其普遍的特點,即情感薄弱,易激動,在如此特別的時期,教師不應當一味地給學生傳輸道理,并且以強制性的方式管教學生,否則不僅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還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在歷史故事中,涉及許多英勇無畏、流芳千古的人物,教師在運用歷史故事實施歷史教學時,可以帶領學生深入挖掘歷史故事中的人物事跡,將其作為學習榜樣,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感染與凈化,有利于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時代的發展不僅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更為歷史教師留下了可用于歷史教學的歷史故事。歷史故事的形成與傳承雖然融入了許多人的觀點和思想,但是這并不影響其成為歷史教學的重要教學資源。教師應當重視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促使歷史教學能夠得到相應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峰.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7(11).

[2]孟憲紅.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及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05).

[3]高梅.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6(04).

猜你喜歡
故事教學法具體應用初中歷史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效率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關于電氣自動化在機械采煤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探究立體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