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高”建設背景下舞蹈表演專業群建設邏輯與實施路徑研究

2021-11-24 08:04盧慧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18期
關鍵詞:雙高舞蹈表演實施路徑

摘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雙高”建設。既要建立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群。而高水平專業群是“雙高”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為落實省委省政府、湖北省教育廳關于組織實施“雙高計劃”的部署,本文以湖北藝術職業學院為例,結合區域經濟和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為學校舞蹈表演專業群建設提供可持續發展和廣闊的空間,通過分析專業群建設邏輯與發展探索其實施路徑,為本校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與創新提供思路。并以期為高職藝術類院校推進舞蹈表演專業建設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雙高建設;舞蹈表演;專業群建設邏輯;實施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笆奈濉睍r期是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試點等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落地實施,深化改革 力度、增加教育投入等不同方面為職業院校創造可持續發展新的外部環境,注入新的強大動力。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專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教學條件極大改善,專業結構全面優化,將為專業群的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圍繞“雙高”建設方向對舞蹈學院舞蹈表演各專業進行整合研究,梳理了專業群建設的發展邏輯提出了建立高水平舞蹈表演藝術專業群的實施路徑。通過推動“高水平”舞蹈藝術專業群的建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藝術類職業院校辦學水平。

一、 舞蹈表演專業現狀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舞蹈表演專業群由舞蹈表演、舞蹈編導、國際標準舞三個專業組成,其中舞蹈表演專業社會培訓指導方向正孵化為舞蹈教育專業(規劃建設)。群內核心舞蹈表演專業籌建于 1984 年,1985 年建成,迄今已有 36 年歷史,2017、2018 年分別開辦舞蹈編導、國際標準舞專業后,逐步形成以湖北地域舞蹈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核心,緊密對接湖北省文化旅游產業的優質專業群,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在行業內乃至全社會有著較強的影響力,培養了一大批復合型文化藝術人才。

二、 舞蹈表演專業群建設邏輯

(一)專業群與產業的對應性

舞蹈表演專業群主要聚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中的三個核心環節,即:文化旅游產品研發、文化藝術作品表演、文化藝術教育及組織管理。群內各專業均能精確對應上述核心環節,其中舞蹈表演專業和國際標準舞專業主要對應文化藝術作品表演環節,舞蹈編導專業主要對應文化旅游產品研發環節,舞蹈教育專業(規劃建設)主要對應文化藝術教育及組織管理環節。

(二)專業群人才培養定位

全面服務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相關產業,面向舞蹈表演、藝術活動策劃、舞蹈教育等崗位群,“崗課賽證演”五維融合,多元協同、分層培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基本的人文和自然科學素質、較好的安全和健康理念、良好的團隊合作與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溝通交流能力及終身學習理念。掌握舞蹈表演技術、編創技法、舞蹈基礎理論、舞蹈教學方法、基本音樂素養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文化藝術人才。

(三)群內專業邏輯

從文化和旅游產業角度來看,舞蹈表演專業群使舞蹈藝術產品從單一性舞臺走向多樣化應用場景,進而衍生出新的文化旅游產品,突破傳統文化藝術傳播模式,易于集聚更多受眾群,開拓更為廣闊的文化旅游產品消費市場。

從舞蹈藝術類專業角度來看,舞蹈表演專業既是核心專業,也是基礎專業,舞蹈編導、國際標準舞、舞蹈教育(規劃建設)專業孵化自其中,舞蹈表演專業為群內各專業提供基本質量保障。群內其他專業同時根植于核心專業,將舞蹈藝術受眾從特定人群擴展至普惠市場,反哺核心專業,為核心專業提質賦能。

從未來發展趨勢角度來看,舞蹈編導專業提供的文化旅游產品研發能力是產業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不同層次、崗位的文化藝術人才均能由此獲得職業錯層發展空間。伴隨著湖北省文化和旅游產業的持續升級發展,專業群將向創新型通用技術技能領域轉型升級,舞蹈表演專業由核心專業轉型為骨干專業,舞蹈編導專業逐步升級為核心專業,國際標準舞專業作為支持型專業面向舞蹈培訓市場,舞蹈教育(規劃建設)專業成為基礎專業為專業群提供基本質量保障,進而形成彼此支撐、相互補充、高度融合的整體。

三、 舞蹈表演專業群未來發展

組建楚舞研究中心,依托“智慧職教”平臺,建成湖北地域舞蹈資源庫,校企共同開發應用面廣、受眾多、內容新、質量好的新形態教材,共建技術先進、設施一流的實習實訓基地;廣泛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推進課程資源庫建設;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著力打造教師創新團隊;

搭建社會服務與藝術創新平臺,推廣舞蹈文化,社會貢獻度、美譽度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綜合實力和影響力領跑全國同專業;建立健全專業群自我調整與完善機制,實現專業、專業群可持續發展,為建成全國一流的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打下堅實基礎。

四、 舞蹈藝術專業群建設實施路徑

(一)多元協同分層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深化產教融合,健全多元協同育人機制依托湖北藝術職業教育集團,全面深化產教融合面對“三教改革”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組織集團成員單位開展教科研課題研究,實現師資、課程、專業、實訓基地等共建共享,逐步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協同育人平臺。[1]

2. 建設湖北省舞蹈藝術產教聯盟服務湖北省文化強省戰略任務,借鑒湖北藝術職業教育集團建設經驗,聯合湖北省各演出團體、行業組織和知名企業,組建“湖北省舞蹈藝術產教聯盟”,成立聯盟理事會,制訂聯盟章程和議事規則,健全激勵考核機制;精準對接企業人才需求和技術需求,試行現代學徒制,共建產業學院,推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構建多主體參與、產學研用融合的人才協同培養模式;開展人才雙向交流和互兼互聘,共同研發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共同開發新形態教材,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3. 加大經費投入力度,聯合湖北省演藝集團、湖北省歌劇舞劇院、“知音號”、方特旅游度假區、歡樂谷等大型企業,建設舞蹈藝術實習實訓基地集群,探索共建共享機制,打造綜合實踐教學平臺,為教育教學改革、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取提升提供支撐,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4. 遵循藝術人才培養規律,全面推行分層分類培養根據行業企業需求,定制課程模塊,全面實施學分制,試行 3-6年彈性學制,推行分層、分類培養。響應國家“百萬擴招”號召,針對不同學情、不同需求,分別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積極開展現代職教體系改革,試點“3+3”、“6+3”中高職貫通項目。

5. “崗課賽證演”五維融合,培養復合型文化藝術人才將崗位標準、職業技能證書標準、舞臺演出標準、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行業專業賽項所涉及的技術技能融入課程標準。校企共同制定崗位標準及舞臺演出標準,共同講授專業核心課程,動態更新課程內容,同步實施專業課程教育與認證考試。建立證書學分認定機制,支持在校生取得職業技能證書。構建“校賽——省賽——國賽”多級競賽平臺,以賽促學。

(二)重構課程體系,強化課程資源建設

1.通過系統分析文化和旅游產業崗位群職業能力,構建互通、互應、相補、相容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人文素養、通用技能、核心技能、能力拓展融合培養。

2.整合湖北舞蹈藝術資源,加大課程資源建設力度,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職教”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按照“一體化設計、顆?;Y源、結構化課程”的邏輯,重點制作以舞蹈片段為主的顆粒資源,建設適應自主學習和移動學習的《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原創舞蹈劇目資源庫》和《湖北地域舞蹈資源庫》,打造既具校本特色又可開放共享的課程資源。

(三)堅持德技并修,深化教材與教法改革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深化課程思政改革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改革,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建設一批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提煉公共課程、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使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

2.基于課程資源建設,結合職業教育特點,凝練湖北地域舞蹈文化研究成果,開發《高職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教程》《湖北民間舞蹈訓練教程》等集合視頻、動畫、音頻、圖像、文本等多種表現形式的特色教材,并與行業企業合作編寫企業內訓教材。

3.依托“智慧職教”平臺,探索混合式教學。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發揚表演藝術類專業“學徒制”教學優勢,依托“智慧職教”平臺,實施課程教學改革,在充分尊重藝術教育規律的前提下,分類、分批實施教學方法改革,試點翻轉課堂、在線學習等,探索表演藝術類專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四)革新人才引進機制,打造高水平“雙師型”教研團隊

優化舞蹈表演專業群師資隊伍結構,以打造高水平“雙師型”教研團隊為核心,課程教學改革、文旅產品研發、文藝作品表演為載體,依托名家名師工作室,挖掘自身潛力,整合行業資源,打造具有鮮明專業特色、融合創新能力極強專業教師隊伍。 [3]

1. 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優化師資隊伍結構。[4]健全特殊人才引進機制,引進行業權威并兼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人才為專業帶頭人。結合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支持青年骨干教師學歷提升,創造條件幫助青年骨干教師拓展國際化視野,鼓勵青年骨干教師開展教學改革與舞臺實踐,構建“傳幫帶+海內外進修+實踐與考核”的青年教師隊伍培養體系。

2.打造高水平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通過藝術人才培養、舞臺成果轉化、文旅產品研發等方式,充分發揮“湖北民間舞專家工作室”的輻射引領作用,完善項目式專家工作室管理制度,帶動教師團隊教學水平提升和創新能力提升。匯聚行業資源,孵化“楚舞名家工作室”、“湖北地域舞蹈傳承人工作室”,開展湖北地域舞蹈文化智庫建設工作,聘請行業知名專家來校擔任客座教授、創新導師,共同推動教學改革。

(五)面向產業發展需求,搭建社會服務與藝術創新平臺

面向湖北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需求,發揮專業群資源優勢,開展以“楚舞”為核心的文化研究、藝術創新、社會服務工作,搭建校校、校地、校企全域協同的社會服務與藝術創新平臺,推動荊楚文化傳承與創新,助力湖北省文化軟實力提升。

1.依托湖北地域舞蹈資源庫、湖北民間舞專家工作室等優質資源,創建“楚璞”研究院,打造“楚舞”文化品牌。建立健全“楚舞”研究專家委員會制度,挖掘“楚舞”文化藝術價值,形成獨具湖北地域特色的舞蹈教學資源,在專業群內凝練“楚舞”教學成果,探索成果轉化,研發“楚舞”文化旅游產品,進而反哺專業建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打造精品?。ü潱┠?,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集聚專業群優勢力量,復排《家住長江邊》《激楚》《采?!返冉浀鋭∧?,用高質量、高水準的演出活動,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3.凸顯專業群功能性特征,提升專業群服務社會能力。加強與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社區之間的合作,搭建舞蹈藝術社會服務平臺,為政府部門、企業員工、學校師生和社會人員,提供演出、培訓、職業體驗和學歷提升等全方位服務。面向少年兒童,打造“湖北少兒舞蹈藝術團”,定制化編創少兒舞蹈作品,開展美育教育。面向中青年,產出教育性、娛樂性并重的舞蹈藝術作品,著力推廣荊楚文化。聯合社區、老年大學等機構,面向老年人群體開展廣場舞培訓等多元化、個性化服務,豐富老年群體文化生活,提升老年群體幸福指數。

(六)堅持開放辦學,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1.引入境外優質教學資源,打通境內外教育資源互換渠道。依托現有國際合作辦學基礎,持續推進與國際知名大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引入境外優質教學資源,打通境內外教育資源互換渠道,逐步形成“互鑒共享、優勢互補”的合作辦學格局。全面研究、吸收、轉化、創新職教理念、教學方法、評價方式和管理模式,提升專業建設國際化水平。

2.實施高水平境外文化交流與培訓項目,提升專業群國際影響力

落實“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境外培訓計劃”,嘗試建設教師境外研修基地,拓展師資培訓渠道,利用寒暑假期選派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赴境外學習研修。通過交換生、訪學、境外實習、境外演出交流等方式,與境外高校及相關機構開展學生交流。承接各級政府、文化和旅游系統開展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文化交流中心、孔子學院等機構合作。[5]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實地教學等方式,開展舞蹈藝術相關培訓,傳播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參考文獻

[1] 馬小兵.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J].燕山大學,2018

[2] 冷維娟.“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藝術理論教學創新改革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2

[3] 梁建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2012.7

[4] 張虹.應用型本科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及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10:231-232

[5] 郭文富.高職院校服務“一帶一路”的實踐路徑思考[J].職教論壇,2019.10:35-39

作者簡介:盧慧,學士 國家一級演員 湖北藝術職業學院舞蹈學院院長,研究方向:藝術職業教育、舞蹈教育。

通過線上直播、線下實地教學等方式,開展舞蹈藝術相關培訓,傳播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猜你喜歡
雙高舞蹈表演實施路徑
“雙高”建設背景下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數說高教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
全職媽媽浪費嗎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淺析舞蹈表演專業課程教學的探索和創新
淺議舞蹈中的想象力
一項必須做好的育人工程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